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17篇
  免费   4223篇
  国内免费   6105篇
测绘学   3127篇
大气科学   1991篇
地球物理   3065篇
地质学   10537篇
海洋学   3679篇
天文学   192篇
综合类   1243篇
自然地理   2211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390篇
  2022年   951篇
  2021年   1122篇
  2020年   937篇
  2019年   1106篇
  2018年   1074篇
  2017年   969篇
  2016年   928篇
  2015年   1198篇
  2014年   1122篇
  2013年   1381篇
  2012年   1552篇
  2011年   1534篇
  2010年   1479篇
  2009年   1396篇
  2008年   1477篇
  2007年   1376篇
  2006年   1300篇
  2005年   1150篇
  2004年   778篇
  2003年   570篇
  2002年   586篇
  2001年   562篇
  2000年   441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1.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激光拉曼和显微红外测试,首次在CCSDHP-UHP变质岩石英脉和东海水晶中发现了含有沥青和烃类的有机包裹体,进一步证实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曾经历了快速的俯冲与折返过程,俯冲板块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未能充分地演化和成熟。俯冲板块在进变质过程中强烈脱水,释放出含烃流体,并被在板块抬升及其伴随的减压重结晶和退变质过程中形成的石英脉和水晶体所俘获。  相似文献   
912.
铜陵冬瓜山层状铜矿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成矿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铜、金、硫产地,区内分布着一系列喷流沉积及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层状铜金矿床。本文以冬瓜山层状铜矿床为例,通过热液流体和矿石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层状铜矿床的成矿机制,重点分析了成矿物质的来源。冬瓜山铜矿床热液流体氢、氧、碳和锶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热液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混有少量大气降水;CO2可能主要来自被岩浆同化的原始地层中海相沉积碳酸盐;ISr具有地壳物质来源的特征。各种类型矿石的硫、铅同位素研究显示,硫具有海底喷流沉积和后期岩浆热液叠加作用的特征,铅则以上地壳铅为主,混有少量的地幔铅。上述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冬瓜山层状铜矿床是在原始沉积基础上,经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所形成。  相似文献   
913.
六盘山典型植被类型土壤中石砾对大孔隙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六盘山山区土壤中存在大量的石砾,对土壤大孔隙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深刻了解和评价土壤中石砾对大孔隙形成的可能作用,本研究分析了六盘山典型植被类型下土壤中的石砾体积含量、大孔隙度变异以及石砾体积含量对大孔隙度、大孔隙半径与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砾含量增加导致土壤大孔隙的平均半径和体积增大,特别是导致半径大于1.4 mm的大孔隙密度的增大,但对较小半径的大孔隙密度影响不大;总体上,石砾对土壤大孔隙度的形成影响随土深的增加而越来越明显,说明六盘山地区土壤的大孔隙明显同时受到生物因素和石砾含量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14.
许文龙  郭亮  李赛声  黄滢 《热带地理》2007,27(5):420-423
气候资源是旅游业开发中十分重要的资源之一,通过分析防城港市旅游资源和气候资源,并对其优势和人体舒适度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防城港市具有旅游资源丰富、地理气候特征显著、适宜旅游时间长等优势;同时从舒适度分析得出,本市秋冬季节温暖舒适,是避冬的好地方,夏季高温时间少,是避暑的圣地。据此提出充分利用本地的旅游气候资源,打造本市旅游精品,开发以秋冬季为主的度假游,充分利用沿海的天然浴场,创建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保天然疗养院,做强做大防城港市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915.
地下水超采对农业灌溉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万亩  齐全  徐敏  付晓刚 《地下水》2007,29(4):17-19,29
在北方一些灌区,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出现了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矿化度增加、土壤盐渍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一些灌区对地下水的可采资源量估计过高,造成目前超采仍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地下水超采,实现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讨论灌区地下水超采的判别方法、超采对灌区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16.
建立地震发射台的建议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前地球上有成千上万个地震台,但它们都是接收地震波的地震台。建议建立一种新型的地震台,这种地震台用人工的方法不断地向外发射地震波,照亮需要研究地区的地下结构,研究特定的科学问题。建立地震发射台的核心问题是选择合适的人工震源,近年来出现的绿色环保震源,以及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立照亮10万km2(深至Moho面)地区地下结构的地震发射台已经完全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17.
青海省同仁地区处于祁连和秦岭造山带的接合部,构造演化历史悠久。本次工作在该地区隆务河一带发现较好的二叠—三叠系剖面。将该剖面从下而上划分为上二叠统石关组、下三叠统果木沟组和江里沟组,其中江里沟组又进一步划分为下部的浊积岩段和上部的风暴岩段,初步确定了二叠—三叠纪的界线。沉积序列、沉积相和沉积物表明上二叠统石关组和下三叠统果木沟组为一套陆源碎屑浊积岩,下三叠统江里沟组下部为一套不纯的内碎屑浊积岩,而下三叠统江里沟组上部为风暴岩沉积。根据沉积相和火山岩夹层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地区上二叠统石关组和下三叠统果木沟组处于半深海的活动大陆边缘,下三叠统江里沟组早期的浊积岩段处于较稳定的半深海大陆边缘。根据沉积相和遗迹化石,恢复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海平面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18.
周春华  徐海芳  何锦 《地下水》2007,29(1):47-49
运用SWAP模型对太行山山前平原--河北省栾城县田间土壤水分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从土水势及土壤含水量等方面,初步分析了降雨灌溉入渗补给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的规律.通过分析和讨论,探求了大埋深条件下降雨入渗过程,初步揭示了降雨入渗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19.
岩溶盆地地下水长观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德才  王怀拨  徐军 《地下水》2007,29(3):90-91,104
通过覆盖型盆地岩溶盆地中取水深井1987年-2005年盆地地下水长观资料统计分析,系统探讨了岩溶地下水的水位、取水量以及抽水产生的塌陷分布规律,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20.
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大红峪组火山岩是一套高钾(K2O Na2O)、富铝、贫硅的碱玄岩-响质碱玄岩-响岩组合。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富集轻稀土(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K等)、贫高场强元素(HFSE)(Th,Zr,Hf,HREE等)和弱亏损Nb,Ta的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有轻微的Eu正异常,类似于OIB的特征。较稳定的La/Nb比值和εNd(t)值,说明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并未遭受到明显的地壳混染作用;结合岩石Nb,Ta弱亏损以及εNd(t)值为-0.66~0.63的特征,表明其地球化学特征更多的是其地幔源区的反映。因此,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可能为被俯冲交代作用改造过的深部岩石圈地幔,并有OIB特征的软流圈组分加入。构造环境分析表明,大红峪组火山岩形成于板内裂谷,其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可能与地幔柱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