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我国集装箱港口发展和布局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世界集装箱港口的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我国集装箱港口发展的成就与问题,最后提出了集装箱港口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22.
基于风云三号(FY-3)气象卫星的积雪产品数据(snow cover),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趋势提取方法,探讨了2010—2019年中国积雪时空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中国积雪覆盖频率(Snow Cover Frequency,SCF)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特点,每年2月、3月SCF达到当年最大;东北的SCF呈显著下降的年际变化趋势,其他地区变化不大。2)中国整体的积雪覆盖率(Snow Cover Rate,SCR)下降了约1.2%,内蒙古和西藏的SCR下降了约1.5%,其他地区的SCR变化不显著;主要积雪覆盖区的SCR均在2016年发生由增加到减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3.
选取汾河中下游临汾盆地作为研究区,基于多年地下水埋深监测数据,对该地区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① 研究区2007—2018年地下水埋深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各区域地下水埋深差别显著,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其中尧都、襄汾出现明显的超采现象。② 地下水埋深在2010年后波动较显著,各区县变幅明显高于2010年前的时段。③ 地下水埋深在年尺度上表现出从北向南逐渐增加的趋势,春季地下水埋深变化幅度最大且主要以地下水埋深降低为主;空间上,地下水埋深变浅区域主要集中在霍州、洪洞、曲沃南部和翼城北部,加深区域主要集中在襄汾、尧都西南部和侯马西北部少部分区域。④ 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对蒸发量较敏感,对降雨量和农村用水敏感较弱,人口对地下水埋深变化贡献率较大。  相似文献   
124.
黄河宁蒙段河道淤积严重,阐明近源粗泥沙和远源细泥沙分选沉积规律对于河道淤积治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120根河道钻孔泥沙样品,通过粒径分布和元素矿物组成,分析了河道>0.05 mm、>0.08 mm和>0.1 mm粗泥沙沿河分选沉积变化特征,并定量评估了近源粗泥沙和远源细泥沙沉积对于河道泥沙淤积的贡献。结果表明:黄河宁蒙段河道淤积的主要是来源于近源沙漠及其下伏砒砂岩区>0.08 mm的粗泥沙,而来源于上游黄土区<0.05 mm的细泥沙主要沉积在河道滩地,对河道淤积的贡献小于30%。因此,风水复合侵蚀引起的沿黄沙漠和下伏砒砂岩粗泥沙入黄是黄河宁蒙沙漠河段河道淤积的根源,也是该河段“悬河”的治理重点。  相似文献   
125.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和多环芳烃(PAHs)污染日益严重,以滤食动物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聚苯乙烯微塑料和芘单一及联合暴露对菲律宾蛤仔的毒性效应.分别采用两个聚苯乙烯微塑料粒径(0.3μm和6μm,20 μg/L)和两个芘浓度水平(10 μg/L和100μg/L)单独和联合暴露21d,测定其对菲律宾蛤仔生理活动(肥满度和摄食率)、免疫防御、氧化应激等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芘单一暴露组外,其余暴露组菲律宾蛤仔的摄食率与对照组相比都显著降低,但这两种污染物对菲律宾蛤仔的肥满度没有显著影响.微塑料和芘暴露均导致菲律宾蛤仔免疫功能受损,表现为血细胞凋亡率增加和吞噬活性被抑制;其中,在小粒径微塑料和高浓度芘存在的暴露组血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二者联合暴露组血细胞凋亡率最高;除大粒径微塑料暴露组外,各暴露组血细胞吞噬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菲律宾蛤仔抗氧化酶系统不能及时清除体内产生的自由基,导致机体出现氧化损伤现象,表现为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微塑料和芘联合暴露导致鳃组织谷胱甘肽疏基转移酶(GST)活性显著升高,消化腺组织过氧化氡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综合生物标志物指数(IBR)结果显示,联合暴露对菲律宾蛤仔造成的胁迫压力高于单一暴露组.  相似文献   
126.
山东黄河冲积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东黄河冲积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是按每1km^2采集1件表层土壤样品,4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品,每4km^2采集1件深层土壤样品,16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品,测试Ag,As,Au,B,Ba,Be,Bi,Br,C,Cd,Ce,CI,Co,Cr,Cu,F等54项指标。在统计这些指标的表层、深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参数的基础上,对其与全国同类参数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对比区内表层、深层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含量值的变化,认为大部分指标在表层土壤中的含量继承了土壤母质的成分特征,后期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小,但Corg,N,Se,S,P,Br,Hg等指标在表层土壤中已明显富集,表明表生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已对这些指标的分布分配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7.
尝试在Web应用中提出基于不规则三角网格单元(TIN,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的Contour算法:先生成图例Legend,再根据三角形顶点数值和等值线分布将三角形分为3类,据此把三角形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区域,以填充对应颜色.同时引入基于硬件加速的WebGL方式绘制Contour,结果表明,基于WebGL的Contour图绘制过程CPU耗时远小于canvas方式.  相似文献   
128.
薛一迪  崔晓鹏 《大气科学》2020,44(2):341-355
利用拉格朗日轨迹追踪模式FLEXPART(the Flexible Particle Model)和水汽源区定量贡献分析方法,研究了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期间(2014年7月17日06:00至19日06:00,协调世界时)强降水的水汽来源和源区定量贡献。结果表明,大量目标气块源自目标降水区西南侧和东侧,西南侧气块可追溯到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等地区,且大部分气块来自相对较低层大气,高度在输送途中变化不大,来自东侧的气块可追溯到西太平洋海域,气块初始位置相对较高,在输送途中逐渐降低;源区定量贡献分析显示:南海区域(C)贡献最大,目标降水区域(T)局地贡献次之,孟加拉湾(B)和西太平洋南部区域(D)贡献相当且均低于区域T;区域C和T对"威马逊"登陆期间降水贡献较大源于其较高的源区水汽摄取率(尤其是区域C)和较低的沿途损耗率(尤其是区域T);区域B源地水汽摄取量高于区域D,但从前者摄取的水汽到达目标降水区域而未被释放的比例明显高于后者,同时,两者沿途损耗率相当,造成两者对目标降水区域的最终贡献也相当;尽管阿拉伯海区域(A)水汽摄取亦较明显,但由于沿途的显著消耗,导致其对目标降水区域的最终贡献显著降低。FLEXPART轨迹追踪模式和水汽源区定量贡献分析方法,与以往常用的环流和水汽通量进行定性分析相比,可更为清晰和定量地揭示热带气旋降水的水汽来源特征。  相似文献   
129.
分析2011—2016年河北邯郸涉县台垂直摆仪器运行情况并计算其内精度,用质点、二维、三维载荷模型计算仪器周边工程建设载荷变化对垂直摆的影响,结果表明载荷变化对垂直摆数据影响不显著,二维载荷与三维载荷模型结果趋于一致,并得出动土时段可造成垂直摆内精度变差。  相似文献   
130.
近44年云南年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姚愚  李晓鹏  闫丽萍  罗园  李卫红  李毅巍 《气象》2006,32(10):81-87
利用云南省121个地面测站1961-2004年的年平均气温,分析了云南最近40多年来气温变化的基本特征。在气温的年代变化上,1960年代和1980年代云南气温波动较小,1970年代是近44年来最冷的一个年代,1990年代以后逐步转暖,但1990年代的年平均气温波动也较大。各地不同时段具有不同的气温倾向率,1980年代以来全省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24℃/10年,与全国大部地区的升温率接近,滇西的保山、中甸和思茅等地是近40年全省升温最快的地区,而滇中地区则是最近10多年全省升温最显著的地区。主分量分析揭示了云南各地气温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第1特征向量场的高值区是云南气温变化的敏感区,第1主分量序列是反映云南整体年均气温变化趋势的指标,第2特征向量场的正值区和负值区基本对应第1特征向量的低值区和高值区。在第1特征向量的高值区1960年代以来的气温变化具有前低后高的特点,低值区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