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396篇
地质学   245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146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3篇
  1948年   3篇
  1947年   3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3篇
  1937年   3篇
  1935年   12篇
  1934年   4篇
  1925年   7篇
  192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Mainly.three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calculate turbulence heat flux.They are eddy covariance method,Bowen ratio/energy balance method and aerodynamic method.In this paper, all the three methods have been used to calculate sensible heat flux,latent heat flux and imbalance energy near the surface with the experiment data of EBEX-2000.Then comparisons of the three methods and some possible explanations of the surface imbalance energy are given.  相似文献   
942.
都山花岗岩体是冀东地区最大的花岗岩基,在其周边产有众多与其有关的“卫星”岩体和岩脉。采用先进的SHRIMP定年方法,测得都山花岗岩基的206Pb/238U年龄为(223±2)Ma,其东侧三家金矿区成矿前花岗斑岩脉的年龄为(222±4)Ma,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花岗岩基和花岗斑岩脉可视为同一次岩浆活动的产物。这种晚古生代末—早中生代印支期的花岗岩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广泛分布,显示它是一次重要的构造-岩浆事件的产物。根据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特征及有关判别图,都山等印支期花岗岩可能属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造山作用的后碰撞花岗岩。花岗斑岩脉中发现有新太古代的继承锆石,表明花岗斑岩的部分源岩为区内新太古代八道河岩群变质岩。都山花岗岩与花岗斑岩脉同时、同源,推测其源岩也有部分为新太古代结晶基底的变质岩。花岗岩与区内金矿化有较大的时差,两者不存在直接的成因联系,仅表明成矿晚于早中生代印支期。  相似文献   
943.
金厂沟梁-二道沟金矿田内花岗岩类侵入体SHRIMP锆石U-Ph定年结果表明,该区中生代以来到少经历了三次中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它们分别以西台子二长花岗岩、娄上含辉石石英闪长岩和西对面沟花岗闪长岩及闪长玢岩脉在218±4Ma(印支期)、161±1Ma(燕山早期)和126±1Ma(燕山晚期)的侵位为标志。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资料表明,这些花岗岩类侵入体形成与造山作用有关,为造山后或陆内拉张作用的产物。二道沟矿区成矿前或成矿期闪长玢岩脉的年龄126±1Ma限定了该区金矿化的最大年龄;结合前人有关年代学资料,认为本区金矿化应发生在126~118Ma。这说明金厂沟梁-二道沟金矿田的金矿床与我国胶东、小秦岭和辽东等地区的金矿床是同时形成的,再次证明燕山晚期是中国最重要而广泛的金成矿期。此外,在这些主要的金矿区内,金矿化时间上均具有与各自区内最晚一次花岗质岩浆作用同时或稍晚的特征,这可能指示金矿床是造山作用或区域构造-岩浆演化最晚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944.
为了研究西太平洋地区的构造形变特征,在此建立了一个连续的GPS跟踪网络,并命名为西太平洋整体GPS网络(WING)。1995年至1997年3月该网共建有10个新站点。我们利用该网1995年7月到1996年10月的观测资料和国际GPS地球动力学服务(IGS)全球站的数据来估算各站点的日坐标,并采用自由基准方法以获取最优基线解。为了将估算的坐标归算到地球参考框架上,我们根据Heki(1996)的估算结果,假设筑波IGS站点正相对稳定的欧亚板块以约2cm/a的速度向西运动。我们发现:(1)海洋板块内各站点的运动速度与刚性板块运动模型吻合得很好;(2)板块边界附近站点的运动受到板块边界形变的影响。在这些板块边界中,马里亚纳和冲绳海沟的弧后隆起(扩张)清晰可辨;(3)位于东亚地区的各站点正相对稳定的欧亚板块向东到东南方向运动,反映了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北向碰撞的长距离效应。  相似文献   
945.
基于GIS的中国东北植被综合分类研究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NOAA/AVHRR由于运行周期短、覆盖范围大、成本低、波段宽等特点,目前正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大尺度、中尺度植被遥感上,NOAA/AVHRR具有陆地卫星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另一方面,NOAAAVHRR也存在分辨率低、数据变形较大和几何畸变较严重等问题。这样,在应用NOAAAVHRR数据进行大区域植被制图时,植被分类的精度仍待提高。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将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地理数据与遥感数据复合的可行性;尝试在GIS环境下,将气温、降水、高程3个影响区域植被覆盖的主要指标,按一定的地面网格系统和数学模式进行量化,生成数字地学影像,并使之与经过优化、压缩处理的NOAAAVHRR数据进行复合,对复合后的综合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分类结果显示,与传统的应用最大似然分类方法对单一遥感图像分类相比,该综合分类方法分类精度提高了18.3%,该研究方法改变了遥感影像的单一信息结构;丰富了图像的信息含量;完成了地理数据的数字传输、处理、存储及影像化显示。  相似文献   
946.
947.
以下各节资料选择性地包括了地震学不同研究领域中的一些主要公式,重点放在震源过程方面,并对这些公式做了简要的说明。本文的目的是将有用的公式简洁地整理和归集在一起,而对每个公式背景知识和细节不做详细论述。这些公式大致分成7个部  相似文献   
948.
OHP地震台网     
在海洋半球计划(OHP)实施的5年中,我们在西北太平洋区域改建了一个以POSEIDON项目启动的地震台网。我们在以下方面对该台网进行了改善:(1)用新设备替换原有设备;(2)改建地震计摆房;(3)建立一些新台站。我们也在西北太平洋区域进行了地震仪安装后的临时地震观测。我们在该台网内使用了宽频带OBS和陆地上的宽频带地震仪。本文将介绍我们在这段时间里的工作。  相似文献   
949.
由海啸波形的反演估算了1946年南海地震(Mw8.3)断层面上的同震滑动分布。比以前的研究(Satake,1993)有以下3个方面的进展:(1)使用了大量的较小次级断层;(2)次级断层更拟合板块的几何形状;(3)应用了更详尽的探测数据。反演的结果表明,实测波形和合成波形间的一致性比以前的研究有极大改善。在四国近海震源区西半部,在闭锁区下倾端附近发生了约6m的大滑动。上倾或浅部的滑动很小,说明该地区为弱的地震耦合。在纪伊半岛近海震源区东半部的约3m的大滑动延伸到整个闭锁区。由大地测量数据(Sagiyaand Thatcher,1999)估计了上板块八字形断层上的大滑动,对于解释海啸波形并不需要这样大的滑动,表明这些大的滑动是无震滑动。板块界面下倾端上的两个滑动分布,一个是由大地测量数据得到的,而另一个是由海啸波形得到的,除了在四国室户角下的滑动外,两个滑动分布都相当一致。据此来看,无震滑动也发生在室户角下部的板块交界处。  相似文献   
950.
Gao W  Li Z  Wu X  Zhang Z  Li Y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1999,527(1):L55-L58
We report the photometry of a peculiar SU Ursae Majoris-type dwarf nova, ER Ursae Majoris, for 10 nights during 1998 December and 1999 March, covering a complete rise to the supermaximum and a normal outburst cycle. Superhumps have been found during the rise to the superoutburst. A negative superhump appeared in the December 22 light curve, while the superhump on the next night became positive and had a large-amplitude waveform distinct from that of the previous night. In the normal outbursts we captured, superhumps with larger or smaller amplitudes seem to always exist, although it is not necessarily true for every normal outburst. These results show great resemblance to V1159 Ori. It is more likely that superhumps occasionally exist at essentially all phases of the eruption cycles of ER UMa stars, which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mode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