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通过对中国大陆及邻区1972年以来全部地震资料的系统处理,发现强震中期阶段最为典型的地震活动演化图像是中等地震聚集活动.强震前中等地震聚集活动的异常密度较正常地震活动的密度上升为140%以上.  相似文献   
52.
小波分析在前兆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小波分析将不同频率成分组成的数据序列按尺度分解为低频和高频成分,并对低频和高频系数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小波系数的重构原理还原数据序列。本文以地下流体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小波方法可以较好地抑制流体数据中的随机噪声,并可有效地将数据的趋势变化和局部变化分开;②通过分析各频段小波系数,将降雨干扰的小波系数去掉后重构,从而达到消除降雨干扰的目的。  相似文献   
53.
华东地区中强地震与太阳黑子数时间变化的呼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徽地区、江苏—山东南部地区中等地震优势分布于太阳黑子数时间变化的“峰区”,亦即为5级以上地震易发时段。黄海地区中等地震优势分布于太阳黑子数的“谷区”。  相似文献   
54.
By taking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s in South,North and West China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fault strikes in these regions,this paper selects 8 kinds of seismology indexes with clear physical significance and strong independence to carry out spatial scanning of the parallel,vertical and oblique slip of fault along the fault strike.Based on the size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scanning curve and source region curve we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an results among different slip modes and study the impact of fault strike in different tectonic divisions on scanning results and variation rules of seismological parameters.The results show that not only does the change of spatial parameters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seismological parameter scanning,but so does the fault strike in the source region.This paper presents the optimum condition parameters with least spatial influencing scanning scope for different magnitude seismology indexes and analyzes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fault strike on seismological parameter scanning results.  相似文献   
55.
华东地区强震活动的特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宇卫  凌学书 《中国地震》1999,15(2):167-177
本文从华东地区的特定构造体系入手,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华东地区Ms≥5.5地震的活动水平和时空分布特征;从图像演变角度入手,分析了中强震活动的规律,并对华东地区未来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6.
刘苑  陈宇炜  邓建明 《湖泊科学》2010,22(6):965-968
YSI(多参数水质检测仪)由于其快速、轻便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野外水体中叶绿素a的测定.通过将YSI测得的叶绿素a值与分光光度法测定值进行比较,对YSI6600水质测定的准确性和数据采集进行评估.结果显示,YSI测定值多数偏低,且与分光光度法测定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时间上,冬季比夏季具有更大的线性相关性.分段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叶绿素a浓度不断增大,两组数据的差值也不断增大.YSI测定误差产生于3个方面:(1)测定前YSI校准方法的不同;(2)其它种类具有荧光特性色素的存在;(3)YSI自身结构.  相似文献   
57.
58.
太湖梅梁湾水体中初级生产力的光学检测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研究了1998年5月,10月,12月。1999年8月以及2001年7月和9月的太湖梅梁湾的初级生产力和光照时发现,在不同水层中,20cm左右的水深处初级生产力最大,最大初级生产力与叶绿素a的关系是Pm=0.012[Chla]-0.028[Chla](n=30),在叶绿素a与光谱之间关系以及初级生产力与光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初级生产力与光谱之间的关系,在蓝光光谱波段和红光光谱波段的Kd较大,较大,而550nm的Kd最小。  相似文献   
59.
鄱阳湖浮游植物功能群的长期变化特征(2009-2016年)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钱奎梅  刘宝贵  陈宇炜 《湖泊科学》2019,31(4):1035-1044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每年都有剧烈的季节性水位变化.为了解鄱阳湖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2009-2016年每季度在鄱阳湖15个采样点采集水样,分析鄱阳湖的水质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并对浮游植物进行功能群划分.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06属.2009-2016年平均生物量分别为0.044、0.252、0.335、6.379、3.945、2.912、3.562和1.550 mg/L.硅藻门为鄱阳湖浮游植物的优势门类.鄱阳湖浮游植物可划分为27个功能群,其中15个功能群(C、D、G、H1、J、Lo、M、MP、N、P、S1、Tc、Wo、W1和Y)为优势功能群.2009-2011年,功能群P、Y、MP、D为优势类群,2012-2016年,功能群P、Y、MP、H1、Lo为优势类群.鄱阳湖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不同水文阶段的演替规律为:枯水期P、MP、Y、Lo、D,涨水期P、Y、D、MP、H1,丰水期P、Y、D、MP、Lo、H1,退水期P、Y、MP、G.RDA分析结果显示,水位变化、水温、透明度、电导率、悬浮物浓度和亚硝态氮浓度是影响鄱阳湖浮游植物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60.
钱奎梅  刘霞  陈宇炜 《湖泊科学》2021,33(1):102-110
着生藻类一般生长位置相对稳定,其群落分布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着生藻类还是重要的水环境指示生物.本研究对鄱阳湖丰水期5个典型湖区(主航道、西部湿地、南矶湿地、撮箕湖和东南湖汊)着生藻类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调查,包括生物量、优势种及生物多样性,分析影响着生藻类群落区域分布的环境因子,以期为鄱阳湖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鄱阳湖着生藻类群落以硅藻、绿藻和蓝藻为主;鄱阳湖着生藻类总生物量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航道区域的生物量相对最高,平均为419 mg/m^2;其次是东南湖汊,平均为322 mg/m^2;南矶湿地和西部湿地分别为172和52 mg/m^2;而撮箕湖的总生物量相对最低,为9 mg/m^2.主航道的着生藻类优势种群为绿藻和硅藻,西部湿地、南矶湿地、撮箕湖和东南湖汊4个区域的优势种群为硅藻.冗余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丰水期着生藻类群落分布与总磷、电导率、pH值、总氮、硝态氮和悬浮物等理化因子关系较为密切.鄱阳湖主航道与长江连通,水体流速高;西部湿地、南矶湿地、撮箕湖和东南湖汊为季节性连通湖泊,丰水季节与主湖区水体连为一体,枯水季节独立蓄水.5个湖区的区域差异是导致其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着生藻类的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鄱阳湖水体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