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484篇
测绘学   335篇
大气科学   186篇
地球物理   181篇
地质学   727篇
海洋学   358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1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The silver contents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host rocks of the Songxi shale-hosted Ag-Sb deposit of northeastern Guangdong, South China, have been directly determined using the electron microprobe technique. The silver contents in two types of organic matter, marine vitrinite and solid bitumen, vary in the range from 100×10-6to 350×10-6, which are from tens of times to thousands of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host rocks in the ore deposit. The average silver content of the organic matter is also several times higher than the pay grade of silver for commercial mining of the ore deposit. It is quite obvious that the organic matter of the host rocks in the ore district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nomalous enrichment of silve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silver anomalies in the organic matter have been derived from both the host rocks and the silver-bearing fluids of the Songxi black shale ore source. In the course of sedimentation and later hydrothermal reworking, organic matter was able  相似文献   
142.
华北陆块南部熊耳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16  
分布于华北陆块南部的熊耳群火山岩由玄武质到流纹质火山岩组成,并以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为主,次为英安-流纹岩,SiO2=62%±的岩石较少,显示双峰特点。中基性熔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是辉石和斜长石,没有角闪石和黑云母,表明熊耳群火山岩形成于相对无水的环境。岩石地球化学上的显著特点是,富K2O、FeO,低Al2O3、MgO、CaO;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K、Rb、Ba)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表现出岛弧型火山岩的地球化学亲合性。文中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表明,熊耳群火山岩具有岛弧型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其地幔源区遭受俯冲带组分的改造,而岩浆在上升到地表的过程中混染地壳物质是次要的。基于熊耳群及下伏结晶基底的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熊耳群形成于夭折的三叉裂谷环境,推断俯冲带组分的改造和富集事件发生在华北陆块南部古元古代大陆壳的形成和 拼贴过程中,由于洋壳和地壳物质再循环到上地幔中,使陆下岩石圈地幔源区富集LILE、LREE并亏损HFSE。熊耳期岩浆作用正是源于这样的保留有早期俯冲带组分改造特征的陆下岩石圈富集地幔。  相似文献   
143.
研究了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彩色地图图像分色算法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彩色地图图像自动分色算法。该算法直接利用彩色地图图像的颜色特点 ,并充分考虑图像的空间相关信息进行自动分色 ,最终可得到理想的分版图。  相似文献   
144.
洋测绘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卫星、通讯、计算机、数据处理等技术的发展,海洋测绘出现了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数字化、多种作业平台、多种产品模式、多种技术融合、多种保障方式的特点。海洋的特殊环境导致了与陆上测量不同的作业方式和不同的产品模式。本文从外业测量的技术手段、仪器装备、数据处理方法、服务模式、数字图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数据库的建设等方面,对海洋测绘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45.
钢筋混凝土圆形截面柱式桥墩抗震性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4座典型的钢筋混凝土圆形截面双柱式桥墩,利用Priestley等建议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抗剪强度计算方法和型态描述方程,结合Rush-over方法进行了延性抗震能力评价。一般说来,纵桥向能够满足延性抗震要求,而横桥向一些配箍率较低的桥墩在地震中会发生脆性的弯剪破坏,其底部塑性铰将形成在柱基之中,部分桩基可能会遭受损害。  相似文献   
146.
麻粒岩的形成及其对大陆地壳演化的贡献   总被引:17,自引:17,他引:17  
麻粒岩是地球中最重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的形成主要受地热条件的控制。麻粒岩的形成可以与大陆碰撞、大陆拉张以及大陆弧模式相联系。麻粒岩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下地壳的同义词。通过麻粒岩地体地及火山岩中麻粒岩捕虏体的研究,使人们对地球深部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有了直接的了解。麻粒岩在陆壳的形成和演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陆核说、陆壳垂直增生或横向增生说,都以麻粒岩作为重要的岩石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7.
建立于秦岭腹地柞水、镇安两县交界的泥盆系沉积岩相地质剖面,有陆相冲积相、过渡相河口湾相、海潮坪相、陆棚相、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缘生物礁相、台缘斜坡相及次深海盆地浊积岩相,整体反映一微型镶边碳酸盐台地的形成与消亡,保护该地质遗迹对地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该剖面已被批准为陕西省第2号自然保护点,并已立碑保护。  相似文献   
148.
六盘山弧形构造带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盘山弧形构造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自震旦-寒武纪以来,经历了“威尔逊旋回“构造演化。在陆内裂谷和板块俯冲阶段,成矿类型主要为海底火山块状硫化物型和与韧性剪切作用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而在碰撞造山和陆内造山阶段,成矿类型演变为与大型推覆体构造有关的似层状热液型,显示出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所反映的成矿环境不同。  相似文献   
149.
CCSD主孔榴辉岩等UHP岩石中存在团块状到不规则脉体状的磷灰石集合体,它们多与石英脉共生,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这些磷灰石脉体存在大量出溶物,电子探针和激光拉曼光谱仪联合测定显示磷灰石主要为氟磷灰石,其中出溶物主要有四类:A.不规则状的磁铁矿和赤铁矿的连生体;B.针状赤铁矿;C.板状到菱型的独居石;D.针状锶重晶石。A类出溶物的延长方向平行于磷灰石的C轴,长度介于10~50μm;B类主要沿磷灰石的C轴方向排列,宽仅为0.5~2μm,多数在1.5μm左右,长度变化较大,为6~50μm;C类独居石出溶体宽约6~10μm,多为6μm,长约50~75μm;D类锶重晶石主要与B类赤铁矿出溶物共生,宽多1.5μm左右,长约60~70μm。其中A,B和D类出溶物是在磷灰石中首次发现。四类出溶物的长轴和生长方向均基本平行于磷灰石之C轴,显示它们可能是基本同时出溶的。CCSDUHP岩石中氟磷灰石脉体的存在及其铁氧化物、磷酸盐和硫酸盐出溶体的发现,显示UHP岩石在折返的过程中,快速减压曾造成矿物的分解和大量出溶体的形成,伴随脱水和SiO2等硅酸盐熔体的出溶,还存在少量的磷酸盐熔体,同时可能曾经有铁氧化物的熔浆的加入。磷灰石中铁氧化物等出溶物的出溶是在氧逸度较高的环境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50.
青龙山超高压变质榴辉岩中的绿帘石经历了四个演化阶段:早期绿帘角闪岩相进变质阶段形成的绿帘石,其化学成分以含铁高为特征,Fe2O3为14.796~17.84%,XFe=0.413~0.486,而CaO和Al2O3含量较低;柯石英榴辉岩相变质阶段和石英榴辉岩相变质阶段形成的绿帘石,其化学成分呈现连续变化,核部相对富Fe2O3,为11.933~12.993%,XFe=0.322-0.358,而CaO和Al2O3含量低,主要形成于柯石英榴辉岩相变质阶段;边部Fe2O3的含量低,为9.628-10.138%,XFe=0.275~0.286,而CaO和Al2O3的含量高,主要形成于石英榴辉岩相退变质阶段;晚期退变质角闪岩相阶段形成的绿帘石,其化学成分与绿帘角闪岩相变质阶段相似,也以富含Fe2O3为特征,XFe=0.433。绿帘石化学成分的变化反映了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快速俯冲快速折返的过程。绿帘石中存在三种不同盐度的含Mg^2+、Fe^2+等金属阳离子的NaCl水溶液包裹体,高盐度(22.5wt%NaCl至略大于23.2wt%NaCl)的水溶液包裹体形成于柯石英榴辉岩相变质阶段,中高盐度(12.6-16.0wt%NaCl)的水溶液包裹体形成于石英榴辉岩相变质阶段,而中等盐度(6.4-11.7wt%NaCl)的溶液包裹体形成于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绿帘石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证实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后期的折返过程中并不存在大规模的流体作用,变质流体的活动限于矿物晶体颗粒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