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241篇
海洋学   124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文章针对海流观测分类及命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部分专业术语使用不规范、分类不统一等问题,参考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观测原理、发展应用、优缺点和典型设备,按照漂浮法测流、定点测流、走航测流和表层遥感测流四大类,对海流观测方法进行梳理和分析,为业界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82.
不稳定斜坡危险度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判别不稳定斜坡的危险度,在斜坡表面的变形迹象、斜坡本身的内部条件及外界的触发因素中,分出12项定性定量判别指标,它们各自有因子判别值Xj(i为判别指标的编号,1—12;j为因子判别值等级编号,1—6)。把各判别指标的因子判别值Xj叠加并予以综合后,便得叠加因子判别值Y=sum from 1 to N(Xj/N)(N为判别指标的数目,至少取6个),再查表13,定出不稳定斜坡危险度D。  相似文献   
683.
本文考察了1967—1972年期间46个较大的0级以上的质子事件与所对应的8800MHz的太阳微波爆发之间的统计关系。 研究表明,将射电爆发按总持续时间T进行分类后,可以在不同的持续时间范围内分别找到同太阳质子流强度紧密相关的射电爆发参数(相关系数为0.83—0.91)。应用这些爆发参数得出的警报方案,预报质子流强度的误差范围为半级或一级(S—S分级法)时,报准率可达70%-94%,虚报率为52%。 此外,统计的结果还表明,Croom提出的平均持续时间T_M并不和质子流强度N_p相关,至少在此波长上不能用来预报质子流强度。  相似文献   
684.
矿山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政策法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但矿产资源开发也会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矿产资源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可被再次利用的资源统称为矿山二次资源,它包括二次矿产资源 (如各类尾矿、废石、废渣)、二次水和气资源(如矿坑水、工艺废水、废气)、二次土地资源 (如压占、扰动和破坏的土地)、二次生态环境资源等。矿山二次资源中最为重要的是矿山尾矿、废石等二次矿产资源。它们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并破坏、压占土地,污染生态环境,甚至引发各种地质灾害。因此,从根本上治理矿山环境的重要环节,是开展二次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本文以二次矿…  相似文献   
685.
将全球海洋海表温度异常 (SSTA) 分解为年代际、年际变化两部分, 用方差分析法给出年代际变化分量显著的洋区及其季节变化, 用奇异值分解 (SVD) 方法分析了它与中国冬温 (冬季平均气温)、夏雨 (夏季总降水量) 年代际异常分量的同期和时滞相关联系的时空结构。结果表明, 无论冬、夏, SSTA的方差构成中, 年代际变化分量方差均较年际变化分量显著; SSTA年代际分量正异常时, 中国 (以北方和东部为主) 易出现一致的冬温正异常, 长江流域、华南夏雨易出现正异常, 而华北夏雨易出现负异常; 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686.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钻孔崩落与现场应力状态的确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钻孔在1200m深度以下出现了钻孔崩落现象,我们在1200m至2015m的范围内采集了82个钻孔成像测井图象资料。对钻孔崩落长轴方位进行了方向统计,结果表明近似对称的崩落平均方位为324.8°±3.3°,对应的平均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为54.8°±3.3°。利用崩落形状要素(崩落深度和崩落宽度)以及岩石力学实验确定的岩石内聚力和摩擦系数,计算了1269m、1500m、2000m等16个深度上的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的大小。根据岩石密度测井资料计算了各个深度上静负载应力。三个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反映出主钻孔位置的应力场处于走滑应力状态,与地震震源机制解得到的走滑应力场一致。  相似文献   
687.
2006年10月19日。由江西省档案局副局长闫中恒带队一行4人,对我局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工作进行了年度检查。检查结果令他们感动,他们情不自禁地称赞我局档案管理在全省是一流的。评比结果显示,在省直21家优秀单位中。我局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688.
用1958~200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160站降水量及1958~1998年月平均海温资料分析了中国夏季相邻月份降水异常型的相关特征,及其与大气热源的关系和相关物理过程。结果表明,7月长江流域的降水异常与8月长江和黄河之间地区的降水异常有很好的同号性。7、8月长江流域及附近地区持续性偏旱(涝)与太平洋洋盆尺度的大气热源异常有关,并与前期5、6月热带中、东太平洋大范围的热源异常、青藏高原热源异常也有密切的联系,即当5、 6月赤道东太平洋的大气热源正异常,而赤道中太平洋北侧的热源负异常,则中国7月长江中下游偏涝,8月长江中上游与江淮流域和内蒙古东部偏涝,华南偏旱;反之亦然。前期热带中、东太平洋上空的热源异常中心和与之联系的异常垂直运动中心的西扩和西移,以及青藏高原东部的热源异常中心是影响我国7、8月持续偏旱(涝)的重要环流异常特征。另外,南海-西太平洋海温在前期也已经具有我国夏季长江流域发生旱涝对应的同期海温异常分布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689.
中国汛期月降水量年际异常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958~2000年中国160站月降水量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研究了中国汛期4~9月相邻及相隔月份降水量年际变化异常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就相邻月份而言,当5月份中国东南部地区降水偏多(少),则6月份长江中下游至江南地区的降水也偏多(少);7月长江流域的降水量异常与8月长江和黄河之间地区的降水量异常有很好的同号性;8月沿江西-湖南-广西一带的降水偏多(少),则9月在华南中、东部的降水也偏多(少)。另外,对相隔月份,6月南方的降水量与8月广西北部-湖南-江西一带的降水量有显著的反相关系;而7月广西北部-湖南-江西一带的降水量则与9月华南中东部降水量有显著反相关。  相似文献   
690.
为了认识陕西省洛南地区二叠系石盒子组砂岩特征及其物源,给探索渭河盆地前新生代基底组成提供依据,本文综合分析了洛南二叠系石盒子组砂岩组分和重矿物特征。结果表明,砂岩物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和克拉通地块,物源区与北秦岭造山带的演化关系密切,南秦岭构造带北部下古生界也为石盒子组提供部分物源,中二叠世晚期华北、秦岭板块面接触碰撞,北秦岭构造带快速隆升,南秦岭物源区提供物源减少,砂岩物源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岩+低级变质岩+沉积岩。二叠纪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向南延至洛南—栾川断裂附近,洛南地区二叠系石盒子组河流沼泽相含煤岩系沉积应该属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沉积,结合渭北—渭河—洛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对比成果,认为渭河地区二叠纪至少曾沉积过二叠系石盒子组地层,渭河新生代盆地基底具有残存二叠系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