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4篇
  免费   386篇
  国内免费   492篇
测绘学   226篇
大气科学   368篇
地球物理   251篇
地质学   901篇
海洋学   245篇
天文学   57篇
综合类   141篇
自然地理   27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风沙湍流的间隙性,稳定性分布及分形特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根据风沙湍流本身的不均匀性、间隙性,用稳定性分布研究了含沙量M随高度h的变化得M(h)∝h~(-D),求得分维D=2.36(h>10cm),D=1.465(h<10cm),速度分布W(|u|)=a_2|u|~((-D)/(2-1))。沙粒扩散<|x(t)|>∝t~(2/D);结合Kdv-Burgers方程的行波解,得风沙流的标度律(υ/β)ξ Dlnh=A,揭示了耗散性υ、弥散性β、风速ξ和高度h之间的一种本质联系。被空气湍流吹动的沙粒起始半径r_e=(c’/(5-D)ρ)[(β/υ)In(E_1/E_2)]~((5-D)/3),起动风速V_1=V_(2exp)[(υ/2β)γ_c~3ρ~3(2.65/c’)~3],最后讨论了风沙流的多重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112.
本文报道了六合-仪征第三纪大陆碱性玄武岩十八个样品的REE、Rb、Ba、Sr、Nb、Zr、Ni、Cr、V、Sc、Y、Ga、Zn、Cu等痕量元素含量,讨论了该岩套的成因及其地幔源区的特征。石榴石橄榄岩型地幔源区经较小程度部分熔融形成了基性原始岩浆;其后经过橄榄石和单斜辉石为主的结晶分异作用,演化后的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套。本区碱性玄武岩的地幔源区曾受近期富集作用影响,具有富集LREE等不相容元素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3.
山东蓬莱、临朐新生代碱性玄武岩的痕量元素和岩石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霞臣 《地质论评》1990,36(5):385-393
本文报导了鲁东蓬莱地区五里桥—赤山剖面和鲁西临朐地区鹁鸽山—角页山—尧山剖面新生代大陆碱性玄武岩主要元素和稀土等25种痕量元素的含量。与海洋玄武岩化学体系对照,讨论了鲁东和鲁西玄武岩的成因及其地幔源区的特征。石榴石橄榄岩型地幔的部分熔融和镁铁矿物的结晶分异在两地玄武岩形成中有重要作用。鲁西玄武岩的地幔源区较鲁东的相对富Mg而贫Fe、Na、K和P,富相容元素Ni、Cr、V和Sc,贫不相容元素LREE、Sr、Zr和Nb。鲁东玄武岩的地幔源区曾在近期内发生过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114.
邱一平  付博 《岩土力学》1990,11(3):63-70
本文进行了不同级配的混凝土圆柱体试样的声弹性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通过试验得出不同级配混凝土试样的纵波波速与其单轴抗压强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弹性波幅的衰减与材料的密度和尺寸有关。  相似文献   
115.
116.
本文在多年资料分析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确认了sPn波的特征和时速性质,并利用sPn波随震中距变化甚小而随震源深度变化较大的特点,确定了观测台地区的地壳厚度。为浅源地震确定地壳厚度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7.
Reported in this paper ar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trace element (REE,Ba,Rb,Sr,Nb,Zr,Ni,Cr,V,Ga,Y,Sc,Zn,Cu,etc)abundances of Tertiary continental alkali basalts from the Liube-yizheng area,Jiangsu Province,China.The olivine basalt,alkali olivine basalt and basanite are all derived from evolved melts which were once af-fected by different degrees of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of olivine and clinopyroxene(1:2)under high pres-sures.The initial melts were derived from the garnet lherzolite-type mantle source through low-degree par-tial melting.The mantle source has been affected by recent mantle-enrichment events(e.g.mantle metasomatism),resulting in incompatible trace element enrichment and long-term depletion of radiogenic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Sr and Nd.  相似文献   
118.
专题地图地理底图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新长  艾廷华 《测绘通报》1994,(5):30-33,22
本地理底图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系统,它具备了地图数据库的基本功能,适应同一底图服务多种专题图编制的要求,提供多种检索途径,适用大量的位操作,使得数据库结构具有动态性,灵活性,将频繁交换的数据纳入内存,通过多边形组织,可自行建立专题要素与底图要素的图形关系,建立区域间层次关系,减小数据采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9.
对山西中条山、北京西山和安徽月山等地区详细构造研究表明,尽管后地台阶段活化的时代有所不同,但其地壳构造演化显然具有某些共同的规律性:即均以伸展构造体制下的大规模剥离断层作用和横向构造置换的褶叠层发育开始,然后才转换为收缩体制下面理褶皱和逆冲推覆构造;以及伸层与收缩体制的多次交替,并伴随有与之密切相关的沉积事件、变质事件、岩浆热事件和叠加成矿作用。反映了地质体由深部构造层次到上部构造层次,由韧性变形环境到脆性变形环境的总体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0.
<正> 自黄汲清教授于1945年首次提出地槽褶皱系的多旋回发展概念以来,得到了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的广泛引用。他指出我国多数地槽褶皱系都具有多旋回发展的特点。经过对天山、祁连山、秦岭等地槽褶皱系的深入研究、对比之后,初步建立了多旋回发展的模式。现以横断山区地槽为例来讨论该褶皱带中的多旋回发展特点。 横断山区位于青、藏、川、滇四省、区交接地带,其地质构造位置,正处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段拐弯部位,恰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拼合地带。根据作者在“三江地质志”构造组最近总结的资料,可把横断山区的构造单元划分如下(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