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95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604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苏北连云港地区蓝闪绿片岩相岩块的发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苏北连云港地区(红石咀、东西连岛及蟹脐沟)发现以岩块、岩片形式出现的蓝闪绿片岩相岩石,其由石榴石、蓝透闪石、冻蓝闪石、阳起石、钠长石、多硅白云母、榍石及文石等矿物组成。石榴石变斑晶作为低扩散的刚性矿物,经历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变质反应证据保存在石榴石的成分环带及包体矿物组合中。蓝透闪石、冻蓝闪石及文石包体的存在表明,本区出露的绿片岩相岩系属早期经历低温高压变质作用、晚期又叠加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高压变质地体。这一发现为苏鲁高压地体的构造单元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2.
运用激光拉曼和阴极发光技术,配备电子探针测试,发现苏鲁地体地表露头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预先导孔CCSD-PP1和CCSD-PP2斜长角闪岩锆石中均保存以柯石英为代表的典型超高压矿物组合:柯石英 石榴石 绿辉石 金红石;柯石英 石榴石 绿辉石;柯石英 石榴石 绿辉石 多硅白云母 金红石 磷灰石;柯石英 绿辉石 金红石;柯石英 菱镁矿。该类矿物包体组合与苏鲁地体超高压榴辉岩的峰期矿物组合十分相似,表明斜长角闪岩可能是由超高压变质的榴辉岩在构造抬升过程中退变质而成。  相似文献   
993.
湖南城市化的历程、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守红  付春梅 《福建地理》2003,18(4):15-18,55
城市化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个必然历史进程,推进城市化已成为当前从国家到地方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战略重点。湖南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化发展滞后。本文通过对湖南城市化发展历程和现状特征的分析,提出了未来10年内城市化水平、城镇等级体系和城镇空间结构发展趋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994.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软弱地层中开挖大断面隧道时,采用大管棚支护技术的工作原理,特点,适用范围,施工工艺,施工机具,以及劳动组织,最后还给出了一个施工实例。  相似文献   
995.
钟蓉  傅泽明 《地质学报》1998,72(1):64-75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华北地台共发生过4次二级大海侵,海侵来自地台的东、西两个海域。随着时间推移,沉积中心、沉积范围、海侵方向、海岸线位置、可采煤层分布均不断变化。早二叠世早期初第三次大海侵是最大海侵期。最大海侵前夕——晚石炭世晚期末是大区域发育成煤环境最佳时期。第二、三、四次大海侵时华北地台北部始终处于陆表海海侵边缘,从晚石炭世晚期末至早二叠世由于该区长时期保持成煤环境,成为厚煤带分布的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996.
997.
利用测震台网记录获得加速度波形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从测震台网速度记录获得高质量加速度波形的方法,并以天津蓟县台安装的CTSI-EDAS24速度型甚宽带地震仪和EST-Q4128型强。震仪对同一地震记录的处理分析为例,对计算步骤和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处理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拓宽了数字测震台网波形记录的服务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98.
南苏鲁造山带根部的物质组成及变质作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南苏鲁地区,大陆造山带根部主要由5种不同化学成分的岩石类型组成,分别以石榴石橄榄岩、榴辉岩、片麻岩、石英岩和大理岩为代表。它们的原岩是古老的花岗质侵入岩、表壳岩和基性一超基性侵入岩,并一起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正变质的花岗质片麻岩是超高压变质带的主要组成部分,构成了花岗质和奥长花岗质岩石组合,不同于典型的TTG岩系。变质火山岩具有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很可能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除幔源石榴石橄榄岩以外,其他各种岩石都具有可变的、但均低于正常变质岩的氧同位素值,表明其原岩曾在地壳浅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水—岩交换作用,并在整个超高压变质过程中保持其米级尺度的不均匀性。新的温、压计算结果表明,石榴石橄榄岩的形成条件可能是1100—1200℃和6.5—8.0GPa,地热梯度等于或小于5℃/km,即以前认为变质作用不可能达到的“禁区”。  相似文献   
999.
区别于传统的别列兹金(V.M.Berezkin)法(即傅立叶级数法)和傅立叶变换法,提出在位场转换时采用离散余弦变换(DCT)计算重力归一化总梯度和归一化相位,并把二者结合起来研究断裂构造.分别研究了比较典型的无限延伸铅垂台阶、有限延伸铅垂台阶和正断层模型的GH场和相位特征,模型实验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得出了寻找地质体断裂的空间位置和水平尺度的规律:在断裂处GH场有极大值圈闭,相位发生突变;多个断面相位有多个突变,两个突变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反映地质体的水平尺度;不同深度相位突变点之间的连线大致反映了断裂的倾向.将研究方法应用于兴凯-虎林线剖面异常数据处理中,根据该线GH场和相位特征,划分出13条断裂.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