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93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为研究在植物蛋白源替代部分鱼粉的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小肽形式的亮氨酸(Leu)或/和谷氨酰胺(Gln)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的生长性能、血浆代谢及免疫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和Notch-Hes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设计了6组等氮等能饲料:全鱼粉组(FM),阴性对照组(Con,以植物蛋白源替代FM组中40%的鱼粉),在Con组的基础上添加0.2%晶体Leu的L组,添加0.2%晶体Gln的G组,添加晶体Leu和晶体Gln(0.095%∶0.105%)的L+G组,以及添加0.2%Leu-Gln二肽的L-G组。选取初始体质量(8.14±0.03)g的大菱鲆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研究表明,与单独添加Leu和Gln相比,共同添加Leu和Gln能更显著地提高大菱鲆幼鱼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脂肪沉积率,且这些指标均与FM组差异不显著(P>0.05)。L组和L-G组的血清TCHO含量高于Con组,且与FM组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Con组,Leu和Gln共同添加可显著提高大菱鲆幼鱼的血清溶菌酶活性(P<0.05)。此外...  相似文献   
182.
ArcGIS中文件地理数据库是常用数据格式。经常需要按其所辖单元区域批量裁剪输出地理数据。针对常规的手工操作不仅费时且易出错,本文提出基于ArcGIS ModelBuilder(模型构建器)建立模型工具的方法来实现地理数据库按区域自动批量的裁剪输出。该方法使用模型工具嵌套的方式,利用迭代要素类建立裁剪子模型工具对地理数据库中全部要素类依次进行裁剪,再将裁剪子模型工具嵌套到主模型工具中,使用迭代要素选择按区域逐个选择裁剪要素,直至完成所有区域对地理数据的裁剪输出。  相似文献   
183.
本实验研究了饲料脂肪水平及脂肪来源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的生长、体组成及脂质代谢的影响。实验包括6组等氮实验饲料,分别以鱼油和豆油为主要脂肪源,设计3个脂肪水平(8%、12%和16%)的实验饲料(分别为F8组、F12组、F16组和S8组、S12组和S16组)。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3.01±0.01) g的大菱鲆幼鱼,随机分到18个养殖桶中,每桶30尾,采用定量投喂方式进行投喂,养殖周期56 d。研究显示:随着饲料中脂肪含量上升,饲喂鱼油饲料的鱼体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有增高趋势,F16组鱼体生长性能显著优于F8组;而饲料中添加过高剂量豆油(S16组)对鱼体生长有明显抑制现象。饲料中脂肪水平显著影响大菱鲆肝体比和脏体比指数,而鱼体肥满度则受脂肪源影响显著。实验饲料组成对大菱鲆鱼体水分含量和粗蛋白含量无影响,但显著影响鱼体粗脂肪含量,鱼体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脂肪水平升高而上升。饲料脂肪来源显著影响大菱鲆肝脏脂肪含量,豆油组肝脏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鱼油组,且豆油组大菱鲆肝脏脂肪含量随着脂肪水平的升高而显著提高。进一步检测大菱鲆脂代谢相关基因发现,饲料脂肪水平及来源显著影响大菱鲆肝脏脂肪合成、氧化等基因表达。综上所述,大菱鲆幼鱼饲料中脂肪水平在12%~16%时鱼体呈现最佳生长性能,饲料中添加过多豆油显著影响鱼体生长及肝脏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184.
大港油田南部滩海区毗邻歧口和歧南两大生烃凹陷,具有双向供烃优势。沙三段是研究区最主要的产油层,但目前对该层段的油源对比结果尚存在争议。为明确油源,分别对原油的族组分、碳同位素、异戊二烯烃和甾萜类化合物等指标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对比,划分了原油类型。结果表明,南部滩海区沙三段原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原油主要来自沙三段烃源岩,第二类原油主要来自沙一下段烃源岩,第三类原油地化特征介于两者之间,推测其为沙一下段与沙三段烃源岩的混合来源。三类原油在区域上也存在一定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5.
CBERS-02B星在轨测试数据国土资源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02B星(CBERS-02B,以下简称为02B星)多光谱CCD数据和HR数据的2级产品为准,按照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的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结合多光谱CCD和HR数据的影像质量、波段配准、几何畸变以及制图能力,从国土资源日常性调查业务、行政性监管与执法职能出发,对02B星在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地质解译、矿化蚀变异常信息提取、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矿产资源开发状况调查与监测、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等领域的遥感应用特点、关注的地类与地质要素的差异等方面开展应用评价。对02B星CCD和HR数据的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的应用能力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该项研究对指导02B星数据的应用与后续星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6.
研究了CBERS-02B星(简称为02B星)HR和CCD数据在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中的应用,综合分析了目前常用的5种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方法应用效果,提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为规模化应用02B星数据开展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7.
研究了基于CBERS-02B星数据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监测方法,综合评价了基于像素分类法和面向对象法的应用精度和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像素分类法和面向对象分类法分类精度基本可满足土地宏观监测精度精度,在保证影像质量和训练样本质量情况下,分类精度可达到 80% 以上,研究成果可为土地利用宏观监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8.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钾质煌斑岩地球化学及源区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克里阳山区的钾质煌斑岩呈脉状产于前寒武纪埃连卡特群变质沉积岩中,其主要岩石类型有:金云母透辉石煌斑岩、假白榴石透辉石煌斑岩和含球粒透辉石煌斑岩。所有岩石具有低的SiO2(41.31%~44.84%)、TiO2(0.75%~0.86%)和高的MgO(7.30%~11.33%)和K2O(4.01%~6.01%)含量,K2O/Na2O比值介于2.77~12.49之间。同时,它们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Th、U、K)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的特征,并且具有高的Sr同位素比值、相似的高度分异的REE配分模式。这些岩石的母岩浆来自于金云母角闪石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的富集地幔,是该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约5%~10%的产物,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较弱。富集地幔是俯冲的板块释放的富含钾质流体交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9.
南大西洋风场和海浪场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950~1995年共46a的南大西洋船舶气象报资料,按1*1和5*5网格统计的风、浪要素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每月风、浪各要素的等值线分布图,得出南大西洋风场与海浪场季节变化特点不如北半球各大洋显著,但仍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只是季节性差异较小,冬季风比夏季风强盛,相应的平均波高、大浪大涌频率也较大;盛行风向、风浪传播方向、涌浪传播方向基本一致,低纬地区常年盛行东南浪,高纬地区则盛行偏西向浪。本文为船舶远洋交通运输、远洋出访和科学试验等活动,提供了较为翔实的风场和浪场资料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0.
为适应预报质量评定办法,改善对预报因子潜在信息的评价和提取,该文尝试了应用多种判据综合评价、提取数值预报产品信息。计算从各方面反映预报信息的五个单一判据的加权平均,作为综合评价和提取预报因子潜在信息的客观量级,该方法克服了通用的单一判据的局限性,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预报信息,从而提高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