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411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4月19日,全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会议确定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重点做好7项工作,全力为我省的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司长邵厥年应邀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93.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spectral model of inertial internal wave breaking(fine structure) proposed previously, in which the effects of the horizontal Coriolis frequency component f-tilde on a potential isopycnal are taken into account, a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of vertical mixing in the stably stratified interior below the surface mixed layer in the 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OGCM) is put forward preliminarily in this paper. Besides turbulence, the impact of sub-mesoscale oceanic processes(including inertial internal wave breaking product) on oceanic interior mixing is emphasized. We suggest that adding the inertial internal wave breaking mixing scheme(F-scheme for short)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to the turbulence mixing scheme of Canuto et al.( T-scheme for short) in the OGCM, except the region from 15°S to 15°N.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F-scheme by using WOA09 data and an OGCM(LICOM, LASG/IAP climate system ocean model) over the global ocean are given. A notable improvement in the simulation of salinity and temperature over the global ocean is attained by using T-scheme adding F-scheme, especially in the mid- and high-latitude regions in the simula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water and deep water. We conjecture that the inertial internal wave breaking mixing and inertial forcing of wind might be one of important mechanisms maintaining the ventilation process. The modeling strength of the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 by using T-scheme adding F-scheme may be more reasonable than that by using T-scheme alone, though the physical processes ne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and the overflow parameterization needs to be incorporated. A shortcoming in F-scheme is that in this paper the error of simulated salinity and temperature by using T-scheme adding F-scheme is larger than that by using T-scheme alone in the subsurface layer.  相似文献   
94.
智能导游服务已从传统的单一景区导游发展为城市多景区导游,因此包含了景区间导游和景区内导游两大部分;表现为更加注重面向散客服务、兼容多移动智能终端以应用程序(App)的方式运行。由于景区间导游和景区内导游往往自成系统,在游客进出景区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系统的切换,且主要采用手动方式完成,尚没有实现城市多景区导游过程的无缝衔接。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本文设计了一个面向城市多景区的无缝导游服务模式,分析了其架构以及工作机制;并着重讨论了城市无缝导游服务的关键技术,如系统间无缝切换的条件,包含判断游客进入、离开景区等;以及导游服务过程无缝衔接的机制,包含导游动态数据结构的设计,游客游览需求、导游过程状态在多导游系统间的传递等。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作为新的导游服务模式,同时为动态集成已有的导游App提供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5.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铁路隧道超欠挖分析和收敛分析等应用中如何能对任意形状隧道LiDAR点云进行断面差异分析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应任意形状铁路隧道LiDAR点云的断面差异分析方法。该方法先建立铁路隧道设计断面统一模型,提出实测断面点与设计要素对应关系判定方法,对从隧道LiDAR点云中提取出的断面在铁路隧道设计断面统一模型中逐点确定所对应的设计要素,并计算出断面在对应设计要素上的径向投影点到设定的起算高程面与设计断面左侧交点的弧长,根据弧长对断面进行排序,最后根据设定的采样步长对有序的断面进行采样得到实测断面,进而计算出实测断面相较于设计断面的偏差量。通过3组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断面隧道模拟点云数据对提出的算法参数最佳取值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不仅给出了算法参数的最佳取值,也论证了本方法可以对任意形状铁路隧道LiDAR点云进行断面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96.
为实现海事部门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街景系统等多个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本文基于GIS和Socket融合技术,开发通信消息总线,制定互操作报文语义规则,设计多系统互操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海事信息系统间的互操作机制,实现了海事指挥调度工作的综合监管.  相似文献   
97.
针对自然资源外业调绘过程采集数据精度低、工作效率低等缺点,设计并实现了融合CORS(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和无人机的外业调绘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整体设计与功能,实现了在高精度影像底图上对图斑进行合并、切割、注记、高精度定位等功能.推进自然资源要素移动化、智能化调查取证,降低外业调绘工作量和工作风险,具有一定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林畅松  刘景彦  胡博 《沉积学报》2010,28(5):868-874
应用二维层序地层模拟系统开展了构造活动盆地沉积层序的形成过程的动态模拟分析,揭示了同沉积断裂活动、湖平面变化及沉积物供给量变化相互作用对沉积层序形成的控制作用。模拟表明,快速的构造沉降、相对高的湖平面和大量的沉积物供给是形成相对深水扇三角洲的必要条件;而沉积物的供给量变小或构造沉降量加大时有利于形成近岸湖底扇或水下扇。模拟揭示出断陷湖盆陡坡边缘断裂形成的古地貌坡折控制着低水位域浊积扇或湖底扇的发育部位,同时对水进或高位域的三角洲前缘的沉积中心的分布具控制作用。断裂坡折带的构造沉降是控制可容纳空间变化的关键因素。在陆内前陆逆冲构造边缘,层序发育早期(底部)发育冲积扇和河流沉积,但由于相对快的构造沉降形成水进序列;在快速沉降的晚期沉降速率减小,碎屑体系向盆地方向推进,形成广泛河流三角洲沉积。由隐伏逆冲断裂形成的构造坡折带对低位域的分布具控制作用。在构造坡折带下的低位域砂体与上覆的水进域泥岩组合可形成重要的地层油气藏。  相似文献   
99.
依靠大量的岩心观察、测井、地震和分析化验资料,对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三中段沉积体系类型、分布规律和充填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沙三中段主要为湖相背景下各类三角洲前缘沉积,如扇三角洲前缘、辫状三角洲前缘和正常三角洲前缘。在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区北区、中区、南区3个不同区带沉积充填特征,并建立了整个凹陷北部沉积相平面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00.
文章介绍了 HY-2B 卫星微波辐射计的工作原理、卫星星历获取、天线波束指向计算和一系列坐标系转换的方法。针对微波辐射计的圆锥扫描工作方式,给出了一种适用的地理定位算法并进行定位计算,通过相关参数修正,实现了对地理定位偏差的修正。将修正后的全球高中低纬度典型地域的定位结果与高精度地理底图叠加,显示两者匹配良好,该算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