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the physical processes of artificially triggered lightning and natural lightning as well as the progress in test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ies, based on a series of lightning field campaigns jointly conduct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and Guangdo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since 2006. During the decade-long series of lightning field experiments, the technology of rocket-wire artificially triggered lightning has been improved, and has successfully triggered 94 lightning flashes. Through direct lightning current waveform measurements, an average return stroke peak current of 16 kA was obtained.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downward leader connects to the lateral surface of the upward leader in the attachment process was discovered, and the speed of the upward leader during the connection process being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downward leader was reveal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al return strokes in cloud-to-ground lighting have also been unveiled, and the mechanism causing damage to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s (i.e., ground potential rise within the rated current) was established. The performance of three lightning monitoring systems in Guangdong Province has also been quantitatively assessed.  相似文献   
122.
为了提高洪水过程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预报精度,对支持向量机洪水预报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鸭绿江流域临江站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临江站洪水过程ν-SVR预报模型,采用1998~2014年间的大水年份降水资料和洪水过程资料对ν-SVR预报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并与线性动态系统模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ε-SVR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ν-SVR洪水预报模型比线性动态系统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精度。ν-SVR洪水预报模型具有较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泛化能力,能很好地控制支持向量个数、降低模型的复杂程度,同时能保持良好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23.
但尚铭 《四川气象》1998,18(2):51-54
利用四川西南山浴中测温声雷达和其它探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山谷逆温的下沉消散与动量下传有春消散时的突发性是否显著则与近地层热对流强度有关。山谷逆温下的沉消散的物理机制与辐射雾消散阶段雾顶逆温降低过程的物理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24.
大气采样新方法:被动采样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但德忠  王方强 《矿物岩石》1998,18(2):105-109
本文对被动采样这一崭新的大气采样法的原理、采样器结构及特点、应用现状和前景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5.
横岗-罗湖断裂是深圳断裂带的主干断裂,控制着深圳地区的地震构造环境。采用多种手段、方法对该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及现今构造变形进行研究十分重要。作者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组合探槽开挖、断层带物质年龄测试(TL、ESR)等手段,分析了横岗-罗湖中南段第四纪活动期次、活动时代。初步认为,横岗-罗湖断裂在第四纪至少经历了4期构造活动,其最新活动时代在第四纪中更新世晚期,约0.14~0.31 Ma。为了定量监测该断裂现今构造变形量及变形速率,对断裂进行了动态形变监测、GPS形变监测、地应力及应变监测。监测数据表明,断裂现今变形速率在0.05~0.5 mm/a之间,属于中等偏下活动水平。断层活动方式以右旋正断与左旋逆冲交替进行,逆冲活动幅度较大,左旋活动略具优势,表明断裂现今变形具有螺旋式渐进的特征。同时,在监测时间段内,2010年11月19日深圳发生了MS2.8地震。通过分析应变仪和砂土应力仪记录的数据,发现在深圳MS2.8地震前后存在明显异常,这可能为地震前兆监测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6.
张修政  董永胜  王强  但卫 《地质通报》2018,37(8):1406-1416
羌塘中部高压变质带是目前青藏高原内部延伸规模最大的高压变质带,是理解特提斯演化的关键地质记录。高压变质带主要沿龙木措-双湖-澜沧江缝合带一线出露,主要由榴辉岩、蓝片岩、石榴子石多硅白云母片岩及少量高压麻粒岩组成。其中,榴辉岩主要出露于戈木、果干加年山、冈玛错、巴青及滇西的勐库地区,主要呈透镜状产于石榴子石多硅白云母片岩中。除巴青地区的榴辉岩外,其余地区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温度较低且含有硬柱石及其假象,峰期变质条件位于硬柱石榴辉岩相稳定区域,是洋壳冷俯冲的产物。虽然对于戈木地区榴辉岩锆石成因仍有争议,但已有资料显示,羌塘中部高压变质带主体变质时代集中在晚三叠世,其相关高压变质岩石的折返可能与洋盆的闭合及随后的陆-陆碰撞相关。近期研究表明,羌塘中部可能存在二叠纪低温高压变质岩,折返于大洋俯冲阶段,可能与洋岛或海山的俯冲及引发的俯冲侵蚀作用相关。此外,羌塘香桃湖地区出露早古生代的基性高压麻粒岩,是冈瓦纳大陆北缘陆块拼贴的记录。因此,对羌塘中部高压变质带进行进一步系统的研究工作,对于深入理解冈瓦纳北缘构造演化及古特提斯的俯冲与闭合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7.
塔里木盆地轮古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潜山内发现了大量岩溶缝洞型油藏,油气主要富集在缝洞储层中,这些缝洞储层主要跟碳酸盐岩古潜山内的古暗河系统有关。特别是在轮古西地区,古暗河系统最为发育,古暗河系统缝洞储层在纵、横向上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搞清该区古暗河系统地震地质特征,是该区缝洞型油藏高效开发的关键。根据现代岩溶暗河特征,结合该区测井和钻井资料,建立暗河地质模型,开展模型正演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致密灰岩背景下发育的地下暗河系统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连续线性的强反射特征,暗河高度、宽度变窄,地震振幅变弱。地震上振幅越强,表明对应的暗河洞穴越大、充填物速度越低;振幅属性可以较准确地刻画地震上暗河的横向范围,频率、相位属性可以刻画地震上暗河的轮廓,但刻画的范围比实际暗河要大;暗河系统主河道易被泥质充填,分支暗河道被充填的概率低,是暗河储层发育的主要场所,也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128.
赣北大湖塘矿集区超大型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12  
江西北部大湖塘地区发现世界级超大型钨矿床,使赣北成为继赣南之后我国又一重要的钨成矿省。大湖塘矿集区包括北区、南区和大雾塘矿区,正在开采的矿床有北区的石门寺矿床(己探明WO3金属量为74.255×104t)和南区的狮尾洞矿床(己探明WO3金属量31.09×104t),正在找矿勘查的矿区有北区的大岭上、大雾塘矿区平苗、东陡崖、一矿带等。矿化类型有细脉浸染型、石英大脉型、蚀变花岗岩型、云英岩型及隐爆角砾岩型钨(铜、钼)矿等多种类型,黑钨矿与白钨矿矿体共存、钨铜共生是该矿区成矿的显著特征。区内出露的沉积地层为新元古代双桥山群浅变质岩,岩浆岩为晋宁期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燕山期多种岩性的花岗岩。燕山期主要有两期,早期为斑状花岗岩,成岩年龄约144Ma,如狮尾洞矿床的似斑状白云母(二云母)花岗岩、石门寺矿床的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等,晚期为狮尾洞和大岭上矿床产出的中细粒花岗岩或花岗斑岩,成岩年龄约135~130Ma。这些岩浆的源区很可能来源于双桥山群的泥质变质沉积岩。富钨铜等成矿元素的双桥山群泥质变质岩部分熔融可初步形成含矿花岗岩浆,岩浆在高度结晶分异过程中则可使得钨铜等金属进一步富集在岩浆热液中,通过两期岩浆与成矿作用,最终形成超大型的大湖塘钨矿床。  相似文献   
129.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现状、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中国国家湿地公园10 a发展现状和特点,梳理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对策。结果表明,1国家湿地公园在中国发展迅速,并呈现"分布的广泛性和不平衡性、与湿地资源的不协调性、整体总面积较大和湿地率较高、类型以河流湿地、人工湿地和湖泊湿地为主"等特点;2国家湿地公园面临空间分布不均、资金缺乏、国家重保护和地方重利用的博弈、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健全、发展建设程序不规范、科研薄弱和专业人才缺乏、监管体系和配套机制不完善等挑战;3从管理层、建设者和研究规划层角度,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管理层应加强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的宏观统筹规划,并实施分区分类管理,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关系,以确保数量稳定提高、质量同步提升,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包括资金筹集、公众参与和经营管理在内的配套发展机制。建设者应严格执行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程序,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关系,突出自身特色,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日常监测工作,注重后期维护管理。研究规划层应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和实用技术研究,加强成果的推广应用转化,加强科学规划队伍的培养和管理,为国家湿地公园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0.
西大别浒湾面理化含榴花岗岩变形特征与锆石SHRIMP定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理化含榴花岗岩是大别-苏鲁中生代碰撞造山带内大面积出露的一类特殊岩石类型,它一般与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共生.当前研究对该类岩石的成因、构造演化及与超高压变质岩关系等存在不同认识.选择西大别北缘浒湾高压变质单元中的面理化花岗岩岩体进行锆石SHRIMP定年与构造变形特征分析.测年结果表明,岩体的锆石SHRIMP年龄为(762±15)Ma(MSWD=1.7),代表了岩体侵位结晶年龄,表明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中晚期.野外观测与显微构造分析显示,浒湾岩体自侵位后经历多期构造变形.早期变形表现为残留面理(S1)构成的片内无根褶皱,主体变形表现为向北中等倾斜的透入性片麻理(S2)和韧性剪切变形,这是岩体在NNE向SSW的近南北向挤压作用下与围岩共同变形的结果,代表了浒湾高压单元在印支期向南逆冲的构造特征.晚三叠世后,岩体发育向南逆冲的脆性断层和向北正向滑动的断层,代表了浅层次伸展引张的构造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