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409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槽子沟铜铅锌矿床是一个小而富的多金属矿床,锌储量大于铅大于铜,尚伴生有银.该矿床在地质特征、控制因素和形成条件上都别具一格,是我国少见的一种多金属矿床类型. 区域地质概况矿床位于川北龙门山断褶带北段次级构造——李家沟背斜南端倾伏部分.龙门山断褶带,北以汉江深断裂为界,与昆仑-秦岭地槽南加里东褶皱带之基底——元古界碧口群海相变质火山岩系毗邻.李家沟背斜为一轴向北北东-南南西的短轴背斜,元古界刘家坪组构成核部,两翼及倾伏端依次为震旦系及下古生界地层(图1).  相似文献   
72.
黑矿矿床,从日本江户时代就被发现和利用,当然当时都是靠群众找到的露头矿.到了明治时代,随着地质学传入日本后,才进行了黑矿的研究并有记载.在大正时代,加藤武夫、岩崎重三、大桥良一等,对矿床的成因展开了争论,找矿主要是探索露头的延长部,还没有把矿床生成理论积极用于找矿的报道. 为了运用成因理论进行找矿,就必须编制地质图及其地质历史的构造图.在这方面有重大贡献的是地质调查所的区域地质填图.特别应当提到的是1931年编制的小坂图幅和1939年编制的花轮图幅.当时,把黑矿矿床作为热液交代矿床的学说,在学会中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在这种情况下,矿床成  相似文献   
73.
四川已知有砂金矿床约30处,矿点200余处,民采点数百处,是我国主要的砂金产区之一。凡有第四纪砂砾层分布的地方几乎都有砂金富集。造成这种成矿特点的因素有三:(1)川西大面积分布的微含金地质体是砂金最基本的初始源泉,其金含量普遍高出同类岩石丰度值一个数量级(全区平均32ppb)。它在砂金成矿中的作用远超过富含金地质体。(2)与第三纪时期准平原化相伴的红土化、类红土化作用,使基岩中的微量金富集到具有经济价值的程度。出现红土化的主要条件是炎热的气候环境。(3)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在四川表现强烈。地壳间歇性的上升或上升—稳定交替,导致四川有很多的含金层位,每抬升一次之后的稳定期,就是一次砂金成矿期。  相似文献   
74.
红外相机CASCAM光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紫金山天文台研制的光学-近红外相机CASCAM(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CAMera)的光学系统设计.CASCAM相机以红外列阵HAWAII-1和光学CCD为探测器,配备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2.16米和1.26米望远镜进行0.4—2.5μm波长范围的成像和偏振成像观测.相机的光学系统由F/9→F/6缩焦系统和Offner反射成像系统构成.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光学设计方案已满足天文观测的要求.CASCAM相机在设计上实现了光学-近红外很宽波段的消色差变焦,并在楔形分柬片、常温滤光片轮和折射式焦面摆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初步评判多层螺旋CT淋巴结短长径比值联合相对强化值对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肿瘤外科经结肠镜或手术病理确诊的结肠癌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记录腹部可疑淋巴结短径、短-长径比值、平扫和动、静脉期CT值以及相对强化值各项参数,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ROC曲线绘制,并分析上述各个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结肠癌转移淋巴结的短径、短长径比值、平扫和动、静脉期CT值以及相对强化值与非转移淋巴结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短径、短-长径比值、平扫和动、静脉期CT值以及相对强化值所绘制ROC曲线AUC分别为0.649、0.725、0.713、0.723、0.696和0.793,灵敏度分别为63.30%、76.70%、73.30%、60.00%、76.72%和73.30%,特异度分别为75.00%、70.00%、60.00%、75.00%、65.00%和90.00%;淋巴结短长径比值联合相对强化值ROC曲线AUC为0.908,敏感度为86.70%,特异度为85.00%,一致性分析显示Kappa系数为0.787,提示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多层螺旋CT淋巴结短-长径比值联合相对强化值对结肠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可为临床判断淋巴结转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6.
王瑞军  孙永彬  王诜  石海岗 《地质论评》2019,65(Z1):237-238
正雅满苏铁矿床位处东天山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前人在矿床的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矿床类型、流体来源等方面,开展了较多科研工作(李厚民等,2014;王兴保,2005)。但在遥感地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还未开展。铁矿床及外围区域属准平原状丘陵地貌,基岩出露,地表蚀变信息丰富,可获取高质量的地空高光谱遥感数据,有利于发挥高光谱遥感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77.
魏本赞  王瑞军  孙永彬  王诜 《地质论评》2019,65(Z1):247-248
正红海地区位处新疆东天山成矿带卡拉塔格中西部,前人在该区已开展区域地质、物化探测量、多金属矿产勘查,以及针对多金属矿床的专题研究(聂凤军等,2001;左国朝等,1990),发现了较多的铜、金、铅锌等多金属矿床、矿点。但针对成矿有利地质体的蚀变研究较少。红海地区地表基岩裸露,植被分布极少,地形起伏小,围岩蚀变强烈发育,有利于发挥高光谱遥感的技术优势,开展成矿有利地质体的地面波谱特征研究,揭示成矿地质  相似文献   
78.
新和地1井在钻进1314.00~1419.98 m孔段时钻遇巨厚破碎带,地层高度破碎、大倾角、富含水系,孔壁掉块、水敏坍塌现象严重。钻进时孔内阻力大,钻具放不到底,孔内事故多发,破碎带难以钻穿。为处理孔内事故并钻穿巨厚破碎带,采用水泥封孔护壁造斜技术。受孔内复杂因素影响,特别是1358.76~1396.46 m破碎带内水系对水泥浆的稀释和冲蚀破坏作用,前期多次水泥封孔失败,浪费了大量物资及工期。现场通过试验,总结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实用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场的水泥封孔技术难题,提高了水泥封孔护壁造斜的成功率。新和地1井深孔复杂地层水泥封孔护壁造斜技术对今后施工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9.
参照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相关文献资料,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样品分析结果,在柴北缘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中梳理和识别出了19层海相红层。其中,寒武纪地层中识别出了12层海相红层,奥陶纪地层中识别出了7层海相红层。除奥陶纪石灰沟组海相红层(QORB3,QORB4,QORB5及QORB6)为深水大洋红层外,其余15层海相红层均属浅水—半深水陆棚红层。依据海相红层及其上下层位所含化石,本文初步论述了各海相红层的大致时代,并与我国主要块体的同期海相红层进行对比。上述研究对进一步开展全国乃至全球寒武纪、奥陶纪海相红层分布及对比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资料。此外,通过国内同期红层的对比,本文还讨论了河北唐山寒武纪海相红层的分布及中国南方中奥陶世大坪期—达瑞威尔期早期海相红层广布事件。  相似文献   
80.
石英显微变形机制及流变学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英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矿物之一,其物理性质与地壳的变形行为及流变学属性密切相关,因此石英的显微变形机制及流变学特征研究意义重大。随着石英显微变形机制及流变学属性实验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对石英在地壳变形过程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也随之提升。本文从石英结构入手,对升温过程中石英主滑移系的转换进行了总结,并且升温过程中显微变形机制也发生了改变,对流变学内涵也不同,所以分述了石英的主要变形机制,及其流变学参数;由于应变局部化为地壳变形的研究热点,并且石英对应变局部化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所以本文对石英在应变局部化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讨论。考虑到地壳变形的研究过程中,石英不常作为单矿物发生变形,所以本文对多相矿物的变形表现也进行了讨论。最后我们将简单介绍一些现今主流的石英显微变形机制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