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4篇
  免费   815篇
  国内免费   874篇
测绘学   615篇
大气科学   562篇
地球物理   739篇
地质学   2590篇
海洋学   394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373篇
自然地理   342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64年   10篇
  1959年   11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近年来,随着核探测与分析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复杂γ谱的获取、解析达到了在线测量的要求,从而使在线PGNAA(中子活化瞬发γ射线分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它可对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全物料进行在线测量,其分析精度、可靠性等皆能满足在线元素含量分析的需要,因而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这里介绍了基于PGNAA技术的在线分析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发展,并概述了它在水泥、煤炭等行业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2.
声波探测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信号发射频度,可以获得高品质浅地层剖面,显示出沉积地层的结构与构造细节、斜层理等三角洲沉积标志特征。展示了渤海湾西部浅地层声纳探测原始记录。探测发现,在大沽口以东27km处存在一个以前不为人知的埋藏槽谷,涉及地层的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期与全新世中期。宽达几百米到1km,深约30m,走向北北西,形成时代距今约5000-6000a,可能代表了某种重大地质事件,其成因有溺谷充填和构造断陷2种可能。  相似文献   
103.
河南焦作云台山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锆石SHRIMP U-Pb年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林志  赵汀  万渝生  赵逊  马寅生  杨守政 《地质通报》2005,24(12):1089-1093
应用离子探针技术,对华北太行山南缘钾长石化长英质副片麻岩和钾长石化片麻状奥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年龄测定。钾长石化长英质副片麻岩的变质原岩为泥砂质碎屑沉积岩,其形成时代很可能为新太古代。碎屑锆石普遍存在强烈铅丢失,靠近上交点的5个数据点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3399Ma±8Ma,代表了物源区组成的时代。钾长石化片麻状奥长花岗岩2组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511Ma±13Ma(岩体形成时代)和2735Ma±16Ma(残余锆石年龄),分别代表该岩体形成时代和残余锆石年龄。新的资料支持了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太古宙地质体与其东部陆块存在亲缘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4.
依据青海海西德令哈、乌兰的树木年轮资料序列与柴达木地区1962—2001年5~6月份地温资料序列之间较好的同期相关特征,重建了柴达木地区5~6月份地面Ocm温度及地面最高温度千年历史资料序列。运用乘积平均值、误差缩减值等方法对重建方程进行了检验,证明重建序列可信。通过分析发现,在重建的1098年中,有6个主要的冷期和6个主要的暖期,地面0cm温度序列存在12个主要突变期,地面最高温度序列存在15个主要突变期。周期分析表明,地面0cm温度和地面最高温度均存在183年、122年和91年左右的长周期以及6.8年和2~3年的短周期。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针对应用气象服务网站设计的需求,分析其在现有技术下应用开发的实际经验,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6.
2002年4月16日,我站出现大风天气,打印出的日极大风速为17.5 m/s,时间为15:27,风向打印"77".然而打印出的大风报警时间为15:28,风速为17.1 m/s,风向为NW,显然两者之间有矛盾.我站对如何处理该日大风记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利用循化县1961-2000年40年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光、热、水等气候资源以及蒸发、风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气候资源变化的基本实事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以循化县高志花椒示范种植园为例,介绍了青海省无测站地区热量资源的推算方法及实际应用。其中,月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终间日数及积温的推算方法,可作为本省热量资源分析细网格化的基本技术,为第三次气候资源分析及区划提供具有较高估算精度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9.
中国西北部盆地岩石热导率和生热率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楠生 《地质科学》2002,37(2):196-206
本文根据大量实测数据,首次系统地报道了中国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内的岩石热导率、岩石放射性生热率数据及其分布特征.对600多个岩石热导率和100多个实测岩石生热率的统计分析表明,沉积盆地中岩石的热物理性质与其岩性、埋藏深度和地层时代密切相关.随深度和地层时代的加大,岩石热导率增大;塔里木盆地的岩石热导率的总体平均值最大,而柴达木盆地的最小.岩石生热率在上地壳的分布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但在沉积盆地的深度范围内几乎不变,其分布是均匀的,仅不同岩性的生热率差别较大.估算的岩石放射性生热产生的热量可以占到盆地地表热流的25%~45%.因此,岩石热物理性质的参数不仅与盆地的地温分布和大地热流特征密切相关,还可以为该地区盆地热历史恢复及深部地球物理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参数和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10.
东乡铜矿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东乡铜矿区主要断裂带SiO2明显为带入组分,K^ ,Na^ ,Ca^2 ,Mg^2 属带出组分,Fe^3 /Fe^2 比值相对较低,成矿元素Cu,Pb,Zn,Ag,Au,As,Sb,Mo,Sn含量增高,属于明显的带入组分,可作为储矿断裂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