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71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黄土沉积中生物成因的钙结核是在古土壤的发育阶段由上层的碳酸盐淋滤并在古土壤的下部形成的次生碳酸盐。探讨了黄土钙结核硼同位素样品的处理方法,并利用负热电离质谱法(NTIMS)测定低含量黄土钙结核中同位素组成,实验表明采用稀盐酸溶解样品、硼特效树脂分离提取样品中的硼是适宜的。黄土钙结核酸溶相的硼含量变化范围为3.4-5.7μg/g,δ^11B值变化为-3.3‰-+16.9‰。硼含量和硼同位素组成有正相关关系。黄土和钙结核之间硼同位素组成有较大的差异,其原因可能与钙结核中更高的碳酸钙含量及水体的pH值有关,黄土钙结核酸溶相中的硼同位素组成的初步结果表明其示踪黄土沉积环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2.
黄河口沉积物微量元素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me microelements totalled ten of sediment samples have been analysed by emission spectrometer. The samples taken from the nearshore area of the Huanghe River and the Lianhe River and the elements analysed are Ni, Co, Cu, Ga, V, Ti, Pb, Zn, Mo, and Mn. Though multivariate analysis by computer, it shows that the effective discriminant elements for the sediments of estuary area of the Huanghe River and Lianhe River are Ti, Zr, Co, V. The Lianhe River Estuary sedime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content of Zr, Co and the Huanghe River Estuary sedime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content of Ti,V. The trend surfac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Ni, Ga, Co and Cu have similar tendency of distribution and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clayey sediments; Zr and Ti have the similar trend distribution and closely related with coarser grain sediments; the distribution of Mn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rea of higher pH. Eh values and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fine-sandy sediments.  相似文献   
113.
红花尔基钨多金属矿是近年在大兴安岭中北部地区发现的一处大型钨多金属矿床,主要矿化蚀变为云英岩化、绢英岩化,主要有用金属矿物为白钨矿和辉钼矿,岩体内辉钼矿与白钨矿有上钼下钨的带状分布特点,地质特征显示该矿床为一高温热液型钨(钼)矿床。为准确限定成矿热液活动时间,本文对矿区典型蚀变矿物——云英岩化蚀变带白云母进行Ar-Ar同位素定年,获得Ar-Ar坪年龄为174.4±1.2 Ma,等时线年龄为173.2±4.3 Ma。根据矿区云英岩化带与钨钼矿化带空间上重合和密切共生的关系,可知白云母的形成是与白钨矿、辉钼矿形成同源、同时,且辉钼矿Re-Os年龄(176.8±2.2 Ma)与Ar-Ar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具有一致性,该年龄代表了钨钼矿热液成矿时代。结合野外地质特征及锆石U-Pb、辉钼矿Re-Os年龄,进一步限定该矿床成矿时代为早中侏罗世,属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4.
通过对中甲锡多金属矿床石英斑岩中锆石的SHRIMPU-Pb测年,获得了(98.5±1.7)Ma(n=29,MSWD=1.8)的年龄值,说明中甲矿区石英斑岩是早白垩世晚期(燕山晚期)区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通过区域对比后认为,中甲矿区的锡多金属成矿是华南钨、锡多金属成矿省边部燕山晚期成矿作用的组成部分。研究提出,闽西南地区的燕山晚期花岗岩及其外接触带是今后寻找燕山晚期形成的锡多金属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5.
基于消息驱动的气象图形产品加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质量的气象图形产品是融媒体时代气象信息服务的重要载体。本文综合运用并行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消息驱动的气象图形产品加工系统(WeatherStudio),分析了公共气象服务图形产品加工共性问题,探讨了基于消息驱动的产品加工系统的优势,设计了基于消息驱动和定时驱动相融合的气象图形产品加工系统的框架和功能,并以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为应用实例进行验证,显示出了其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6.
凹陷浅部露天开采转凹陷深部露天开采,形成西帮200多米的高陡边坡。长运输距离增加了开采成本,频繁地质滑坡制约着生产正常进行。采用多年实验测量数据,案例结合新型运输设备的性能,减少回头转弯次数,加大单向段坡长距离,减少变坡次数,加大纵向设计坡度参数取值,结果是明显的。通过四年运输实践表明,新的矿山运输道路测量与设计方法,使运输道路的建造成本和矿山的开采成本得以有效降低,一方面解决了高边坡治理难和长距离运输问题,同时,在行车安全上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针对矿山运输道路的特点,在没有更多可借鉴经验和理论数据时,这无疑也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7.
辽东地区早元古代火山岩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东地区早元古代火山岩是下元古界辽河群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由酸性和基性两套火山岩组成。前者形成于辽河裂谷发育早期的拉张裂陷阶段,属于壳源岩浆成因;后者形成于辽河裂谷发育中晚期的强烈拉张裂陷阶段,属于幔源岩浆成因。重点讨论了基性火山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这些基性火山岩主要为一套海底喷发的基性枕状熔岩,具有大陆拉斑玄武岩和大洋拉斑玄武岩的双重特征,是辽河裂谷由大陆壳向大洋壳演化过程中的产物。火山岩形成的动力学背景与早元古代时期热地幔对流形式的出现以及郯-庐断裂带发生右旋平移剪切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8.
金属矿产勘查“攻深找盲”的开展,使得井中物探工作成为深部找矿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井中三分量磁测在勘查磁铁矿等磁性矿产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井中三分量磁测系统测量精度较低,只能用于寻找磁性较强的矿床,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该文通过对现有实际测量数据的分析,找出影响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因素,提出井中三分量磁测精度提高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9.
土地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载体,其投入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贡献。本文采用1996~2011年江苏省面板数据,引入建设用地综合扩展模型和弹性系数法,研究了江苏省及13个地级市建设用地扩展类型及建设用地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省13个地市建设用地扩展中,苏州、无锡、常州为剧烈扩展型,南京、南通、扬州为强扩展型,徐州、淮安、镇江、泰州、盐城为弱扩展型,连云港、宿迁为稳定型,4种类型区建设用地对二三产业产值的平均弹性系数分别为0.03、0.08、0.14和0.25;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依剧烈扩展型、强扩展型、弱扩展型、稳定型顺序递增,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对建设用地扩展的依赖越小。  相似文献   
120.
在中国抗旱救灾历史上,2010年注定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9年8月以来,中国西南地区遭受了罕见的秋冬春连旱,旱情等级达到严重干旱,其中位于广西西北的革命老区河池市、百色市更是达到了特大干旱的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