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测绘学   282篇
大气科学   217篇
地球物理   116篇
地质学   644篇
海洋学   17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1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位于东部QMQ地区的地震资料,其地表地质条件较好,但因勘探目的层是奥陶系复杂的古潜山,因此,适合应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进行潜山顶及其内幕的成像。通过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中精细的数据准备、速度-深度模型的建立与优化、偏移孔径的试验与选择和偏移成像4个关键环节的应用研究,完成了QMQ地区地震资料的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通过与叠前时间偏移剖面对比,叠前深度成像改善了QMQ地区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同时提高了奥陶系潜山及其内幕的成像精度,为后续的深度域地质解释和构造成图提供了可靠的偏移数据,研究成果对深层煤勘探所面临的底板奥灰水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地球陆地岩石的风化过程要消耗大气或土壤中的CO2,成为大气CO2巨大的汇。以中国云南小江流域为例,研究了典型岩溶地区碳酸盐岩风化吸收CO2(碳汇)强度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12块土地及其利用变化的25个地下水监测点,分析了1982年、2003年这些监测点的600多组地下水化学监测数据。12块土地利用变化中,有4块为林地变耕地,3块未利用地变耕地,4块未利用地变林地,1块为林地变建设用地。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土地利用变化后,地下水化学成分变化极大;第二,将风化过程中吸收大气或土壤中CO2的那部分C(用HCO3-表示)与整个风化过程中参与风化的全部C的百分比,定义为碳酸盐岩化学风化对土壤或大气CO2吸收强度(简写为CIS,%),推出了计算式子为CIS(%)=100×[1-(Ca2++Mg2+)total waters)/HCO3-total waters]。估算了4种土地利用类型从1982年到2003年22年间CIS的变化值。结果是,(1)林地的CIS比未利用地高,前者为48.84%,后者47.66%;(2)未利用地转变为耕地后,CIS平均减少了7.85%;林地转变为耕地后,CIS平均减少了8.59%;林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后,CIS平均减少了1.66%,而未利用地转变为林地后,CIS平均增加了1.74%。(3)讨论了土地利用变化对CIS的影响机理,如未利用地或林地变为耕地后,(NH4)2PO4、CO(NH2)2、NH4NO3、(NH4)2SO4等氮肥的大量使用,硝化后产生的硝酸等干扰或抵消了碳酸对碳酸盐岩化学风化作用,导致了岩溶地下水中Ca2+,Mg2+离子的相对增多,HCO3-离子相对减少,促使CIS减小。  相似文献   
993.
1地质概况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区南部铁钨钼铋(锡)多金属矿床是湘南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矿床之一。矿区形成于印支期的近南北向紧闭复式倒转褶皱及一系列走向近南北向的大致平行的逆冲断裂控制了石英斑岩和花岗斑岩的侵位,铅锌矿床与铁钨钼矿床的分布。其北段核部是301矿带铅锌矿,南段核部是与301花岗斑岩密切有关的夕卡岩型铁钨钼铋(锡)矿床。区内成矿作用与  相似文献   
994.
广西大新铀矿床成因的新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大新铀矿床是典型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自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以来,至今已有近50年的勘探和研究历史。50多年来,地质勘探部门进行了较详细的普查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际地质资料。与此同时,几乎自矿床发现时起,不同单位或部门的地质学家们,相继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以铀矿床为中心,开展了大量的专题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为该区铀矿床的深  相似文献   
995.
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内主要为三叠系沉积地层,发育一系列由北向南的推覆构造带,间有早期近直立的韧性剪切带。笔者对黄河源地区巴颜喀拉山群沉积岩进行了磁组构分析,结果显示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值和磁化率百分率各向异性度H值均不大,反映该地区总体韧性变形较弱,较强韧性变形仅发育于局部地段;岩石磁组构具有磁面理发育、磁线理不发育、磁化率椭球呈压扁形椭球体的特点,反映在挤压应力作用下,岩石发生了压扁变形,主应力方位主要为NNE-SSW(近SN)向,其次为NE-SW向。根据岩石磁组构分析认为黄河源地区存在两条韧性剪切带,韧性剪切带与现今湖泊水体的展布有一定的耦合关系;北部韧性剪切带沿现今黄河河谷分布,控制着扎陵湖、鄂陵湖和玛多"四姐妹湖"的展布;南部韧性剪切带沿岗纳格玛错—野牛沟一线展布,控制着岗纳格玛错和尕拉拉错等残余湖泊的分布。  相似文献   
996.
沙尘气溶胶对福建沿海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5-2009年沙尘天气资料、空气污染指数及后向轨迹模型分析了沙尘气溶胶影响期间福建沿海城市的空气质量.结果表明:沙尘影响日数总体上和沙尘天气过程的次数有关,2006和2007年的沙尘影响日较多.沙尘影响日呈单峰型分布,高值区出现在春季(3-6月).沙尘影响期间的空气污染指数较高,年平均API接近或超过轻度污染级别,能见度和PM10浓度之间呈反相关.沙尘气溶胶气团主要通过西北和偏北路径运动至福建沿海城市,其中300m高度的气团有11次经西北路径运动至福建沿海(占50%),有10次经偏北路径运动至福建沿海(占45%);800m高度的气团有12次经西北路径运动至福建沿海(占57%),5次经偏北路径运动至福建沿海(占24%).  相似文献   
997.
利用1951~2010年甘肃省81个气象站月、年降水量资料,采用Jarque-Bera检验与χ2检验对原降水序列和经过Box-Cox变换后序列的正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大多数气象站年降水量服从正态分布,但一半以上台站的月降水不服从正态分布。其中12月、11月、1月的正态性最差,而5月和9月最好;从季节来看,甘肃大多数气象站春、夏季正态性较好,秋、冬季正态性较差;从地域分布来看,全省各地降水均存在非正态,其中河西地区、陇中和陇东部分站点非正态现象尤其突出。经过数据变换后的序列,站年正态性通过率从原来的81.5%~82.7%升高到97.5%~100%,站月通过率从36.2%~68.5%升高到85.4%~94.0%,大部分站点通过了正态性检验。  相似文献   
998.
针对高分辨率的GF-7卫星影像水体指数构建,本文以南京市浦口区为研究区,提出了一种绿波改正归一化指数(GNDVI),并用单波段阈值法、NDVI、NDWI、CWI及SBI等方法与其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GNDVI指数法总体精度高于其他方法,达97.26%,水体信息更加完整,对山体及建筑物阴影的抑制较好,效果最优。为GF-7遥感影像在水资源保护应用和研究提供了可用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基于1∶5万军测矢量建库数据到国测矢量数据的转换项目,分析了军测数据和国测矢量数据的数据结构的异同,利用GEOWAY,4DMAPPER软件进行数据转换的流程,并对转换过程中的关键性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总结出了军测数据到国测数据的转换方法,为以后的军测数据到国测数据转换提供作业思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厦门市房产测量工作,阐述房产预算面积与房屋产权测量面积普遍存在差异情况,提高房产预算成果质量在预算过程应注意问题。通过对员工培训学习,再到对预算项目的资料收集,对预算项目的指标研究,对预算图纸的研究,在预算过程中,对预算项目的功能区划分,对分摊部位的功能认定及面积的分摊,对外墙预留面积,对墙体变化的细节的分析,通过对预算测绘报告自检、互检及质检人员的最终检查和业主的验收等过程以提高测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