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221篇
地质学   294篇
海洋学   211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J.  L.  Rubinstein  J.  E.  Vidale  J.  Gomberg  P.  Bodin  K.  C.  Creager  S.  D.  Malone  王小琼 《世界地震译丛》2007,(5):30-35
在火山附近观测到非脉冲的地震辐射或“颤动”已有很长时间了(McNutt,2005),最近在消减带附近也观测到了类似现象(Obara,2002)。尽管非火山颤动观测资料的数量一直持续增加,然而人们对其发生机理依然知之甚少。有人将非火山颤动归结为流体的运动(Obara,2002;Kaoet al,2005;McCauslandet al,2005;Katsumataand Kamaya,2003;Seno and Yamasaki,2003),然而大地测量学观测发现非火山颤动与有规则间隔的慢滑动事件具有很好的一致性(Rogers and Dragert,2003;),这让另外一些人将非火山颤动发生的原因解释为板块边界的滑动(Rogers and Drager…  相似文献   
752.
近震波形尾波的早期部分通常以多次散射波占优势。地下介质的微小变化对初至的影响无法检测出,但多次散射波可放大这些变化,进而可在尾波中观察到这些变化。根据这一想法本文使用尾波干涉法来监测南极埃里伯斯火山的瞬态变化。埃里伯斯火山是地球上少数几个拥有长时间对流岩浆湖的火山之一。析出的巨大气泡的破裂造成斯通博利式的喷发,这些爆发活动提供了使得地震能量沿极为松散的火山介质传播的重复的震源。我们检查了1999年12月到2000年2月持续2个月喷发活动的信号,发现在整个喷发期间,地震图的开始部分高度地重复。第一个月里,尾波部分也是如此,但大约过了一半时间,地震尾波在几天的时间内变得不相关。这表明火山散射特性的快速变化,很可能反映了用直接或单次散射地震波理论无法识别的火山顶岩浆管道系统细微的变化。  相似文献   
753.
地球内部产生的地震波提供的图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驱动板块运动的地幔对流。  相似文献   
754.
叙述了作者在发展统计地震学(作为一个描述、认识和预测地震的工具)方面的体验。集中讨论了地震发生随机模型的公式表达和使用。  相似文献   
755.
调查了日本3个内陆大地震余震的深度分布状态。这3个地震分别是:2000年鸟取县西部7·3级地震、2003年宫城县北部6·4级地震和2004年新潟县中越6·8级地震。对这3个地震,发现在主震发生后,孕震层都向更深和更浅的区域扩展。深层和浅层地震比中间层的地震活动衰减更快。当应力增加很快时,脆性断裂可能发生在一个应力延展衰减过程中。研究结果显示,断层活动可能延展到从地震活动背景估计的孕震区的外部。这应该在地震危险性评价中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756.
随着近年来空间大地测量学的不断发展,地球的质量中心(CM)与几何中心(CF)再也不是不可辨别的了。现在,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原点被确定为CM,显示出相对真实的CM有从几毫米到1cm范围内的季节性变化。由于科学家们研究地球的季节性及短时间尺度的动态形变,并开始把观测的地心运动与地球物理学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参考框架显现出了因未考虑地心运动带来的明显误差。本文讨论了ITRF原点的性质,探讨了GPS测量对于地心运动的敏感性。我们发现地心运动的非线性值并没有包含在ITRF中,当前国际地球参考框架原点的特性在长趋势上反映地球的质量中心,但在季节性上反映几何中心。ITRF原点的本质取决于所采纳的运动学模型和无模型的网络运动。现有ITRF的原点应该定义新的术语来精确地反映CM的本质。这样,原点将保持其现有的长期稳定性,从而把季节性时间尺度的原点精度提高到亚毫米级水平。通过1度形变方法,GPS在测定季节和更短时间尺度的地心变化方面具有提供有价值信息的潜能。  相似文献   
757.
引言所谓地球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地球周期性的弹性形变现象。因地球潮汐使地球内部产生103~104Pa数量级的应力变化,其程度相当于地震时应力下降量的10-3。很难认为地球潮汐就是引起地震的直接原因,但是其变化率之大,有时构造应力的积累速度甚至上升到2位数。构造应  相似文献   
758.
M.  D.  Behn  M.  S.  Boettcher  G.  Hirth  陈玉香 《世界地震译丛》2007,(2):40-46
用三维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了海洋转换断层下部的温度结构。我们说明,使用岩石层脆性弱化的流变可以沿着转换断层形成地幔强烈上涌和温度升高的区域;推测邻近转换断层中心部位的岩石层温度最高、厚度最薄。以前采用简化的流变定律模拟岩石层及其下部软流层的行为,推测海洋转换断层底部地幔温度比相邻板内的地幔温度低很多,在其中心处岩石层最厚。由于考虑了更真实的脆性流变,所以本研究计算得到了相对高温的热结构。此温度结构与洋脊-转换断层环境中的大量观测结果相符。这些观测资料包括地震活动的深度、沿洋脊临近部位的地球化学异常以及在板块运动变化过程中长的转换断层有分裂为小的内部扩张中心的趋势。  相似文献   
759.
说明了浅源逆冲断层地震的发生与最强烈潮汐的出现存在相关性。在潮汐应力作用下,地震速率以因子3随背景速率而变化。尽管摩擦系数岸在0.2和0.6之间时我们看到了好的相关性,但最高的相关性是在假定地壳的岸μ=0.4时发现的。我们的结果量化了所施加应力在地震触发上的效应,在理解地震成核与重复发生上,这是一个关键因素,地震由此被触发并接二连三地发生。  相似文献   
760.
H.  M.  Benz  P.  Okubo  A.  Villasenor  白利平 《世界地震译丛》2006,(3):30-42
火山地震监测的主要目的和成果之一就是追踪震源、识别和解释那些可以预测未来火山喷发的火山地震活动(Koyanagi et al,1988;Harlow et al,1996)。建造传统的火山监测网是为了准确确定与岩浆运移有关的震群。在构造活动区域内地震监测网的运行,一项基本要求是具有准确记录和测量地震波初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