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189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155篇
地质学   503篇
海洋学   11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海洋钻井隔水管的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规则波浪与随机波浪以及海流作用下的海洋钻井隔水管进行了动力分析,建立力学模型,推导有限元动力方程,计算非线性时间域历程响应与线性化频率域最大响应,并对这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此外还讨论了若干影响因素,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理论分析正确,计算精度足够,本文所提供的动力分析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可供海洋有关部门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992.
为准确的恢复原型盆地剥蚀量,提出在波动分析法约束下,恢复原型盆地剥蚀量的新思路。即通过波动分析法界定剥蚀的区域和厚度范围,再精确计算原型盆地剥蚀量。并以惠民凹陷新生代为例,首先运用波动分析原理,得出反映凹陷形成与发展的主周期波为57,27和7.5Ma,根据7.5Ma的周期波反映凹陷内不同沉积期间断面的剥蚀情况,来确定区域的剥蚀范围。然后根据惠民凹陷的地质特点及资料情况,采用沉积速率法、镜质体反射率差值法、地层对比法等来恢复局部地层的剥蚀量。在波动分析法的约束下,参考地质沉积史和构造演化分析的结果,综合加权平均得到最终的地层剥蚀厚度,以确保计算结果精确。研究结果表明:受波动旋回的影响,沙四段和孔店组地层普遍存在剥蚀,剥蚀厚度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凹陷边缘或靠近隆起区,剥蚀量最小的区域是阳信洼陷,说明该区沙四上亚段和孔二段烃源岩没有遭受破坏,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993.
994.
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的深海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深海环境的水文、生物和化学特征。开辟区海域水柱由表层混合层、温跃层、海底温跃层和海底边界层等不同水层构成,整个海域水动力条件总体上较为缓慢,但也存在着周期性的水流速度大于15cm/s的海底风暴;区内海底生态系统的显著特点是极低的生产力和生物过程速率,但生物多样性极高;整个区域内表层沉积物分布较均一,以低有机含量的硅质粘土、深海软泥为主,其化学组成上受沉积环境和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和控制。  相似文献   
995.
贻贝人工育苗高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至1973年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贝类实验生态组,在烟台与有关单位对贻贝人工育苗向生产过渡问题作过探讨。实验结果显示了人工育苗在生产上应用的可能性,并指出在幼虫培养密度适当增加、饵料供应及换水量更加充分的情况下,育苗池的单位水体产量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974至1975年间,在青岛进行了生产规模的育苗试验,在扩大培育水体、改进育苗技术、提高单位产量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沉积物的详细研究表明,研究区内沉积物处于氧化至弱氧化环境,两种色调的沉积物在粒度分布特征以及化学组成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它们是不同沉积环境的反应.不同色调之间的界面为一沉积间断面.沉积物中的铁和锰具有不同的来源,铁可能以岩源碎屑为主,而锰则更可能是自生成因.钙和镁以生物成因为主.  相似文献   
997.
998.
海洋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的分布和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全球海洋生物剖面存在许多显著的共性,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Subsurface Chlorophyll Maximum,SCM)就是其中之一。SCM一般出现在浮游植物水华期间稳定海洋水体的近表层或真光层底部附近,此特征最早是由Yentsch[1]描述。他指出,在印度洋相对稳定的水体结构中,物理与生物的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999.
青岛崂山碱性花岗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青岛崂山碱性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利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了崂山碱性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并依此讨论了崂山碱性花岗岩的成因和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000.
综合地质普查勘探方法能够更为快速、经济、有效地查明所调查地区内的矿产分布及地质情况,因此它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并正在被迅速地推广。本文所论述的分散流(卽水系金属量测量)与水化学找矿方法是综合地质普查工作中广泛使用的化探方法,特别是在1:200,000—1:25,000比例尺的普查阶段更为常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