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5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城市近地层湍流通量及CO2通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北京325m气象塔47m高度上2006年全年连续观测获得的湍流资料,分析了北京城市近地层动量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CO2通量的典型日变化、月平均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动量通量具有明显的单波峰日变化特征,在15时(北京时间)左右达到最大,季节变化中春季最大,冬季次之,夏、秋季最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全年变化范围分别为-92~389W.m-2和-75~376W.m-2,其日变化也表现为单波峰特征。感热通量的日变化受城市下垫面和人为热源影响,入夜后虽然降为负值,但只略小于0。阴雨天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均很小,降雨前后有明显区别。感热和潜热最大值分别在春季3月和夏季6月,最小值都在冬季1月;城市下垫面CO2通量总表现为正值,即净排放,最大值为3.88mg.m-2.s-1,不稳定情况下最小值小于-2mg.m-2.s-1。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CO2通量的日变化特征在工作日与周末有明显区别;由于冬季采暖,CO2通量明显大于夏季;在夜间,CO2通量受进城车辆的影响也出现高值。  相似文献   
42.
高山草甸下垫面夏季近地层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李跃清  刘辉志  冯健武 《大气科学》2009,33(5):1003-1014
利用青藏高原东坡理塘站2007年6~8月的观测资料, 分析了高原东坡草甸下垫面夏季近地层气象要素和湍流通量日变化特征, 并用涡动相关法估算地面的曳力系数。结果表明: 水平风速、 动量通量、 摩擦速度等均在下午最大, 早晨最小。二氧化碳浓度表现为早晚高、 中午低的日变化特征, 比湿的最大值出现在早晨。地表辐射、 热量平衡各分量最高值出现在中午, 最低值出现在早晨。地表反照率表现出早晚高中午低的 “U” 型分布, 日平均值为0.164。夏季地面热源强度在白天午后表现为强的热源, 在夜里表现为弱的冷、 热源交替出现。夏季近地层地气热量交换中, 感热输送作用小, 潜热输送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43.
冯健 《地理研究》2005,24(5):811-821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发展模式与城市化推进问题历来是区域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以河南省兰考县为例,首先结合新区域形象的建设探讨了欠发达地区以县城为主导的县域发展模式;继而,基于大量的实地调查,提炼出欠发达地区县域乡村发展的若干模式:多元化产业联动发展模式,能人富户带动发展模式,政府协调引导发展模式;最后,对包括新形象、品牌、独特的城市化等在内的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发展战略及若干政策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4.
吴彬  彭淇  陈斌  孙晓锋  冯健 《海洋与湖沼》2013,44(4):1050-1055
采用含有25%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蔗糖糖蜜、糊精、小麦淀粉等不同糖源的6组等氮、等能量半纯合实验日粮, 研究了不同糖源对吉富罗非鱼稚鱼养殖效果与机理。结果表明, 葡萄糖组、麦芽糖组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益和蛋白效益显著低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 葡萄糖组和麦芽糖组鱼鱼体总能明显低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 葡萄糖组和麦芽糖组鱼肝脏脂肪、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 葡萄糖组鱼血糖浓度与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 葡萄组和麦芽糖组鱼肝组织中己糖激酶(HK)显著高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 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显著低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本实验结果认为, 日粮中不同糖源对吉富罗非鱼稚鱼养殖效果的差异主要与调控鱼体内糖代谢的关键酶己糖激酶(HK)、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对不同糖源的糖分子结构不同活性有关, 与糖的分子大小无关。在罗非鱼稚鱼饲料中添加蔗糖糖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5.
杭州城市郊区化发展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重点探讨了杭州城市郊区化发展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 ,交通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城市规划与城市政策 ,地价和房价的分布等均是影响杭州城市郊区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
一九六二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內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二十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三十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十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年的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47.
冯健  陈灏 《北京测绘》2018,32(6):747-749
介绍天宝(Trimble)的实时差分扩展技术(Real-Time eXtended,RTX)并在实际项目中测试Trimble RTX后处理在中国内陆解算精度,同时利用在工程实践中得到认可的解算模式GAMIT/CosaGPS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两者定位结果相差在1-2cm,延长数据观测时长,后处理服务RTX-PP定位能达优于1cm精度。在一般的工程项目中完全可以运用Trimble的RTX技术快速获得定位结果,极大的方便了作业模式。  相似文献   
48.
从社会空间的视角研究邻里关系是城市社会地理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针对北京回龙观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并结合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了郊区大型居住区的邻里关系及其与郊区社会空间再生的有机联系。作为典型的郊区大型居住区,回龙观的邻里交往较为浅层化但居民具有较高的交往意愿,邻里互助情况较少但具有很强的互助意愿,居民整体责任意识、社区参与和维权意识强烈。入住小区初期的集体采购、日常生活中的维权和文体活动、“童子军”外交和依托社区网的互动方式使居民相互之间维持了较好的邻里关系。邻里关系与居民受教育程度、入住小区时间长度及有无互助经历等因素相关。对社区形成起到更直接作用的是居民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互动,这种互动基于实体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提供的平台,以及通过固化居民间的联系而萌生社区文化。回龙观居民在脱离原居住地社会关系网络背景下,通过邻里关系在郊区大型居住区构建了新的社会关系,改善了郊区社会空间的破碎化状况,促使社会空间再生。  相似文献   
49.
冯健  赵楠 《地理学报》2016,71(10):1815-1832
采用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北京作为实证研究地区,探讨后现代地理语境下同性恋社会空间与社交网络的发展特点。北京同性恋场所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场所影响参与者的行为和心理,而人也对场所产生反作用,群体活动使物理空间具备性别特征,并转变为充满主观感觉的“地方”。同性恋社交网络表现出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和不稳定性特点,并与同性恋者的“日常生活”空间相脱离。社交空间的破碎化、参与者的不稳定性和政府管制的影响都促成了同性恋社交网络的不稳定性。后现代地理中打破语言中心主义、提倡多元化和权力关系反转等原理可用来诠释同性恋的社交空间,另外,同性恋空间的研究从亚文化或少数群体文化的层面诠释了社会—空间辩证法。本文还对西方文献中“同性恋聚居区”和“同性恋的城市本质”论断进行了中国的回应。  相似文献   
50.
基于家庭生命历程的北京郊区居民行为空间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柴宏博  冯健 《地理科学进展》2016,35(12):1506-1516
郊区居民行为空间研究是解读郊区空间的重要方面之一,当前的研究多基于汇总的个体数据,从家庭层面出发的微观研究较少。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居住在北京五环至六环之间的3个不同类型的家庭开展实证研究,旨在通过以家庭为单元的行为空间研究,丰富对郊区居民行为空间的理解。研究发现:家庭的生命历程与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辩证关系。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生命事件,包括迁居、就业选择、家庭结构变化、家内成员的社会角色变化等,会通过改变地理背景、移动性和家庭内部的责任分工,影响每一个成员的惯常活动模式。家庭内部的资源分配和时间安排形成了家庭成员一段时间内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但当部分因素改变时,家庭也会通过一定的协调机制来响应家庭成员所遇到的制约,以便家庭成员能够更好的完成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