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69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17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51.
堵海燕  申维 《江苏地质》2015,39(4):609-616
从下列研究方向探讨了数学地球科学的新进展,即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多点地质统计学,数据同化方法,数据挖掘和展示,时间序列分析,基于不规则数据集方法,数值分析方法与新算法)、非线性科学(多重分形模型,自组织临界理论,混沌理论,系统固有的复杂性,非线性随机过程的动态建模)、遥感(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最先进雷达遥感,新的星载和地基微波技术,与遥感相结合的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建模)、建模(新的数学变形模型与方法,地下蓄水层的流动与运送的预测模型,新油气发现模型,石油采收数学模型,空间与时间建模)、资源环境定量评价(复杂储存环境的地震特性综合反演,油井与储藏动态数据的实时同化处理,不确定性评估储藏动态新方法,资源评价和风险分析的新模式,环境地球化学,定量环境地质学)等  相似文献   
352.
松嫩流域湿地景观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75、2000、2007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应用RS与GIS技术,运用动态度模型景观梯度和景观格局指数,对松嫩流域湿地景观信息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松嫩流域湿地总面积从25 574.94km2(1975年)减少到18 152.58km2(2000年)后增加到25 761.01km2(2007年),动态度由-1.21%增加到了5.99%。天然湿地景观梯度(DI)总体呈收缩的趋势,人工湿地反之,梯度最高值由37持续增加到了69,50DI≤70的高值分布区从无到有,在2007年共有高值区5处。湿地的香农多样性指数增加了0.210 3,景观多样性增加,斑块破碎程度加剧;香农均匀性指数增加了0.097 2,聚集度指数减少了8.005 1,湿地景观在空间配置上趋于零碎和分散,连接程度减少。人工湿地的斑块密度大幅增加,面积加权的平均斑块分形指数略大,具有较高的不规则程度。  相似文献   
353.
首先使用滑动平均的方法,对近58年影响我国的台风频数、强度和年极值强度进行趋势分析,又使用Spearman非参数趋势检验法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分形理论的R/S方法对未来的台风频数、强度和年极值强度进行了趋势预测。分析表明,未来影响我国的台风频数、强度、年极值强度都是呈增加趋势的;而且年台风频数和台风强度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54.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水下采油树的特点及其优缺点,提出水下采油树设计时所需的主要参数。采油树的类型应根据不同的油田开发模式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再制定水下采油树的整体设计方案。综合考虑水深、油藏的特性、井口装置的型式和采油作业的方式等方面的因素,在保证水下采油树强度、稳定性的条件下,进行具体的结构设计、流动保障设计、热绝缘设计、防腐设计和密封设计。同时,为确保水下采油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特别考虑水下采油树的材料问题,并进行可靠性分析和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355.
王轩  冯涛 《地质论评》2019,65(Z1):281-282
正河北省武安市是邯邢式铁矿的主产区,铁矿主要富存于基性-中性杂岩体侵入体中,岩体构造和岩性复杂(苏尚国等,2017),如能准确地确定岩浆岩界面将对后期找矿指明具体方向。实际工作中如果能够采用物探加钻探的方法确定岩浆岩界面,将避免工作盲目性且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高密度电阻率法具有一次布极、自动跑极和数据采集效率高等  相似文献   
356.
为在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恢复治理中科学选择抗旱植物材料提供依据,本文以贵阳花溪区附近石漠化区为例,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研究了干旱和复水对石生反叶扭口藓(Barbula fallax Hedw. )叶绿素含量和荧光特性变化的影响,探讨了石漠化干旱环境与石生藓类光合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反叶扭口藓随干旱胁迫的增加,叶绿素含量总体呈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叶绿素荧光参数Fo、qN上升,Fm、Fv/Fm、Yield、ETR、qP都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下降;在胁迫时间较短复水后(24 h)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m、Yield、qP、qN)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超过24 h造成胁迫程度的加重则无法恢复到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357.
模拟酸雨条件下石灰土—碳酸盐岩体系的碳汇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揭示不同酸度降雨对石灰土—碳酸盐岩体系内岩溶碳汇效应的影响,以贵阳市花溪区历史降水量为参照,选取贵阳市青岩镇纯灰岩发育土壤与贵阳市花溪水库三叠纪大冶组纯灰岩为样本进行淋溶试验。测定了6个月时长内不同酸度降水﹑不同土壤深度下模拟石灰土—碳酸盐岩体系降水淋出液的HCO3-﹑DOC含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研究了模拟酸雨对石灰土-石灰岩体系碳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土壤深度10~50 cm匀质状态的样本中,随着土壤厚度的增加,淋出液中HCO3-含量逐渐增大﹑DOC含量逐渐减小﹑土壤呼吸速率逐渐增大,显示出土壤厚度对石灰土—碳酸盐岩体系的碳汇效应有着明显的影响;(2)在pH=3.5~6.8的范围内,降水酸度的增强可以抑制岩溶作用与有机碳的溶解,并降低岩溶碳汇效应;(3)在日降水量90~230 mm范围内,随着降水量的增大碳汇效应也会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358.
秦岭造山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碰撞造山带,来自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地质学的证据说明秦岭造山带中发生过拆沉作用,笔者主要讨论了北秦岭造山发生拆沉作用地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地质学证据,重点运用北秦岭地壳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经,并用拆沉作用解释商丹地区的一些特殊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359.
利用1988-2017年CCMP海表风速(Cross Calibrated,Multi-Platform Ocean Surface Wind Velocity)逐月数据、沿海气象站实测风速数据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CCMP海表风速数据在浙江省沿海区域的适用性、浙江省沿海海表风速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结果表明,利用CCMP海表风速数据与浙江省沿海典型气象站(嵊泗站、普陀站、大陈站、玉环站和洞头站)观测的海表风速进行对比发现,两套资料的风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两者风速值偏差较小;利用CCMP海表风速研究浙江沿海风速年际变化特征是合理可信的。CCMP风速距平场的EOF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模态的方差贡献率达90.9%,空间场呈一致变化型;第二模态的方差贡献率仅为6.09%,空间场呈偶极子变化型。根据第一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和空间场的分布来看,可将浙江沿海全海域风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1988-2017年浙江沿海CCMP年平均风速序列表明,2002年前后海表风速发生了一次由上升到下降的趋势转变;分析海陆温度变化发现,引起浙江沿海海表风速变化的可能原因是陆地温度上升过快。  相似文献   
360.
液态CO2人工引晶后云微物理和降水变化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飞机探测仪器观测到的云中粒子微观结构,结合卫星、雷达和常规天气资料,分析了人工增雨作业前后云的宏、微观物理结构和降水变化。结果表明,作业后影响区云中的冰晶浓度、雨滴直径比对比区有明显增加,云中过冷水减少;对比区降水回波强度和强回波区面积变化不大,而影响区最大回波强度增大,强回波区的面积扩大,降水增加。这与影响区云中降水粒子增多、直径增大是一致的,这些结果说明了液态CO2催化层状云的物理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