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岩浆混合花岗岩主要是指壳源酸性岩浆与幔源基性岩浆,经岩浆混合作用形成的复杂混合花岗岩类。两类岩浆混合及成岩过程中,有显著的元素迁移、成分交换和双扩散。被誉为地球化学指示剂、示踪剂的微量元素,是岩浆混合、成岩作用及岩浆演化这一过程的最好记录,因而其参数和有关图解可提供岩浆混合的成因判别信息。以西秦岭温泉岩浆混合花岗岩为例,介绍了微量元素岩浆混合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讨论了成岩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双扩散特征,得出了Sr-微量元素组合图解方法,极容易对岩浆混合花岗岩的成因进行区分和识别,这一方法为岩浆混合花岗岩的直观判别、图解化分类以及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信息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22.
岩浆混合花岗岩主要是指壳源酸性岩浆与幔源基性岩浆,经岩浆混合作用形成的复杂混合花岗岩类。两类岩浆混合及成岩过程中,有显著的元素迁移、成分交换和双扩散。被誉为地球化学指示剂、示踪剂的微量元素,是岩浆混合、成岩作用及岩浆演化这一过程的最好记录,因而其参数和有关图解可提供岩浆混合的成因判别信息。以西秦岭温泉岩浆混合花岗岩为例,介绍了微量元素岩浆混合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讨论了成岩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双扩散特征,得出了Sr-微量元素组合图解方法,极容易对岩浆混合花岗岩的成因进行区分和识别,这一方法为岩浆混合花岗岩的直观判别、图解化分类以及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信息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23.
南祁连党河南山北坡两个不同特征的金矿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入研究甘肃南祁连党河南山北坡金铜矿产的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笔者采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首次对区内黑刺沟和贾公台两个金矿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它们的成矿特征有很大差异:黑刺沟金矿床以富As,Sb的微细浸染蚀变岩型金矿化为主,其次为辉锑矿石英脉型金矿化;而贾公台金矿床则以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化和蚀变岩型金矿化为特征,As,Sb含量不高。研究认为黑刺沟金矿床与矿区石英正长闪长岩类有成因联系,贾公台金矿床与矿区斜长花岗岩有成因联系,不同的岩浆活动造成了金矿化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24.
植物的存在改变了河流水动力特性,造成独特的床面冲淤态势。利用实验室水槽模拟含淹没植物的河道,对床面形态和紊流统计特性参数进行测量,研究不同类型紊流作用下的床面冲淤特征以及床面起伏对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床面剪切紊流条件下,床面形态为马蹄坑-沙沟/沙脊与沙波复合分布,床面变形加剧了流速沿水深不均匀分布并促进水流动量交换;在自由剪切混合层紊流条件下,床面形态为植物根部马蹄形冲坑及其后方沙沟、沙脊交错分布,床面变形对流动的影响并不显著;“类二重紊流”条件下,床面形态同样表现为马蹄坑-沙沟/沙脊-沙波复合,床面变形促进植物层内部的水流动量交换、抑制紊动清扫,抑制植物层外部的动量交换、促进紊动喷射。  相似文献   
25.
面积测量设计中地块形状与界址点误差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面积设计误差与界址点误差的关系,推导了根据面积设计误差确定界址点误差的计算公式,得到了最适合设计时求解界址点误差的图形形状。  相似文献   
26.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鄂尔多斯盆地中北部已发现多个天然气田,为寻找新的勘探接替区域,从储集条件、烃源岩条件、封盖条件、圈闭类型、天然气运聚成藏过程和保存条件等方面入手,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古生界天然气的富集与成藏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探讨了其天然气勘探前景,指出了有利勘探目标,并提出了具体的勘探部署意见。结果表明:研究区紧邻上古生界生烃中心,发育优质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大,气源充足,具备形成大型天然气藏的物质基础;区内奥陶系马家沟组发育有蒸发潮坪相沉积,位于北部古潜台的向南延伸带上,是下古生界天然气的有利勘探目标;南部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是有利的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区;研究区古生界发育各种隐蔽性非构造型圈闭,天然气运聚成藏过程非常有利,封盖和保存条件也很好。因此,研究区古生界具有广阔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27.
南祁连盆地在经过多阶段油气勘探后虽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剖面测量和样品采集,以泥岩和碳酸盐岩的干酪根、饱和烃气相色谱、饱和烃质谱、主量、微量、稀土元素等分析技术为手段,综合评价二叠系海相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有机质类型和沉积环境。研究表明:二叠系处于缺氧环境、还原程度较高的高盐度沉积环境;泥岩有机质类型为Ⅱ2型,具单一有机质来源,有机质成熟度较高,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的木质部分,为区内较有利烃源岩;碳酸盐岩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Ⅱ2型为辅,具多种有机质来源,有机质成熟度中等,来源于具有陆源、水生二元性,是区内有利烃源岩;二叠系沉积物主要为长英质岩石,源岩来自上地壳并受到了一定富集作用的影响。刚察凹陷以潮湿环境下湿热程度较高、水体较深盐度较高的氧化环境为特征,而哈拉湖凹陷以干热环境下湿热程度较低、水体相对较浅盐度较低的氧化环境。本文为南祁连盆地下一步油气资源评价、勘探开发提供了翔实的参考价值和指导基础。  相似文献   
28.
西秦岭三叠纪沉积盆地演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在概要介绍了西秦岭三叠系的分布与建造特征、沉积环境、生物区系特征,三叠系的构造形变特征以及与相邻地质体的形变差异性的基础上,论述了该区在中三叠世短暂的地质发展演化过程中,由扬子型稳定浅海碳酸盐岩沉积快速演变为特提斯型深海巨厚复理石沉积的演化历史,讨论了特提斯型裂陷槽由裂开接受沉积—关闭结束沉积。快速关闭并褶皱形变这一完整演化过程中的构造特征,总结了三叠系的盆地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29.
党河南山黑刺沟地区与石英二长闪长岩有关的金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河南山黑刺沟金矿类型包括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和石英脉型金(锑)多金属矿化。两种矿化类型的矿石特征、元素组合及围岩蚀变的差异均较大。对矿区控矿因素的研究表明,成矿与石英二长闪长岩的侵入密切相关。岩浆活动既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又为成矿系统提供了成矿流体及热动力。围岩地层也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构造破碎带则为成矿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周口拗陷石炭二叠系分布、烃源岩特征、生烃史、生储盖组合类型、储集特征、油气输导体系及充注史、圈闭类型及其形成演化以及典型油气藏剖析等综合研究,评价了该区石炭一二叠系油气资源及其成藏条件。结果表明:煤是石炭一二叠系最主要的烃源岩,分布广,厚度大,类型好,生烃潜力高;印支期和喜山期是石炭一二叠系最主要的生烃期;石炭一二叠系油气存在自生自储、下生上储和古潜山3种生储盖组合类型,其中,下生上储型是最重要的生储盖组合类型;石炭一二叠系油气发育有砂岩输导层、不整合面输导层及断裂系统3种输导体系;石炭一二叠系油气主要有印支和喜山两期油气运聚及充注事件;区内发育多种复合构造圈闭、下古生界风化壳岩溶地貌圈闭及上古生界地层一岩性圈闭;喜山期晚期是区内石炭一二叠系最主要油气生成和运聚期,并且圈闭定型期与油气运聚期配置良好;南12井油藏是区内石炭一二叠系油气资源的重大发现。总之,该区石炭一二叠系油气资源潜力较大,成藏条件有利,有望获得油气勘探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