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104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397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黄河口海域悬沙光谱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57组含沙水体光谱反射曲线特征,定量描述悬浮水体光谱反射峰值处波长的“红移”现象。在此基础上得出黄河口区野外实测悬浮体含量与光谱反射率呈较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9,且在4个波段中,MSS7相关系数最低,MSS6最高。因而用分段回归或复相关模式来研究悬沙含量,效果较好。文中最后讨论了提高遥感信息-悬沙相关关系精度的方法,提出增加参与回归模型参数的设想,特别是增加悬沙粒度参数。  相似文献   
822.
测井数据小波变换在层序地层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柴达木盆地北缘某钻井中侏罗统的层序地层划分为例,对各种一维连续小波在地层划分中的效果进行尝试,发现采用db5小波用于层序划分较为理想。通过利用db5小波对自然伽马测井数据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将测井信号与深度的关系转换为与深度及尺度域的变化关系,以此识别出了层序界面。利用该小波变换进行的层序地层划分,与传统方法划分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23.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长江上游水资源时空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许继军  杨大文  刘志雨  雷志栋 《水文》2007,27(3):10-15,28
本文首先分析了长江流域内154个气象站降水量和26个干支流水文站流量在1950~2000年期间的变化趋势。为定量分析长江上游地区降水量时空变化对水资源量的影响,构建了基于物理机理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再现了天然河道条件下的水文过程。有别于传统的河道径流性水资源评价方法,本文尝试用径流深的空间变化来探讨水资源分布及演变态势。并以渠江罗渡溪水文站为个案,剖析了90年代秋季流量大幅减少的主要缘由。结果表明:受降水在时空分布上存在变异的影响,长江上游局部地区夏季径流深比率呈增加趋势,而秋季则相反;导致嘉陵江渠江水系秋季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降雨,其次才是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824.
为探索数字化观测资料的前兆异常特征,进一步认识其映震能力,使得数字化观测资料在今后的地震分析预报中得到充分的利用。收集2002年至2005年华北地区发生的M>5.0、张家口地区4.0级以上地震目录,对河北张家口、怀来台的形变数字化观测资料(水管倾斜仪、伸缩仪和体应变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多次中强以上地震前几小时至几天,各个观测项目均记录到固体潮畸变、高频脉冲、抖动、转折等异常形态,并对其映震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25.
垦71开发区块的主要产油层系为新近系的馆陶组河流相和古近系的东营组三角洲相地层,具有被断层复杂化的多油水系统。该区井网密集,储层厚度薄,横向关系复杂,储层与非储层速度差异小,后续开发方案调整所要求的精细储层描述难度较大。本文展示了以精细储层描述为目标的地震约束反演实例,利用多井地震、地质标定,结合三维构造解释成果,建立三维多断层精细约束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地震反演方法,进行了波阻抗、岩性等多种地层参数反演,较好地解决了该区薄互层储层精细描述问题,证实了精细储层反演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6.
对升平气田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岩石学与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形成和演化等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有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和沉火山岩,以流纹岩为主,少量英安岩、安山岩。火山岩气藏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洞)为主,其次为原生孔隙和裂缝。火山岩的演化过程可划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阶段以火山自身活动为主,主要形成气孔和火山角砾间孔为主的原生孔隙;后期阶段包括火山熔岩的冷凝作用与火山岩的后生成岩作用,是火山岩储集空间形成的主要时期。研究区风化剥蚀面、断层与裂缝是天然气成藏的主要运移通道,也是有利的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827.
近15年北京夏季城市热岛特征及其演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兴荣  胡非  舒文军 《气象》2006,32(8):42-46
根据北京地区20个地面气象观测台站1990-2004年7月的气温资料,分析了最近15年来北京夏季城市热岛的最新特征和变化趋势,也分析了城市热岛与气温,城郊地表温度差与地表温度,气温和地表温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夏季夜间出现了强热岛,郊区城市也出现了热岛现象,但白天城市热岛相对夜间不明显。夜间城市热岛强度呈逐年增强趋势,但白天这种趋势不明显。夜间城市热岛与气温呈正相关,气温高的年份,城市热岛强度相对也大;夜间城郊地表温差与地表温度呈正相关,地表温度越高,城郊地表温差越大;夜间,气温与地表温度呈正相关,气温越高,地表温度也高。白天,这些相关相对夜间来说不那么明显。研究成果对北京城市发展规划和高温灾害的防治有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28.
防雷接地工程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防雷接地因素的分析,利用公式计算和维度分析法,提出了防雷接地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29.
文安地震现场观测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文安地震现场观测工作,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震现场观测,所以本文总结了现场监测工作的成功与不足,提出了改进地震应急观测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830.
分析了防雷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和形式,论述了等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系统在雷电防护中的应用以及等电位连接的优选材料及连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