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8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石灰岩洞穴往往为古人类提供了居住条件。在我国北方和南方许多石灰岩溶洞内,不仅发现大量的哺乳类化石,并且有些成为重要的文化遗址,如著名的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洞穴的北京猿人遗址等。在地层上,一些洞穴在山区可以成为易存第四纪堆积物的场所,厚度可以达到数十米;甚至数米厚的堆积层中也能记录着第四纪古环境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22.
南京汤山葫芦洞是著名的南京直立人化石发现地,洞穴碎屑堆积与演化研究是该地点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洞穴4个剖面碎屑堆积氧化物和植硅体化石记录,结合洞穴堆积物特征厘清了各剖面间地层对比关系;借助地质雷达等物探技术反演了洞穴东部埋藏堆积的空间结构和特征,进而结合年代学研究成果,将洞穴碎屑堆积自下而上划分为7层,建立了洞穴碎屑堆积剖面与埋藏碎屑堆积间的对比框架。受气候环境演变、洞穴内部动力系统变化以及侵蚀基准面局部调整的影响,洞穴侵蚀堆积的发育可分为洞穴北侧堆积、东部堆积、南裂隙堆积、中部锥状体堆积和西部堆积5个阶段。洞穴演化过程时空上的显著迁移特征及洞穴宜居性差,暗示葫芦洞并非是早期直立人的居住地。  相似文献   
23.
2.5 Ma以来柴达木盆地的气候干湿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气候在波动中向干旱方向发展。原因是青藏高原的隆升阻挡了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的水汽。然而,来自柴达木盆地新的证据表明,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气候演变的总体趋势是冰期越来越干燥,间冰期干燥程度却存在减弱的趋势。并且这种变化是呈阶段性的。最明显的阶段划分应在0.8-0.6Ma前后。这种现象可以用青藏高原的隆升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青藏高原的隆升,不仅通过增强冬季亚洲高压(西伯利亚高压)使冬季风增强,使东亚季风区冰期气候更加干燥寒冷,而且还可以通过增强夏季亚洲低压(印度低压),使夏季风增强、间冰期气候更加温暖湿润,从而使得中国季风区冰期-间冰期的气候变差增大。可是,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缘,我国西北内陆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弱,间冰期或者湿润期湿润程度的增大如何与高原隆升和季风系统的调整相联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4.
应用自然伽玛测井(GR)曲线反演古气候和古环境的方法在国际上逐渐得到重视并取得了进展,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应用其反演2.85Ma B.P来的古气候变化也取得了成功。本文以柴达木盆地侏罗系冷科1井和雨33井自然伽玛曲线并结合孢粉等地质资料进行了古气候与沉积环境分析,证明GR曲线是有价值的古气候研究参数。GR值的大小及古气候的干湿变化和沉积水体的深浅变化均有内在联系,GR曲线振幅与频率的变化快慢反映出沉积环境动荡与稳定的相对特征,据此对两口井的沉积环境演变作了具体分析。结合古气候与沉积环境综合分析,GR曲线的异常波动还具有特殊的指相意义。GR值增大-古气候加湿-沉积水体加深的同步表现特征是一般性规律,构造-古地理背景的变动可改变这一对应关系,因而提供了研究古地理演变的信息,进一步丰富了GR曲线研究的地质涵义。说明在侏罗纪古气候和古环境研究上,GR曲线是一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5.
关于元谋盆地的沉积特征与地层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谋盆地在断陷过程中连续地堆积有厚度约800m的地层.据沉积相分析,在岩石地层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段:约100m厚的坡洪积和湖沼相的沙沟组;603m厚的元谋组;104m厚的洪积相上那蚌组.按磁性地层测量及沉积物厚度估算,其平均沉积速率为41cm/ka.该盆地经历了上升和侵蚀,并发育了数级冲积、洪积扇的阶地沉积.  相似文献   
26.
应用自然伽玛测井曲线反演2.85 Ma B.P.来古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柴达木盆地东部3000 m以上钻孔的物理测井自然伽玛曲线, 对760 m连续岩芯多项古气候代用指标(孢粉统计、自生碳酸盐含量和氧同位素)作了分析, 在详细的沉积年代学计算基础上进行对比, 建立了2.85 Ma来盆地古气候的变化曲线. 将曲线划分为115个气候段, 并进行了轨道调谐, 可以同大西洋ODP659孔氧同位素气候曲线和中国黄土2.50 Ma来的黄土-古土壤气候旋回进行较好的对比.  相似文献   
27.
在我国西部广大的高山高原地区,有许多山峯高耸在雪线以上,终年白雪皑皑,发育多种类型的现代冰川。冰川规模长自数百米至数十公里,冰川面积,已调查的如祁连山有1,300方公里,天山(中国境内部分,下同)有4,800方公里,其他大部分山地(很多是大的  相似文献   
28.
南京直立人地点与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时代与环境辨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和南京直立人地点是我国重要的古人类化石地点。近年来,采用TIMS铀系测年等手段对这两个地点的年代重新进行了测定,将北京和南京直立人生存年代均前移了100ka以上。南京直立人的时代可能大于500ka,抑或580ka。北京直立人的时代介于距今400ka至650ka,抑或800ka。新的年代框架促进了两个地点地层与环境的研究。重点梳理两个地点的年代学、地层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分歧,并对测年方法与结果、古生物与地层分析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或多解性进行了讨论。尽管这两个地点在时代和环境研究方面仍存疑问,有些问题一时尚难澄清,但还是尝试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部分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9.
南京汤山地区的地貌与岩溶发育演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岩性和构造控制了南京汤山地区的地貌格局和碳酸盐岩山地岩溶地貌发育。研究表明,汤山地区岩溶演化具有长期性、多代性和继承性的特点,石炭纪中晚期及此前发育了第一期岩溶洞穴,三迭纪末至早侏罗纪是古岩溶最为发育的时期,晚第三纪以来进入了现代岩溶发育阶段。著名的南京直立人洞穴形成于晚第三纪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