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36篇
地球物理   127篇
地质学   6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合理估计汶川8.0级特大地震后中国大陆的地震形势,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陆特大地震后地震活动的统计分析,初步获得了对中国大陆特大地震调整作用的一些认识:①特大地震发生后1年内,除余震区外,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地震活动以应力调整为主线,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小;②调整作用主要发生在西部的青藏活动地块区;③青藏地块区特大地震对华北地块区的地震调整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42.
从《中国震例》中选取1976~1998年川滇地区发生的15次MS≥6地震作为震例,依据图形对比和统计的方法,分析了不同震级的地震前水位(流量)、温度及水氡异常变化的协调性特征,结果显示,无论是在时间演化方面还是在空间演化方面,这3个流体测项之间都具有协调性演化关系,震级不同,异常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并且7级以上地震的异常的协调性特征明显好于6.0~6.9级地震。  相似文献   
43.
将时空守恒元/解元(CE/SE)方法推广到二维孔隙介质多相流问题的数值计算中,采用人工压缩法耦合速度和压力,同时结合杂交粒子水平集方法捕捉物质界面.提出一套完整的二维欧拉型孔隙介质非稳态多相不可压缩黏性流动计算方案.通过对溃坝和液滴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和变形问题的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法的精度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孔隙介质两相流物理模型——双层流体顶盖驱动方腔流.  相似文献   
44.
随着新的观测技术和理论的快速发展,环境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分析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地下水动态信息中有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简单介绍了稳定同位素2H、18O以及放射性同位素3H、14C的特征与示踪技术,详细阐述前人应用环境同位素在地下水活动规律中所开展的研究,包括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地下热水的循环深度、水岩相互作用、地下水的年龄等,并重点分析了这种示踪技术在研究地下水对构造活动发生和对应力应变响应等方面的应用。积极推进环境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对地下流体地震前兆信息的评估、地震活动性强度的判定、流体在孕震过程中作用的探讨,以及井孔映震效能的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5.
井孔水温异常与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井孔水温观测是地热观测网中主要的地震前兆观测方法.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前云南地区出现了群体性水温异常变化,包括中期趋势异常、短期异常和短临异常,短临异常出现在震前2个月以内,多数表现为温度升高,异常变化幅度在0.005~0.25℃之间;短期异常多数为震前温度下降,变化幅度在0.01~0.04℃之间;中期趋势异常中,既有上升型异常,也有上升转折型异常,变化幅度在0.03~0.4℃之间.这种配套性前兆异常有利于震前异常的识别和地震预测意见的提出.  相似文献   
46.
安宁河断裂带土壤汞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磊  刘耀炜  包创  郭丽爽 《地震学报》2019,41(2):249-258
对安宁河断裂带地表破裂带土壤的总汞(THg)、总有机碳(TOC)和主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庙和紫马跨地表破裂带测线上,土壤THg与土壤气Hg含量的峰值位置较为一致,能够指示出断裂带释放Hg的通道位置。小庙、羊福山、野鸡洞和紫马跨地表破裂带土壤垂向剖面上THg与TOC的相关系数表明,TOC是影响土壤THg含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土壤THg与TOC,THg与化学蚀变指数(CIA)的相关系数以及THg含量的垂向分布模式,识别出安宁河断裂带土壤THg剖面的干扰来源、背景来源和断裂带脱气来源,为分析Hg的分布特征与构造活动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7.
小浪底水库诱发地震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小浪底库区的地质构造背景,论证了小浪底水库具有诱发地震的可能性(P= 0.499),得出最大诱发震级Ms为5.5级,洛阳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为6.5级。分析了库区周围的历史地震、1970年以来的微震活动和能量释放规律,认为未来2年内,小浪底库区诱发中强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介绍了水氡正常年动态曲线的确定方法,并提出用正常年动态曲线及五日标准差等评价水氡资料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49.
强震短期前兆异常特征物理分析和解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耀炜  牛安福  卢军 《地震》2004,24(4):57-65
总结了“十五”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强震短期前兆异常特征的物理分析和解释方面的研究成果, 并将主要进展归纳为4个方面, 即: 通过大量台网数据的扫描处理和震例研究, 分析了地电、 地形变、 地下流体强震短期前兆的典型特征; 提出了典型短期前兆特征依托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理论解释;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 探讨了短期地震活动性图像特征和强余震触发机理; 总结了大陆强地震的卫星热红外异常演化过程, 提出了活动断裂带内、 外温度和地表温度场提取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0.
川滇地区地下流体中短期前兆识别和区域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耀炜  施锦  潘树新  曹玲玲 《地震》2002,22(1):17-24
系统分析了川滇地区地下流体中短期异常特征,给出有效识别这些前兆的方法,并用R值评分进行了效能评价。应用“九五”攻关对地下流体前兆的信息特征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川滇地区前兆的信息在时间上的阶段性、加速性及空间分布上的群体性和配套性特征,对四川和云南地区前兆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了分析,进而给出适合川滇地区的三要素预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