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根据水泥深层搅拌法在广西软土地基处理的工程实践,对水泥深层搅拌法在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理论与方法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海岸带资源潜力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表明,21世纪将进入海洋世纪。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交互作用的地区,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在我国陆上资源、生存发展空间潜力愈来愈小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强化海岸带意识.大力开发海岸带丰富的资源,保护海岸带环境,增强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1.海岸带的界定及海岸带地域系统 海岸带是陆地系统和海洋系统的一个接合部,是一个敏感带、过渡带,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岸带是海洋与大陆两大不同属性的地貌单元相互连接的地带,又可称为海  相似文献   
13.
核电厂标准化设计方法是节省核电建设成本的重要手段,开展非岩基厂址地基标准化设计地基模型的研究对拓宽核电厂地基适用范围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国内外典型软质岩和硬土厂址动参数的调研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归纳动参数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归一化分析得到地基剪切波速剖面特征曲线,从而确定初步的标准化地基模型;进而,基于SuperFLUSH/2D Ver6.0软件开展初步标准地基模型的地震反应分析,以最大加速度随深度变化与加速度反应谱为考量指标探究动参数变化对于地震反应的影响程度及规律;最后,依据初步地基模型的剪切波速剖面的相似性及包络性,定义软质岩和硬土厂址条件下的核电厂标准化地基模型,并给出相应的动参数合理取值。该模型及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核电走出去”战略中主力堆型的核电厂标准化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郭迟辉  张茂省  王尧  刘永鹏  刘锋  冯立 《地质通报》2023,(10):1745-175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推进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加强对自然生态系统本身恢复能力的利用,突出水资源保护与优化配置,已成为黄河流域及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中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在分析陕西省榆林市生态特征与生态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运用现状调查、综合评判等方法识别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比如水土流失、矿山生态破坏、黄河沿岸生态系统脆弱、局部地区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明显等。针对性地提出“保持水土资源,恢复自然生态”理念、以保水为主线的基于自然(NbS)的生态修复方案,构建了“一廊两带三区多点”的生态修复格局,形成了4种基于水和NbS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模式,布置了16项生态修复工程。通过优化榆林地区生态修复理论与模式,增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发展基于自然的生态修复模式,提高了黄河中游生态安全格局,进而促进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为黄河中游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刘锋  毕树平  汤伟 《湖泊科学》2000,12(4):311-320
基于热力学平衡计算,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了与高岭石固相平衡的酸性天然地表水中铝的形态分布,讨论了影响铝莆态分布的各种因素,同三水铝石固相平衡相比,与高岭石固相平衡的酸性天然地表水中,铝的形态分布与溶解硅酸的浓度密度相关,聚合态铝浓度较低,总溶解铝浓度明湿减小约2个数量级,模型被用于实际水样的分析,所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最后用Monte Carlo模拟考察了由于平衡常数的选择而带来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刘锋  毕树平 《湖泊科学》2000,12(3):233-239
基于质量守恒以及电中性条件,采用化学平衡计算法,计算模拟研究了高岭石固相平衡的酸性天然地表水中铝的缓冲作用对pH值,酸中和容量ANC和缓冲强度β的影响,讨论了影响酸性地表水pH估算的各种因素,如溶解硅酸的浓度,溶解总无机碳的浓度,溶解总氟和总有机碳的浓度及温度等。模型被用于实际水样的分析,所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用MonteCarlo模拟考察了由于平衡常数的选择以及水化学参数测量误差而带来的不确  相似文献   
17.
宁夏红寺堡盆地萨拉乌苏组地层时代重新厘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沉积旋回划分为基础,采用光释光和碳十四测年技术手段,将宁夏红寺堡盆地上更新统地层时代进行了重新划分与厘定。研究结果将红寺堡盆地原定为萨拉乌苏组的湖相沉积解体为上下两套,下部湖相沉积即为传统意义上的萨拉乌苏组,上部湖相沉积结合区域地层对比结果将其重新划归为水洞沟组,总体上反映了晚更新世青藏高原东北缘发育的两期重要的古大湖事件。在深海大洋氧同位素曲线上这两期古大湖事件分别相当于MIS3与MIS5段,代表了区域上两期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也与该时期全球古气候环境的变迁基本一致。同时,在这两期古大湖发育期间,存在一期重要的构造隆升事件,表现为两套地层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域不整合接触,可能是青藏高原晚更新世强烈隆升的响应。因此,针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湖相沉积层开展系统的年代学研究,对其地层时代进行重新划分与厘定,对于研究晚更新世古大湖形成与演化、古气候变迁以及青藏高原的隆升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8.
伶仃洋河口泥沙絮凝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枫  欧素英  杨昊  刘锋 《海洋学报》2017,39(3):55-67
泥沙絮凝对河口细颗粒泥沙运动过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LISST-100激光粒度仪等仪器实测伶仃洋河口2013年洪季悬浮泥沙絮凝体现场粒径及水动力、泥沙条件,结合实验室悬沙粒径分析,研究大小潮期间伶仃洋河口泥沙絮凝特征,探讨紊动剪切强度、含沙量、盐度分层及波浪等因素对伶仃洋河口泥沙絮凝的影响。结果表明:伶仃洋河口水体中现场粒径平均值为148.53 μm,大于实验室悬沙分散粒径36.74 μm,河口絮凝现象明显;沉速与有效密度、粒径呈正相关,絮团平均有效密度为153.49 kg/m3,平均沉速达1.13 mm/s;小潮时絮团平均粒径大于大潮,垂向上表底层絮团粒径小、中层大,中底层絮团沉速大于表层。伶仃洋河口水动力、泥沙条件是影响其泥沙絮凝的重要因素,低剪切强度(小于5 s-1)、低含沙量(小于50 mg/L)及高体积浓度有利于细颗粒泥沙之间的相互碰撞,促进絮凝作用;当剪切强度与颗粒间碰撞强度高于絮团所能承受的强度时,絮团易破碎分解成小絮团或更细的泥沙颗粒;伶仃洋河口盐度层化引起的泥沙捕获现象增大中层泥沙体积浓度,有利于中层絮凝体的发育;观测期相对较大的波浪增强水体紊动,增大了水体细颗粒泥沙的碰撞几率,表层絮团粒径随波高峰值的出现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YDZ1孔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河三角洲五号桩附近YDZ1孔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粒度参数在垂向分布序列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运用粒级-标准偏差法得到YDZ1孔沉积物的环境敏感粒度粒级范围为2.75~3.75φ.根据粒度参数变化的规律性和环境敏感粒度组分平均粒径的垂向分布特征,结合沉积物样品分样描述和ASM14C测年数据,分析了末次盛冰期以来黄河三角洲地区沉积环境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利用卫星重力数据研究中国及邻域地壳厚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中国大陆及邻域地壳厚度为研究对象,采用GRACE提供的GX-OG-2-GCM模型数据计算自由空气重力异常,通过确定地核与地幔的质量,分离出由地壳部分产生的重力异常并经过布格改正得到布格重力异常,利用Park公式求出了中国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结果与以前地壳厚度资料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