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5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
人类活动影响下石家庄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石家庄市1991~1997年间的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查明了地下水环境的演化趋势。用绝对值关联分析和Q型因子分析等得出了地下水中具有代表性的水样。在此基础上,运用等维灰数递补技术预测了地下水总硬度的变化趋势。最后,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质量演化的影响,并提出缓解建议。  相似文献   
32.
中国典型地区岩溶水资源及其生态水文特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比较中国南北方岩溶水特性及其水资源。在中国南方主要岩溶地区,已知有3358条岩溶地下河系统,枯季流量有420×108m3/a,目前开发量只有8%~15%。而在中国北方岩溶地区主要形成平均流量在1~13m3/a、流域面积在几百至4000km2的近百个大的岩溶泉系统,其水资源开采量已达70%~80%。对一些典型中国岩溶生态水文特性,主要由6个方面,包括水环境、生态特性、母岩与土之间的特质、结构、生物—地质作用及孢粉等方面予以探讨。根据主要的生态条件和人工效应,对有关地质环境与石漠化予以评判。  相似文献   
33.
地球陆地岩石的风化过程要消耗大气或土壤中的CO2,成为大气CO2巨大的汇。以中国云南小江流域为例,研究了典型岩溶地区碳酸盐岩风化吸收CO2(碳汇)强度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12块土地及其利用变化的25个地下水监测点,分析了1982年、2003年这些监测点的600多组地下水化学监测数据。12块土地利用变化中,有4块为林地变耕地,3块未利用地变耕地,4块未利用地变林地,1块为林地变建设用地。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土地利用变化后,地下水化学成分变化极大;第二,将风化过程中吸收大气或土壤中CO2的那部分C(用HCO3-表示)与整个风化过程中参与风化的全部C的百分比,定义为碳酸盐岩化学风化对土壤或大气CO2吸收强度(简写为CIS,%),推出了计算式子为CIS(%)=100×[1-(Ca2++Mg2+)total waters)/HCO3-total waters]。估算了4种土地利用类型从1982年到2003年22年间CIS的变化值。结果是,(1)林地的CIS比未利用地高,前者为48.84%,后者47.66%;(2)未利用地转变为耕地后,CIS平均减少了7.85%;林地转变为耕地后,CIS平均减少了8.59%;林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后,CIS平均减少了1.66%,而未利用地转变为林地后,CIS平均增加了1.74%。(3)讨论了土地利用变化对CIS的影响机理,如未利用地或林地变为耕地后,(NH4)2PO4、CO(NH2)2、NH4NO3、(NH4)2SO4等氮肥的大量使用,硝化后产生的硝酸等干扰或抵消了碳酸对碳酸盐岩化学风化作用,导致了岩溶地下水中Ca2+,Mg2+离子的相对增多,HCO3-离子相对减少,促使CIS减小。  相似文献   
34.
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粘性土衬垫的截污容量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圾卫生填埋法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防渗垫层的铺,国内外对防治在垫层的要求是“防渗”,所设计的防渗垫层所用材料种类多、价格贵、铺设复杂、成本高。若把垫层铺设的指导思想改为“截污”,可充分利用对垃圾具有净化或隔能力的场地粘笥土地和低垫层铺设民本。“截污容量”是基于这种思想提出出来的、用一博征粘性土的截污能力的物理参量,其科学和实用意义、试验测试及计算方法将在本文得到探讨。  相似文献   
35.
石家庄冲积扇含有优质的地下水,是石家庄市区200多万人和工农业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但其地表堆埋了大量的城市垃圾,对地下水源构成严重的污染威胁.通过卫星遥感图像数据解译、现场取样测试等工作,对该地下水源地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垃圾堆放、填埋、分布状况及其对地下水的污染进行了评价,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6.
依据相关凋查和基础背景资料,文章对石家庄市地下水源地保护区的堆放垃圾及其污染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揭示山在此区域堆放垃圾已对地下水产生了明显污染。针对此污染,探讨性地提出了依据地质环境条件,将区内山前、滹沱河现代河床与河漫滩及古河漫滩、滹沱河河漫滩及占河漫滩以北、滹沱河河漫滩及古河漫滩以南等地带进行区别防治,并对已污染地区施以不同方法治理的对策与认识。从而为石家庄市的绿色生态和优美家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38.
低渗透性介质孔隙水渗流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以往对低渗透介质中的孔隙水的渗流规律研究存在的问题,利用微渗流-固结联合试验、三轴渗透固结试验、压汞试验等方法,对低渗透性介质-粘性土中的孔隙水的渗流规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对孔隙水运移规律的实质、极限水力梯度存在与否、达西定律的适用范围及在实际应用中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9.
如何铺设价廉物美的防渗层,又不需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达到环保效果好、成本低的目的,是填埋场防渗衬垫铺设所追求的,但由于科学理论及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个目的一直没有达到。通过添加营养菌液强化厌氧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在实验室用土柱进行模拟实验及天然的土柱淋滤净化对比实验,研究了粘性土垫层土中添加营养菌液后,厌氧微生物对垃圾污染物的净化能力的变化,得出了加入厌氧微生物菌液后,可显著地提高微生物在土中对垃圾污染物的净化能力的结论。这为开发价廉物美的垃圾场防渗衬垫打开了思路,为有污染问题的垃圾场提供了一种用微生物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城市地面沉降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第四届地面沉降国际讨论会及我国“八五”科技攻关成果表明,我国地面沉降研究及防治工作,由于引进系统思维方式、非线性科学的新理论与方法及计算机技术,融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进行综合研究,成果显著,目前已进入以数学模型预测为主的动态微量控沉阶段。这要求我们加深沉降机理研究。抽汲地下水形成的地面沉降研究的核心与难点是粘性土中孔隙水运移问题,它也是土体环境地质和外动力地质灾害研究的前缘热点,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