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2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e Atlas of Palaeogeography of China was published in 1955.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impor- ta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compilation and publishing of the atlas. Actually it was a direct outcome of the famous Main geological structural units of China written by Huang Jiqing in 1945. Confined by the status of ge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at stage, the atlas mainly presents the vari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old landmasses and oceans during different geological stages. The compilation was based on facies types, palaeontological species , and features of regional fauna assemblages . The basic scale of the atlas was 1:1 000 000. There are totally 20 maps, spanning from the Sinian to Triassic of the Mesozoic. The compila-tion was finished in more than three years. The outline of landmasses and oceans, main direction of trans-gression and regression, distribution of fossils, crustal deformation, mineral deposits, as well as volcanic and glacial activities are shown with various patterns and colors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浙江省常山县三里亭北九家坞的上震旦统剖面的碳酸盐系统采集的54个样品,作了碳、氧稳定同位素的分析。其中δ13C除4个外几乎全为正值,平均值2.16%,这与前人提到过的文德期以δ13C负迁移为特征的结论不符。离散变为9.0。最大负峰值出现在剖面近中部的磷块岩层中,可能与海流状况的剧变有关。δ18O除最末两个为小的正值外,几乎全为负值。  相似文献   
13.
地层学要素也就是地层学基础,包括地层学的原则、概念、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命名等内容。有的研究者也把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看成地层学的三要素。 有许多地质文献涉及地层学要素问题。新近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出版的《国际地层指南》是较全面系统阐述这方面内容的一个文件。我们认为,在现时提出一种世界范围的“指南”,为全世界地层研究规定某种类似“规范”性质的东西要求全世界统一采用,似乎  相似文献   
14.
长江峡东区震旦系新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鸿允  沙庆安 《地质科学》1963,4(4):177-187
为李四光教授所建立的长江峡东区的震旦系剖面,被看作南方各地同时期地层比较的标准。黄陵背斜东翼是所分各单位--“南沱砂岩”、“南沱冰碛层”、“陡山沱统”、“灯影灰岩”的典型地区,地层工作者来到峡区经常先察勘这里的剖面。考察过东翼剖面,可上溯一程去西翼或南翼探索其侧向变化。本文就笔者1961年冬,于西翼庙河-冀家湾区、东翼莲沱的沿江地带和南翼的秋千坪地区(见图1)所进行的一些观察及点滴认识,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山西的陆相三叠系石千峰群和二马营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鸿允  刘宪亭 《地球学报》1984,6(2):137-156
<正> 山西的三叠纪地层1882年李希霍芬(F.V.Richthofen)即有提及,当时通称煤系以上砂岩系;1907年维理士(B.Willis)再把煤系以上砂岩系改称为山西系。将三叠系单独提出,而又研究较为详细者,当自那琳(E.Norin)始。1922,年那琳首先把太原石千峰山、关头村一带,石盒子系以上的巧克力色、紫红色砂岩、泥灰岩层定名为石千峰系(实测厚度约400米)。它包括(1)银杏植物带,(2)石膏泥灰岩带及(3)砂岩带三部分,前两者划为二叠三叠纪,后者归属三叠纪。1924年那琳复谈到:银杏植物带与其下的大羽羊齿带均为温热气侯下沉积,与干燥气侯下的石千峰系堆积显然不同,依沉积环境和室内分析结果,将银杏植物带下移归入上石盒子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地理图研制发展的脉络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鸿允 《第四纪研究》1996,16(3):246-252
早期的中国古地理图,是在地球大陆固定概念的基础上着重于海陆分布、形态、变化特征的描绘。后来注意了全球构造的“活动论”与历史演化的“阶段论”相结合,开始了多种类型图件的表达,再后通过板块构造、古地磁学资料的更多积累,预期下一代的中国古地理图将呈现各地质时期的古地理单元恢复到原始位置进行描绘的前景。从第四纪大冰期冰川作用的深入研究,使其极大影响下的各种古地理事件及古地理单元的形成、分布和变化得到深入的了解和更合理的解释,可编制出该时期新一代更符合实际的中国古地理图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晚前寒武纪构造、古地理与沉积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鸿允 《地质科学》1991,(4):309-316
本文主要对中国自中元古代末晋宁造山运动(1100—880Ma)后震旦纪时期呈现的古构造格局及构造单元,并就各单元特别是扬子地台、东南地槽、及塔里木-华北地台范围的构造-古地理、沉积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进行讨论和概括。  相似文献   
18.
40Ar/39Ar快中子年龄新资料讨论震旦系底界年龄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对相当于晋宁运动岩浆活动产物的湖北峡东黄陵岩体和江西九岭岩体分别进行了40Ar/39Ar快中子定年。对采自宜昌莲沱地区的黑云母斜长花岗岩体和黄陵庙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体的样品测得两条年龄谱,HH-01黑云母的高温坪年龄为893.7±6.7Ma,HH-05角闪石坪年龄为886.4±4.6Ma。对采自江西宜丰黄岗口的九岭岩体中黑云母测得的高温坪年龄为937.1±6.4Ma。从上述三个年龄值,并综合以前测定的晋宁期侵入体的年龄值以及不整合面上覆盖层和基底最上部沉积层的一些年龄值认为,以900Ma作为震旦系底界年龄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9.
论板溪群的时代归属和层位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板溪群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