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239篇
海洋学   92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9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7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四川省GDP空间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模拟省级格网GDP问题,该文选取2000、2006以及2010年DMSP/OLS稳定夜间灯光数据、辐射定标夜间灯光数据和四川省第二、三产业社会经济GDP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对比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的方法,模拟出四川省GDP空间化密度图并分析与高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省级范围内,GDP与辐射定标灯光数据的相关性明显高于与稳定灯光数据的相关性,且前者的灯光指数CNLI与GDP相关性最高;运用3年的辐射定标灯光数据模拟得到四川省GDP密度图与GDP统计数据的拟合精度均达到0.99以上;2000—2010年四川省GDP呈现由成都市向四周不断扩张的趋势并随高程变化显著,四川省GDP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高程1 000m以下的成都平原及周边区域,西部高原和山地地区GDP值较低。  相似文献   
102.
目前只有顶点链码能够直接用于表达六边形网格边界。将典型的四边形网格链码推广应用于六边形网格,并提出了新的链码方法,其中,六方向Freeman链码(F6)对边界网格中心连线的6个绝对方向进行编码;左右二方向链码(left right 2-direction chain code,2LR)通过记录外轮廓前进的两个相对偏转方向实现对边界的表达;单调性标识链码(monotonicity identify chain code,MICC)通过区分码标识沿网格边界的单调性变化;边链码(edge chain code,ECC)则是将每个边界网格在外轮廓上的边数作为其码值。对4种方法的几何特性、表达效率与压缩性能进行了全面比较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这4种方法均能有效应用于六边形网格形状的边界表达,其中,ECC和F6的表达效率最高,平均码数约为1;2LR与ECC的压缩性能最好,与F6相比,压缩率可达67%。  相似文献   
103.
核形石灰岩作为微生物岩的一种重要类型,长期受到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核形石灰岩分类、沉积环境等的探讨再次成为沉积学研究的热点。通过野外观察描述与室内镜下分析相结合,对山东莱芜九龙山寒武纪张夏组产出的核形石灰岩进行系统研究。根据核形石灰岩的宏观特征、共生组分及其含量等特征,将该地区产出的含核形石的灰岩分为:生屑质核形石灰岩、含生屑核形石灰岩、含核形石生屑灰岩与含核形石鲕粒灰岩4类,同时对4种含核形石灰岩的沉积环境进行系统分析,主要为潮下低能带与潮下高能带,并简要分析了该地区核形石灰岩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4.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ossible causes for the precipitation of Guangdong during dragon-boat rain period(DBRP) in 2022 that is remarkably more than the climate state and reviews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of the prediction in2022. Features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are analyzed based on several observational datasets for nearly 60 years from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and the NCEP/NCAR Global Reanalysis Data. Results show that fluctuation of the 200-h Pa weste...  相似文献   
105.
西昆仑康西瓦构造活动强烈,火山活动频繁,在古元古代、长城纪和三叠纪均有不同规模的火山活动,火山岩分布范围广泛,岩石类型多样,基性、中性和酸性火山岩均有产出,局部分布少量火山碎屑岩。  相似文献   
106.
该文采用EC细网格2 m温度预报场及国家站实况资料,通过滑动平均法、双权重滑动平均法、多项式拟合法以及最佳系数法对EC细网格2 m温度在黔南州的预报进行订正分析,结果显示:4种方法订正后最高气温7 d平均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2.70%~17.84%,最低气温7 d平均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14%~2.86%。对于高温预报,最佳系数法订正效果最优,其次是多项式拟合法,对于最低气温,前3 d采用滑动平均法订正效果最明显,第4 d开始则采用最佳系数法订正,订正效果更明显。4种订正方法均在7-9月效果最明显。黔南州西部及中部地区多项式拟合法订正效果更好,州东南部地区最佳系数法与滑动平均法订正效果更好,但在120 h时效后滑动平均法的订正效果明显下降,州北部地区最佳系数法订正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南方灯影峡期(晓前寒武纪)是白云岩广泛发育的海洋碳酸盐沉积时期.在灯影组中部发育从海水直接沉积、沉淀的原生白云岩。目前仍保留其原始组构特征。从40个原生白云石(岩)中测得:泥晶白云石的δ^13C值为‰,δ^18O值为-1.17‰(n=6);藻白云岩的δ^13C值为3.52‰,δ^18O值为-1.86‰(n=5);海水纤状白云石胶结物δ^13C值为2.90‰,δ^18O值为-2.65‰(n=8);海水刃状白云石胶结构的δ^13C值为2.96‰,δ^180值为-2.41‰(n=8);泥晶纹层和海水纤状白云石胶结物的δ^13C值为2.79‰,δ^18O值为-3.13‰。40个岩样的δ^13C平均值为3.25‰±0.44‰,δ^18O平均值为-2.12‰±0.98‰(均以PDB标准)。对于灯影峡期海相白云岩的原始δ^13C和δ^18O值,不采用所有样品的平均值.而是采用原生白云石沉积物与海水白云石胶结物δ^13C值和δ^18O值两个图示分布区重叠部分的最重同位素值,即δ^13C值为4.43‰(PDB标准),δ^18O值为-0.62‰(PDB标准),将其作为灯影峡期海洋碳酸盐岩的原始同位素组成。对海水原生白云石胶结物包裹体盐度进行了测定,海水δ^18O计算值为2.90‰(SMOW标准),用原始δ^18O值计算的厚生白云石形成时的海水温度为408℃。这说明中国南方灯影峡期的海洋为走热的较高的海水温度环境。  相似文献   
108.
为比较大型藻抑制赤潮藻的能力,研究了孔石莼、羊栖菜、长浒苔、马尾藻、蜈蚣藻和裙带菜的干粉末海水浸提液对中肋骨条藻的化感抑制作用并从长浒苔中分离出具有强抑制作用的组分。分析6种大型藻浸提液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抑制率(Inhibitory rate,IR%)和120 h的半效应浓度(Effect concentration,EC50,120 h)发现,孔石莼、羊栖菜、长浒苔、马尾藻和蜈蚣藻的浸提液在浓度达到2.4 g/L时可在实验周期内使中肋骨条藻全部致死,抑制率达到100%,全部致死所需时间分别为96、120、96、144和144 h,当浓度达到4.8 g/L时,6种大型藻均可全部杀死中肋骨条藻,6种大型藻对中肋骨条藻的EC50,120 h分别为1.0、1.0、1.1、1.4、1.5和4.7 g/L。从长浒苔浸提液中分离的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具有强抑藻效果,受试条件下,其EC50值为0.08 mg/L。乙酸乙酯相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组分至少包含14种物质,其中9-十八炔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是含量最大的2种物质,各物质的抑藻活性尚需进一步研究。长浒苔具有很强的抑藻效果,具有应用于赤潮藻控制的潜力,研究结果为分离鉴定抑制中肋骨条藻的化感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氧离子83.4 nm辐射是由氧离子辐射跃迁产生的,是电离层极紫外日辉辐射中辐射强度较高的信号之一.从空间对其进行成像为高层大气状态的监测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方法.为了准确的描述辐射强度的分布情况,本文在MSISE-00大气模型下,用AURIC计算氧离子83.4 nm辐射的初始体辐射率、电离层氮气分子、氧气分子以及氧原子的密度分布,接着,用Chapman函数生成氧离子密度分布,计算共振散射作用下的体辐射率.然后,给出在不同的初始辐射率情况下,沿天底方向观测的辐射强度对比.最后,与Anderson的计算结果作了两组对比,指出由电子碰撞产生的初始体辐射率占比提高16%,总的辐射强度会提高30%.本文的工作为低热层大气氧离子密度和光电子通量的探测提供支持,这对电离层电子密度反演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0.
陈波  温增平 《地震工程学报》2018,40(6):1295-1305
确定地震动输入样本容量是开展结构动力地震反应分析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外关于地震动输入样本容量的讨论往往忽略或尚难以定量考虑结构地震反应估计的可靠度水平。以一实际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首先分析在大样本地震动作用下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的统计特征,研究估计结构地震反应时取样本最大值和平均值的差异,然后借助于假设检验分析结构地震反应的概率分布模型,给出基于一致可靠度的地震动样本容量确定方法,并对比分析单周期点、多周期点、谱值匹配调整地震动及人工合成地震动对样本容量需求的影响,为保证在小样本地震动输入下结构地震反应估计值满足给定可靠度和容许误差提供分析方法和判断依据。本文方法适应于定量确定不同结构类型和不同地震强度水平下的地震动样本容量需求,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及设计规范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