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196篇
海洋学   14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 进行了不同饲料脂肪水平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蟹生长及体组成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低饲料脂肪水平(1.8%)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低, 饲料脂肪水平为4.2%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不同饲料处理对三疣梭子蟹蟹体的水分、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 饲料脂肪水平为9.01%组蟹体的脂肪含量最高, 饲料脂肪水平为1.8%组的蟹体脂肪含量最低。饲料处理显著影响各处理组的性腺指数, 饲料脂肪水平为13.76%组的性腺指数最低。而不同饲料处理对各组的肝胰腺指数、壳宽、壳长和壳高无显著影响。本实验结果显示, 4.2%—13.76%的饲料脂肪水平能满足三疣梭子蟹正常生长和发育所需。  相似文献   
662.
连续造斜绳索取心钻具造斜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钻杆抗弯强度的限制,确定连续造斜绳索取心钻具的造斜能力在0.2°-0.5°/m。为满足绳索取心的要求,设计造斜机构采用偏心轴承结构。分别利用几何分析法与极限曲率法对造斜结构的造斜能力进行理论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造斜机构能够达到设计造斜能力,用纵横弯曲梁法的计算造斜率与实钻造斜率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663.
千亚彬 《地下水》2010,32(5):138-139
榆林市矿产资源丰富,但区域的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瘠贫,特别是输水水源工程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加快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步伐,拟建王圪堵水库输水工程。王圪堵水库输水工程输水线路包括沙漠线路三条,河滩线路一条共四条线路方案。三条沙漠线路的优点为地下水位较低,施工方便,永久和临时征地容易解决等。河滩线路则具有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等优点。经综合比较分析推荐河滩线路,并从各线路工程特点、地质条件,线路投资、运行费用等角度凸显河滩线路的优势。  相似文献   
664.
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运用实地调研获得的第一手数据,构建由核心网络-支持网络-环境网络构成的创新网络结构模型,提出网络演化的分析框架,并对广州新塘牛仔服装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演化过程、特征及动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新塘牛仔服装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经历了萌芽(1980—1990年)、结网(1990—2000年)、成长(2000—2012年)和发展(2012—2018年)4个阶段。在萌芽期,企业间的生产和创新联系开始出现,集群创新网络初步建立;在结网期,大批量企业衍生加深了企业间的非正式联系,创新核心网络稳固发展;在成长期,政策及规划定位的调整重塑产业发展策略,创新联系增强,创新网络规模扩大;在发展期,政府与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合作加强,龙头企业在牛仔服装生产上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创新突显,创新网络规模稳定。2)不同子网络在推动整体网络演化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在萌芽期,创新环境子网络直接诱发创新网络的形成;在结网期,创新环境网络与创新核心网络共同推动创新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在成长期,创新支持网络是加速创新网络成长的主要因素。在发展期,创新环境网络再次成为创新网络演化中的关键。3)从演化动力上看,内生和外生动力共同推动集群创新网络的发展。集群外向型的经济特征使得初期网络由全球力量主导,在本地形成规模后向国内扩张。核心网络、支持网络、环境网络作为集群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之间互为因果、互相作用,共同推进整体网络的演化。  相似文献   
665.
青海湖裸鲤是中国重要的内陆珍稀鱼种,在青海湖湖泊生态系统中起着核心作用。繁殖环境是鱼类种群延续的关键因素,能获取青海湖裸鲤的繁殖环境参数和明确最佳产卵场,对于保护和扩大其渔业资源量也非常重要。本文尝试利用耳石的微区原位氧同位素组成分析青海湖裸鲤的繁殖特征,利用SHRIMPⅡ离子探针测定5尾青海湖裸鲤耳石微区原位δ18O组成,沿着最长生长轴到边缘打点,束斑直径大约25μm,束斑深度约2~3μm。分析结果表明,裸鲤耳石的δ18O值变动范围分别是-4.88‰~3.46‰、-0.28‰~3.91‰、-1.43‰~2.94‰、-1.81‰~3.35‰,并且耳石间歇带的δ18O值高于成长带。耳石间歇带是裸鲤在湖水中形成,而成长带是在河水中形成,上述结果与青海湖湖水的δ18O值显著高于河水的δ18O值一致,因此记录了裸鲤的洄游行为。核心区域差异性的δ18O值则反映了裸鲤的产卵地和水温状况,表明有的裸鲤在水温较低的河口产卵孵化,有的在水温较高的河流上游产卵孵化。与其他样品不同的是,其中1尾裸鲤耳石的δ18O变动范围是-9.36‰~-5.21‰,表明该裸鲤固定在河流里生长繁殖,不发生洄游行为。这一发现为...  相似文献   
666.
石家金矿床位于胶东金矿集区的蓬莱–栖霞金矿带北段,矿区广泛出露的早白垩世镁铁质–长英质脉岩与金矿体空间关系密切。脉岩岩石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煌斑岩、辉绿岩和花岗斑岩。各类脉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煌斑岩与辉绿岩具有低Si、低Fe和高Mg的特征,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Ba、Sr、Pb),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Zr、Hf、Ti),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与岛弧火山岩类似。花岗斑岩具有高Si、高K、高Al的特点,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Th、U、Rb、Ba、Pb),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Ti、Zr、Hf),属高钾钙碱性系列过铝质岩石,是在软流圈上涌、幔源岩浆底侵背景下由杂砂岩部分熔融所形成的。虽然有学者认为这些脉岩可以作为有效的找矿标志,但年代学研究显示脉岩与金矿化无直接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667.
广西钦州湾是中国南方重要河口型海湾,近期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钦州湾水动力过程发生变化,对港口航运和岸线稳定性产生影响。文章基于1985年和2020年两期岸线和水下地形数据,采用水动力–沉积动力耦合的数值模型系统模拟了近35年工程建设和海岸围垦对钦州湾水动力和未来水下地形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填海工程略微增加了龙门水道和外湾地区的潮汐场流速,有利于优化流路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时,围垦改变了潮汐不对称性分布,变化较大区域发生在茅尾海北部、龙门水道、外湾中部和三墩公路周边,对滩潮格局发育和局部冲淤态势产生影响;钦州湾中部龙门水道侵蚀略微增加,但变化范围更为集中,外湾地区变化幅度略微减少,变化趋势向东西两侧水道集中。总体而言,围垦工程导致钦州湾水下地形变化趋于稳定。钦州湾围垦工程对动力地貌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对维持港口航运和海岸带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68.
669.
黄土高原红粘土的风成成因已得到一致的认可,目前发现最早的红粘土出现在渐新世末中新世初,表明古近纪末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化环境就已形成。黄土高原红粘土的粒度特征显示自北而南平均粒径逐渐减小,表明了初始的季风系统已经建立,冬季风对风尘物质的传输具有重要作用。红粘土的粒度分布曲线显示其有两个组分组成,其中粗粒(>20μm)代表了近地面风(冬季风)传输部分,而细粒(<5μm)代表了高空西风传输部分,粒度组成特征很好地记录了大气环流的发展变化。自渐新世末,六盘山以西的红粘土显示在21.3~20.2 Ma、16.0~13.3 Ma和8.7~6.9 Ma三个时期平均粒径增大,沉积速率升高,其可能与全球变冷和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有关,其中8.7~6.9 Ma主要受全球变冷控制。而六盘山以东的红粘土剖面,粒度变化特征显示在7.6~6.2 Ma,或至5.4 Ma粒径都较粗,表明冬季风较强;之后至3.6 Ma平均粒径较细,沉积速率较低,指示了冬季风发育较弱,为气候环境较好的阶段;从3.6~2.6 Ma,大多数剖面都显示平均粒径增大,沉积速率增加,冬夏季风同时增强,进入向第四纪冰期过渡的阶段。北极冰...  相似文献   
670.
古河道是陆架出现最多的限制性灾害地质因素,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并挖掘隐藏其中的地质信息,能为海洋工程建设与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并有助于复原沉积作用的发育历史。从单道地震剖面识别古河道并对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后发现,海南岛西南海域沉积层中至少有3期埋藏古河道分布,其中30~80 m水深最为发育,推测分别发育于MIS2、MIS4及MIS5;古河流整体上沉积动力条件较弱,古河道空间分布总体上受海南岛岸线空间分布控制,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海南岛陆域,部分沉积物可能来源于古红河流域;即便受到海平面升降的影响,水系空间分布格局在时间上仍然具有较强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