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物性分析、高压压汞等分析化验资料,对白豹地区长81储层成岩作用和成岩相进行了
分析研究。白豹地区长81储层砂岩经历了早成岩阶段A、B期和中成岩阶段A、B期的成岩演化过程,主要发育机械压实、胶结、溶
蚀及交代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孔隙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分别造成了18.6%和13.3%的原生孔隙度损失,溶蚀
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在一定程度改善了储层物性。研究区发育了5种不同成因类型的成岩相带,绿泥石膜胶结粒间孔相物性、含
油性最好,为研究区最有利的成岩相带;水云母胶结粒间孔相为次有利成岩相带;长石溶蚀相也为研究区比较有利的成岩相带;压
实压溶致密相和碳酸盐胶结致密相不利于储层发育。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卫星数据地面站(PES)出现故障的为数极少的个例。提出发判断故障的途径。解决故障的办法是查阅PES5000的相关资料,遵循先简后繁、由表及时、由外及内的排除故障原则。  相似文献   
13.
横跨西昆仑-塔里木接触带的爆炸地震探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横跨西昆仑与塔里木接触带的爆炸地震宽角反射剖面,揭示了青藏高原北缘陆-陆碰撞带的深部地壳结构.剖面图显示,塔里木盆地的结晶基底与Moho面产状一致,整个地壳似厚板状向南倾,倾角 5℃-7℃,在塔里木南部 150 km的距离上, Moho面 深度由 40 km增加到 57 km.展现了一幅塔里木向西昆仑山下俯冲的几何图像.西昆仑 北坡的地壳结构具有明显的受挤压缩短的特征:基底抬升,界面北倾,Moho面突然抬 起并变平,下地壳厚达 20 km.  相似文献   
14.
深地震测深数据子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Microsoft Access97数据库开发工具和支持ActiveX,OLE与自动化对象的通用语言VBA开发的以查询,调用,处理和共享为目的的深地震测深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基于国土资源部国际合格与科技司下发的深地震测深专业方法数据入库技术规定,收集,抢救了原地质矿产部“九五”以前完成的14条宽带深地震测深剖面的原始记录和文字资料,通过编辑,整理,统一地震道集记录存取格式与入库,建立了原始数字地震道集记录,成果目录与图形数据管理,维护与预处理平台,实现了让深地震测深数据活起来,达到能再次开发利用的科研目标。  相似文献   
15.
横过西昆仑-塔里木结合地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首次揭露出新疆地学断面南部山盆结合部位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精细结构,发现了塔里木岩石圈下部南倾,西昆仑山岩石圈下部北倾的强反射特征,它们相向倾斜,相互交织,构成了塔里木岩石圈挤入到西昆仑北带之下,与青藏高原西北缘岩石圈相碰撞的地震证据。深地震反射剖面还揭示出西昆仑山与塔里木盆地在岩石圈尺度呈“V”型的盆山耦合关系,这种“V”型的耦合关系代表了陆内陆-陆碰撞变形过程的一种样式。  相似文献   
16.
卢德源  王香泾 《地球学报》1990,11(2):227-237
通过对沱沱河—格尔木地区地震测深资料的重新解释,给出了该区地壳的二维速度分布剖面及Q值分布。上地壳横向速度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区性。该分区范围大体与“亚东—格尔木项目”中所划分出的地体相一致。地震资料为本区划分地体提供了佐证。本文讨论了地体的拼合、碰撞的深部作用过程。认为上地壳的逆冲、叠覆,中、下地壳的挤压增厚,以及岩浆的贯入,壳幔物质的混合导致了青藏高原的隆升。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电法的双环入渗过程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电阻率成像法对双环入渗过程进行二维监测研究。通过在双环(内环直径25 cm,外环直径50 cm)内外以十字交叉的形式布置48个电极,获取了双环入渗过程二维剖面的视电阻率值。分析入渗过程不同深度测点视电阻率变化,得出分层饱和的时间。视电阻率成像监测双环入渗获取了水流入渗的近似形状,尤其是外环的侧向渗流,表明双环入渗促进内环的近垂向入渗。  相似文献   
18.
移动式平台稳性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移动式平台由于要计算其不同倾斜方向的稳性,工作量比常规船舶大得多。上海交通大学编制了移动式平台稳性计算程序系统。本文对其中的稳性横截曲线、风倾力臂横截曲线、静水力曲线和浮态的计算方法作简单的叙述,并给出了实例的计算结果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初步查明了矿区岩石矿石之间的亲缘关系及金银等元素的矿化特点,利用土壤离子电导率、碘原生晕及黄铁矿热电动势等测量方法探讨了矿区的剥蚀程度及深部成矿预测,认为该矿区剥蚀程度高.深部成矿性小。  相似文献   
20.
FZ-110J型避雷器体系抗震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计算单柱式电气设备的动力特性和抗震能力,我们编制了SACT-86计算机程序。利用SACT-86程序计算了在不同的连接型式、支架高度、场地条件下FZ-110J型避雷器的自振特性和抗震性能,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此外,还研究了随着阻尼器/刚度的变化避雷器动力响应的差别,综合评价了QS78-194型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和FZ-110J型避雷器的抗震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