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246篇
测绘学   231篇
大气科学   206篇
地球物理   191篇
地质学   580篇
海洋学   196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99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5篇
  1959年   3篇
  1938年   6篇
  1936年   12篇
  193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本文提出了波向斜向行近斜坡建筑物时,斜坡护面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2.
鱼类性成熟的研究对种群数量的预测和控制具有重大意义,因而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带鱼Trichiurus haumela(Forsk(?)l)是我国主要经济鱼类,产量居全国首位。当前对这种鱼类资源如何进行科学的利用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但对其某些主要生物学特性,至今仍了解得很少。本文仅就其种群数量问题中的主要环节之一,性成熟特性与补充速度进行了研究,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宁波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Ⅱ.数量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宁波海岛潮间带的生物数量组成与分布规律。岩礁潮间带平均生物量高于沙质潮间带高于泥沙质潮间带,而密度为岩礁潮间带高于泥沙质潮间带高于沙质潮间带。主要生物类群有甲壳动物,藻类及软体动物。岩礁潮间带生物量从近岸向外海增加。泥沙质潮间带的生物量和密度从北至南增加。  相似文献   
14.
凡纳滨对虾咸淡水养殖系统内细菌群落组成的PCR-DGGE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PCR(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DGGE(denaturing grad 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及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 ei咸淡水养殖系统内各种环境的细菌群落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传统的微生物培养计数表明,从海湾水、养殖池水到对虾粪样,细菌和弧菌的数量表现出依次增加的趋势,粪样及肠壁中弧菌的数量高出外界水环境1—4个数量级。相对于外界水环境,粪样中有很高的芽孢杆菌孢子含量,但是肠壁定植细菌中不存在芽孢杆菌(孢子)。PCR-DGGE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海湾沿岸、养殖池、对虾粪便到对虾肠壁,细菌群落的多样性由高到低,无论是在哪种环境,群落的优势种都十分明显,且只有2—4种。来自同一环境各样品间的细菌群落组成非常相似,来自不同环境的样品,其细菌群落组成差别较大。聚类图上各簇的排列顺序反映了样品在取样空间分布上的毗邻次序和它们的相似程度。  相似文献   
15.
斑节对虾 弧菌病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患有典型弧菌病症状的养殖斑节对虾进行了病理学研究,取病虾血淋巴制作血涂片,并取鳃、肝胰腺、肌肉等组织作组织病理和超微病理观察,同时取肌注感染后的患病对虾测定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果显示,患病对虾的血细胞数目急剧减少,胞质浓染,透明细胞很难找到,血细胞形态多样,有的伸出伪足或形成异样突起,患病对虾锶、肝胰腺、心脏、肌肉以及胃肠等组织内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炎症反应,以肝胰腺最为严重,组织中充满大量的浓染血细胞,细胞肿胀,细胞核核质边聚,线粒体肿胀,变性、严重时整个细胞呈溶解状态,此外,在鳃和肝胰腺组织中还发现溶酶体增多的现象,肌注感染2h后,感染对虾的SOD活力即开始显著下降,之后缓慢回升,至48h恢复大部分活力。  相似文献   
16.
茶皂素对几种鱼类和对虾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以茶皂素类作为“清池剂”,试图解决对虾养殖的基础和应用技术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对虾对茶皂素和油茶皂素有较高的耐受力;茶皂素与油茶皂素均具鱼毒活性,油茶皂素则较强。鱼种不同,中毒反应也略有差异;两种茶皂素的鱼毒速度快,在致死浓度时16h内出现中毒死亡,毒性降解也快,浓度为5×10~(-6)时40h后不再引起鱼类中毒。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海主要鱼类种群变动与生活史型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种为了种族的延续和繁衍,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自然选择形成了适应其生存的一系列生态学特征,即生活史的选择型。具有不同生活史型鱼种的数量变动形式也不同,换言之,种群数量的变动方式是各个种生活史的反映,种群动态与其生活史选择型有着密切关系。 随着海洋渔业的发展,以及人类对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增强,一些传统经济种类的资源受到严重威胁。有的资源潜力削弱,甚至有的生物种群的再生机制受到破坏,使其资源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在强大的捕捞压力下,海洋渔业资源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生命周期长的种类被生命周期短的种类所代替;传统的经济种类被低质的小型种类所代替。渔业组成处于不断变化和演替之中,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将会发生变化,生态平衡将遭到破坏。 对各个生物种群来说,上述变化将不同程度地改变它们的生存条件。物种为了延续和生存,通过自然选择对其所处的环境进行适应性调节,因而,种群原有的生态学特征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如生长速度提高、性成熟加快等。在渐变过程中,物种生活史选择方向也将发生变化。研究鱼类种群的变动及其生活史型的演变过程,对科学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和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龙须菜在鱼藻混养系统中的生态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随着海水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 ,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 ,养殖区的自身污染问题也日益显露 ,以人工投饵和网箱养殖方式为主的浅海鱼类养殖 ,残饵和鱼体的代谢产物往往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和底质的有机污染 ,既影响周围环境 ,又不利于鱼类的生长和健康 ,长远意义上还会制约整个鱼类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怎样减轻海水养殖造成的自身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已提出多种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其中一条重要途径是通过优化养殖结构 ,实施综合养殖 ,发展生态养殖技术 (杨圣云等 ,1 996;杨红生 ,2 0 0 0 ;阎希…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综述了海岸带综合管理(ICZM)的发展和我国ICZM的必要性和意义的基础上,根据海岸带的特性和海岸带管理长期以来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七个原则。  相似文献   
20.
人工养殖点带石斑鱼弧菌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广东、海南两省多个海水网箱养殖场养殖的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发生严重的弧菌病,从海南三亚和广东深圳的发病鱼病灶上分离到2株致病性细菌VAL02和VAL00,经人工回接感染实验证明这2株菌引起点带石斑鱼弧菌病,VAL02对点带石斑鱼苗的半致死量是2.25×10~5 cfu/g。经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分析,鉴定出VAL02及VAL00均为溶藻弧菌。应用药敏纸片法研究了22种化学疗剂对VAL02及溶藻弧菌标准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发现VAL02对氯霉素、氟哌酸、卡那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等产生耐药性,对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等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