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玻璃,滤纸,离子交换剂等对铀的吸附作川,以及与铀浓度之间的关系。当铀的浓度为0.03%,氢离子浓度为0.3-0.1N时,玻璃对铀的吸附有所增加,当pH为2.28-6.44时对铀的吸附为常数,同时,指出了在该pH范围内,铀的浓度由0.3-0.0003%时,其吸附值与铀的浓度成线性关系。Na_2CO_3为0.001N-0.1N时,对铀的吸附为一常数,当0.5N时才有所降低。随氢离子和铀的浓度降低时,滤纸对铀的吸附率有所增高,当Na_2CO_3为0.1-1N和K_2CO_3为0.01-1N时,其吸附率可以忽略不计。二者浓度降低时,其吸附率剧增。但二者的浓度较高时,由于形成络合物而其吸附率则下降。  相似文献   
52.
俞布  贺晓冬  危良华  陈亮  周雯 《气象科学》2018,38(5):625-636
随着小城镇建设及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实施,基于城市通风廊道构建的生态环境效应成为当前城市生态规划研究的热点。以杭州为例,研究构建了集合城市气候观测、多尺度数值模拟、城市形态控制为一体的城市多级通风廊道系统,综合考虑能够表达或影响城市通风环境的多源评价指标,如分区风玫瑰、近地面风流场、城市风功能区及风流通潜力等。结论表明:杭州城市主导风空间差异明显,可划分为15个截然不同的风玫瑰分区。利用区域边界层模式(RBLM)耦合多层城市冠层模型提取多种地面风流场信息,并结合主导风观测综合划定杭州城市一级通风廊道。结合建筑覆盖率、迎风面系数和地表粗糙度综合评价城市风流通潜力,并将其作为杭州城市二、三级风道划定的辅助依据。同时,利用RNGκ-ε湍流模型验证风道对局部通风环境改善的有效性。最终,基于多源信息的空间叠置分析,综合构建了由6条一级风道、11条二级风道和12条三级城市绿廊构成的杭州城市多级通风廊道体系,为其他城市开展通风廊道研究提供了通用的技术方法,从而科学有效的服务于城市生态规划及管理。  相似文献   
53.
基于MCR和多因素评价的辽宁省农村居民点调控分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居民点调控既要体现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又要体现区位条件适宜性的差异。首先,通过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评价农村居民点图斑的区位适宜性,通过适宜值加权求和汇总各县市单元微观区位适宜值。其次,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从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等方面评价辽宁省各县市农村居民点调控的优先度,通过运用指标判别分析法,确定省域农村居民点分区调控方案。结果表明:(1)基于MCR模型的评价结果将农村居民点的适宜性划分为高度适宜类、较适宜类、一般适宜类和不适宜类,高适宜类主要集中在中部平原地区且较适宜类和一般适宜类围绕高度适宜类成带状或片状分布;(2)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将优先度评价指标值按照1/3法分为强、中、弱3级,中部平原优先度条件好,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度条件也较好,西部山地丘陵区地区中有些县市由于农村居民点数量大,优先度也较高;(3)运用指标判别法综合考虑图斑层面的区位条件和宏观层面的社会经济状况,划分优先调控区、重点调控区、优化调控区和适度调控区。  相似文献   
54.
城镇影响范围的大小受道路网络、自然地理基底、区域间的空间关联历史等因素影响,科学准确划分城镇影响域对于城乡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考虑道路网络和自然地理基底因素作用,采用基于道路网络路径距离的Voronoi图和基于道路网络路径时间成本距离的Voronoi图对城镇影响域进行划分,并将划分结果与普通Voronoi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Voronoi图划分的城镇影响域过于粗线条,基于道路网络路径距离的Voronoi图划分的城镇影响域过于精细,而基于道路网络路径时间成本距离的Voronoi图划分的城镇影响域则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是较为科学的空间剖分方法。通过对三种Voronoi图的划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能为城乡统筹规划的空间决策与空间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尺度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间尺度对城市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研究,以南昌市为研究区,划分了300×300、500×500、700×700共3种格网尺度。使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目标向量)量化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结合POI点、微博签到点与道路网数据(特征向量),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尺度下两者之间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①3种尺度下RSEI与POI点、微博签到点与道路网均呈现较强的负相关性;且负相关性最优的为RSEI和微博签到点数据,最差的为RSEI和道路网数据。②300×300尺度下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随着尺度的变大,拟合的效果会越来越差。③无论尺度如何变化,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拟合的标准化残差ε均呈正态分布;且随着尺度的变大,ε值空间分布的随机性也逐渐增大。随机森林回归模型为度量尺度对城市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也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