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228篇
测绘学   140篇
大气科学   220篇
地球物理   164篇
地质学   510篇
海洋学   11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17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1年   2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矿冶领域里的地质、采矿、选矿、冶炼等学科,对矿产资源都有自己的分类,但均属单学科分类。单学科分类已不再适用,需要有能概括矿冶技术整体的分类。该分类可称为矿产资源的技术经济类型。本文对矿产资源提出边界类型、商业产品类型和冶炼工艺类型三种分类方案。边界类型方案包括自然边界型、技术经济边界型和混合边界型;商业产品类型方案分矿石型、精矿砂型和金属化合物型;冶炼工艺类型方案含火法冶炼与湿法冶炼两种类型。三种分类方案可做为发展矿产资源技术经济评价边缘新学科的基础,有助于找矿勘探者熟悉生产知识,做好技术经济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892.
893.
序言现在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谷物生产国和输出国。日本的谷物输入大部分依赖美国。另一方面在美国粮食地带有多施肥、农地开发引起表土流失等问题。关于美国土壤肥力降低的现状、展望及其对谷物生产的影响,各方面都希望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94.
天台山,蜿蜒于东海之滨,以其绚丽多姿的形貌和深邃厚实的内涵,造就了华夏明苑囿中一座人杰地灵的“佛山仙国”。这里,曾经是地球上最大生物恐龙的乐园,大量被发掘的恐龙蛋、龙骨化石见证着这一切。自1958年至今,在天台,陆续发掘出龙骨化石记长形蛋、树枝形蛋、国清寺树枝蛋、椭圆形蛋、石咀湾副圆形蛋、二连副圆形蛋、圆形蛋、蜂窝蛋、巨型长形蛋等近10种恐龙蛋、类型蛋化石,数量之多,品种之全,为国内之罕见。大量专家学根据发现,并经过大量研究考证而断定,早在亿万年前,天台曾是一个恐龙乐园,只是物竞天择、适生存,经过亿万年的时间演变,恐龙已从地球上永远消失,而今在天台发现的遗迹则成为世人对恐龙进行研究和探索的珍贵地质宝藏之一。  相似文献   
895.
2008年8月25日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发生了6.8级地震之后,10月6日当雄县发生了6.6级地震。对比分析了这2次地震的震害特征,探讨了两地灾害损失不同的主要原因,为今后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96.
滇池内湖滨带底泥的有机质分布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8年4月,用自制柱状采泥器及彼德森采泥器在滇池草海和外海采集内湖滨带底泥柱状样(每5 cm分一层)和表层样(0~10 cm).其中,草海内湖滨带底泥表层样12个,柱状样9个;外海内湖滨带底泥表层样22个,柱状样7个.研究结果表明,滇池内湖滨带底泥表层有机质含量为2.20~154.62 g/kg,滇池草海内湖滨带底泥中平均有机质含量为76.94 g/kg,明显高于外海(16.56 g/kg),这主要是因为草海是沼泽化湖湾且附近村落密集;草海内湖滨带底泥有机质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西岸,而外海内湖滨带底泥有机质含量也是西岸高于东岸,这主要是由于周围农业和渔业的影响所致.由于外源污染输入量及湖内自净能力等的综合作用逐年波动,使内湖滨带底泥有机质含量垂直分布未明显随深度增加而一直增加或降低.滇池内湖滨带底泥表层pH为7.03~7.96,略偏碱性,外海内湖滨带底泥pH水平略高于草海,底泥含水率除个别采样点外变化不大,多数低于50%.  相似文献   
897.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荒漠化土地范畴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张煜星  孙司衡 《中国沙漠》1998,18(2):188-192
在论述了荒漠与荒漠化的内涵概念及演变后,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荒漠化定义,分析了荒漠与荒漠化土地的概念范畴,认为荒漠是气候变化影响下形成的较稳定的景观,也是土地荒漠化正过程的可能最终结果,其植被构成较稳定的顶极或亚顶极群落,组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并提出了荒漠化发展程度"先逆后正"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98.
自1996年下半年区划调整以来,天心区增加了对新开铺街道、畜牧农场、园艺场、大托乡等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权,这些乡场的土地面积占到了区辖范围的大部分。在管理过程中,天心区委、政府逐步理顺与乡、场的关系,熟悉和掌握了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方法,尤其对农村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成为2011年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99.
极端干旱地区绿洲小气候特征及其生态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微气象学方法对极端干旱区荒漠绿洲小气候进行了观测,分析我国极端干旱区荒漠绿洲的微气象特征并与林地外进行了对比。同时讨论晴天、阴天和沙尘暴天气的PAR的差异.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荒漠绿洲具有改变太阳辐射、调节近地层地表及地下温度、缩小温差、降低风速、提高土壤及大气湿度等重要生态作用。绿洲内部的太阳总辐射比林冠层顶部减少49.3%-49.83%:生长季胡杨和柽柳林内的气温均低于林地外.胡杨林平均比林外低1.62℃,柽柳林比林外低0.83℃,而且森林覆盖率越高降温作用越明显:群落上层气温高于群落下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林内大气相对湿度均高于林地外.生长期,胡杨林内比林地外高8.5%,柽柳林高4.2%;胡杨林地平均风速为0.33m/s.比林地外低2.7m/s:柽柳林平均风速为0.72m/s,比林地外低2_3lm/s。在沙尘暴日,PAR明显小于阴天日和晴天日下的值.而ηQ非常大,且变化不稳定,该结论对研究大气层的稳定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0.
报道南羌塘盆地鄂斯玛地区首次发现早白垩世Dicheiropollis花粉。根据这一花粉的出现和整个孢粉中大量出现Clas-sopollis的组合特征,其时代可确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这不仅为藏北南羌塘盆地晚白垩世地层的存在提供了依据,而且为今后进一步的地质工作提供了线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