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335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241篇
地球物理   120篇
地质学   564篇
海洋学   77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云南地壳生热率分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真恒  向才英 《地震地质》1996,18(4):443-452
研究地壳岩石放射性生热率的垂向分布,是研究深部热结构的基础。根据深部地震测深资料,利用地震波速与生热率之间的关系,估计了云南地壳生热率的垂向分布。全区上地壳生热率一般为0.8~2.1μW/m3,中地壳为0.4~1.2μW/m3,下地壳为0.11~0.55μW/m3  相似文献   
82.
准噶尔盆地南缘属于环青藏高原盆山构造系统的一部分,受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远距离构造传递作用的影响,深部构造期次多,变形十分复杂,地震剖面成像品质很差,导致对其构造变形特征和变形机制的认识存在争议,对横向构造转换关系和纵向构造传递过程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采用最新宽线地震资料,运用断层相关褶皱变形方法分析了准噶尔南缘中段霍玛吐背斜带中-深部隐伏构造变形特征;通过构造样式、变形强度对比与分析,阐述了霍玛吐背斜横向转换关系;在构造建模与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利用平衡剖面和构造正演模拟方法,分析了其构造演化过程,并阐述了纵向构造传递过程。分析认为,霍玛吐背斜带深部主要发育低幅度断层转折褶皱,中部发育复合型构造三角楔,并伴生有次级褶皱调节断层及小型反冲断层;浅部发育断层传播褶皱;横向上主要表现为构造样式相近、构造变形强度发生此消彼长的构造转换关系;纵向上表现为侏罗纪—中新世的低幅度构造变形,并以前展式向盆地方向发生构造挤压传递,上新世经强烈逆冲挤压,形成复合构造三角楔及派生的突发构造,后经强烈挤压逆冲,在浅部形成断层传播褶皱,并使山前带被强烈推举地表,遭受剥蚀。  相似文献   
83.
本文试图说明太阳活动与地球天气气候相关联 ,并用韩国江汉大洪水及我国长江大洪水的事例建立中纬度 (2 0°~ 4 0°)地区的洪水与太阳活动的统计规律 :二者呈负相关 ,大洪水常发生在太阳活动相对宁静的年份。由此本文推断未来几年长江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84.
北山-走廊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盆地产铀远景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庆银  陈祖伊  刘红旭  于金水 《铀矿地质》2006,22(6):321-327,335
北山-走廊地区位于塔里木、华北、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和柴达木等板(地)块的交汇处,中-新生代经历了印支、燕山、四川、华北、喜马拉雅和新构造等构造运动时期,发育了众多中、小型叠合盆地。通过对不同时期构造应力场、沉积响应和变形等特征的分析,归纳了该区中-新生代经历三次挤压隆升、两次伸展断陷的构造演化规律。在此构造背景下发育的沉积盆地可划分为6个演化阶段,充填了不同特征的沉积物。其中,断陷盆地发育时期气候潮湿、物源充足、砂体发育、岩石中含有机质等还原剂,有利于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因此,将中-下侏罗统确定为本区的主要找矿目标层,下白垩统为次要找矿目标层。目标层沉积后构造改造总体较强,晚侏罗世的构造改造北强南弱,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改造西强东弱、南冲北拗。基于上述认识,认为潮水和巴音戈壁等盆地北缘具有较好的铀成矿远景,值得进一步勘查。  相似文献   
85.
研究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和塔里木-柴达木板块和青藏板块的交汇部位,先后经历了三个大的构造-岩浆演化阶段,形成三个区域性的巨型构造层.自中生代以来盆地经历了5个演化阶段,形成了以砂岩型为主,煤岩型、泥岩型、地沥青型次之的铀矿化类型,产铀层位以中下侏罗统灰色含煤岩系为主,其次为下白垩统、古近系、新近系红杂碎屑岩系,产铀盆地主要位于天山造山带及其两侧,铀矿化时期、矿化类型及空间展布直接受控于区域构造演化期次、强度及变形样式.  相似文献   
86.
阳揣环 《气象》2007,33(2):112-117
为了验证T213模式秋季中期预报产品的性能与质量,对2006年9-11月T213模式96小时中期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天气学检验,并与ECMWF、日本模式96小时预报性能做了对比分析检验.结果表明,T213、ECMWF、日本模式对亚洲中高纬度地区大尺度环流形势演变和重大调整过程的96小时预报能力均较强,因此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三种模式相比,ECMWF模式对西风指数、850hPa温度、南支槽东移的预报较为准确;2006年11月4-6日的过程预报以日本模式最为吻合;T213模式对具体影响系统的强度、位置、影响时间的预报还存在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87.
试论生态旅游的生态化道路--以自然生态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然而,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非生态化”现象,尤其是在自然生态旅游区。分析当前自然生态旅游区旅游开发和建设中的“非生态化”现象,主要包括盲目开发,自然景观破坏严重;游客严重超载,生态环境受破坏;人造景观和设施泛滥,景观污染和趋同现象严重;管理和文明建设落后,文化景观功能退化或受损等。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安全理论等,从景观功能分区、旅游生态管理容量、景观结构生态设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教育等方面提出自然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化道路。  相似文献   
88.
本文探讨了过去几年里墨西哥的一些项目在做地震危害分析和评估时所使用的不同技术途径和方法。文章在墨西哥经验的基础上,不是以全面的角度而是从总体上回顾和展望了地震危害评估的工作。文中包含了墨西哥一些项目所应用的思路和技术,尽管不同技术之间的界限相当模糊,但在这里仍然探讨了3个主题:即在墨西哥的大都市开展地震危害评估工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最后,讨论了关于双向社会研究的结果,以便建立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能使新技术的应用对社会迅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9.
1996年1月,在宜昌市气象局副局长位置上工作了12年的雍绍林走上了局长的岗位;同年12月,湖北省气象局党组一纸任命,雍绍林又担负起宜昌市气象局党组书记的重任。雍绍林心里清楚,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一种荣誉和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90.
在欢庆五届人大和五届政协胜利召开的大喜日子里,在响应英明领袖华主席“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号召,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征途中,天水地区气象局连续召开全区报表审核会议和全区予报服务管理会议。地局党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局主要负责同志主持会议并与代表们共同分析情况,研究问题,商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