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05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36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221.
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与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多次协商,为了鼓励国内外学者到石林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深入调查、评价石林风景资源的价值和生态环境特点;不断深化对石林的成因、发育规律、演化过程的认识;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与石林风景事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22.
来自地幔深部的玄武质火山作用“样品”,是由于固体对流将地幔深部物质运送到浅部熔融区而产生的。这些喷出的玄武岩的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化学表明地幔内存在许多同位素和化学性质清楚的成分,这些成分反映了地幔演化。  相似文献   
223.
在内蒙古东部霍林河地区晚古生代地层中厘定出一套火山岩,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13.7±3.5)Ma,时代归属晚石炭世。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本巴图组火山岩主要由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组成,属准铝质碱性系列岩石,SiO2含量52.83%~54.76%,具较高的Al2O3含量(17.43%~20.79%),Ti O2含量(0.97%~1.41%)较低,Na2O(3.74%~4.21%)K2O(2.37%~3.02%)。稀土总量(ΣREE)较高,为46.78×10-6~124.36×10-6,轻稀土(LREE)富集(42.57×10-6~109.06×10-6),重稀土(HREE)较富(4.21×10-6~15.30×10-6);LREE/HREE值为6.04~10.43,轻、重稀土分馏较强,(La/Yb)N值为6.32~14.56,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上呈现出左高右低的右倾型分配模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Pb、Sr)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重稀土元素。岩浆来源于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具岛弧及大陆边缘弧构造环境的特征,形成于板块边缘的消减带,主要与古亚洲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24.
基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借助可视化软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0—2021年蒙古高原土地沙漠化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发文数量由1980年的2篇增长至2021年的96篇,其变化经历了缓慢增长-波动式增长-快速增长过程;2000年后英文文献占主导,作者单位以中国科学院为主,与美国的合作最多。(2)2000年之前对土地沙漠化过程的关注度最高,之后土地沙漠化成因成为研究热点,近10 a沙漠化土地的生态修复成为主题。2000年之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沙地地区,21世纪后扩展到以农牧交错带为主的中国北方地区,2011—2021年聚焦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区。(3)1980—2000年关注土地沙漠化概念、土地沙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进入21世纪后转变为土地沙漠化环境效应研究,2017—2021年则聚焦于沙漠化土地生态系统服务、生态修复研究,也是主要的研究趋势之一。今后的研究力求辐射蒙古高原整体,实现多源数据的高度融合,提高所获信息的精确度,以促进蒙古高原沙漠化土地生态功能的提升及中国北方生态屏障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