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215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203篇
地球物理   236篇
地质学   416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海洋核杂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释洋壳中大量铲形正断层及垂直洋中脊的大量线理(如大西洋中脊的巨型窗棱构造)等现象,通过与大陆上变质核杂岩对比,近来提出了一种新的海底构造类型———海洋核杂岩。在洋底深地震剖面上核杂岩结构形态可以分为3部分,其中第1部分为层1和层2,以脆性变形为特征;第2部分为脆-韧性过渡层,拆离带发育其中,由白色结壳式碳酸盐岩和强烈蛇纹石化的橄榄岩或玄武岩、超镁铁质糜棱岩、糜棱状辉长岩等组成。拆离面之上为未变质的薄层海洋沉积层,其下为热洋幔的退变质岩石组成;第3部分为核部,以塑性变形为特征,常被超基性岩体(尤其是辉长岩侵入体)底辟侵入。与大陆变质核杂岩相比,海洋核杂岩具有明显的独特性。海洋核杂岩的拆离断层同样有数十千米的位移量,因而,可能导致出现海底磁条带的局部错位现象,使得洋壳磁条带的平面结构复杂化。  相似文献   
982.
薄层地震反射结构是影响地震记录峰值频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Ricker类理论子波的假设,推导了薄层条件下复合波峰值频率与地层时间厚度的平方呈正比或反比关系,其斜率和截距与地震子波和顶底反射系数比值相关.模型测试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由此,提出了基于峰值频率法估算薄层厚度的数学表达式,即根据已知的井上信息,建立符合理论关系式的量板,通过线性拟合得到峰值频率模型,用于薄层厚度的定量估算.  相似文献   
983.
本文利用2008年至2013年厦门电离层垂测仪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太阳活动中低年厦门电离层扩展F发生率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和太阳活动对厦门电离层扩展F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厦门电离层扩展F主要出现在地方时18时至次日8时的时间段内,扩展F发生率最大值出现在午夜后;(2)厦门电离层扩展F主要出现在5—8月的夏季月份,扩展F发生率最大值一般出现在6月份(2009年出现在5月份);(3)厦门电离层扩展F发生率的日变化、季节变化中存在明显的逐年变化;(4)厦门电离层扩展F年出现次数与太阳10.7 cm射电流量年平均值在2008年到2011年正向相关,而在2012年、2013年却负向相关;在每一年中(除了2012年外),厦门电离层扩展F月发生率与太阳10.7 cm射电流量月平均值负向相关.太阳活动和厦门电离层扩展F发生率之间的复杂关系表明,太阳活动可能通过赤道电离层扩展F和中纬电离层扩展F两种机制影响了厦门电离层扩展F发生.  相似文献   
984.
本文在对西藏东南部各县的建筑类型、数量、易损性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建立了模式类向量,使用三维图像模式识别技术估计了各类型建筑在西藏东南部各县市的数量分布,建立了不同建筑物的结构易损性和人口易损性模型,并且估算了西藏东南部各县在遭遇一次设定地震时的损失分布和基于危险性的未来50年可能的损失分布情况.本文研究表明,若曲松—桑日发生7.5级地震,可能造成拉萨、山南两市较重的人员伤亡,其中曲松县和乃东区伤亡最重.西藏东南部未来50年建筑地震风险最高的地区是拉萨市区、林芝市区和错那县,其中拉萨市区的建筑财产损失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985.
为研究珠江三角洲及近海区域深部地壳结构,广东省地震局联合多家单位于2015年在珠江口区域实施了大规模三维人工地震测深实验.本文利用珠江口西侧NW向鼎湖—高明—金湾L1测线数据进行处理、解释,采用地震射线走时正演构建了该剖面二维速度模型.结果表明:沿剖面莫霍面深度从NW向SE,从30.0km逐渐抬升到28.0km,鼎湖至高明间存在莫霍面隆起;中地壳低速层非均匀连续,NW一侧速度低于SE一侧,且莫霍面隆起区之上为最显著的低速异常区域,中心最低速度为6.05km·s-1;吴川—四会断裂、广州—恩平断裂可能为深部物质上涌的主要通道之一,两条断裂所围限的从珠江口西侧的鼎湖、高明往北东延伸到珠江口东侧的清远、从化区域为可能的连续莫霍面隆起区.  相似文献   
986.
本文利用2011年富克、厦门、南宁、克州、格尔木、西安、北京和漠河等电离层垂测站的电离层扩展F数据,统计了中国区域电离层扩展F发生率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区域变化特征.除了漠河外,中国区域电离层扩展F发生率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比较一致,扩展F出现在夜间(18~08 LT),且午夜后多于午夜前,以6月为中心的夏季月份扩展F发生率高.电离层扩展F发生率的最大值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发生率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也随着纬度增加而延迟,具有明显的“纬度效应”.漠河电离层扩展F与中国区域中其他地方相比较,在发生时间段、发生率数值和季节变化特征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不同特征,这些情况表明漠河电离层扩展F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可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87.
踏郎根状茎的萌蘖及其在植被更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悦来 《中国沙漠》1986,6(2):31-39
通过对踏郎(Hedysarum mongolicum)根状茎的萌蘖特点及其在植被更新中的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温度和根状茎粗度是影响根状茎萌蘖的主要因子;根状茎粗度反映了根状茎的成熟程度。(2)踏朗人工群落中的萌蘖植株在植被组成中所占比例随年龄呈指数函数(y=104.7·e-1.55/x)增加;天然群落中萌蘖植株所占比例达92.7%。(3)在天然情况下,踏郎以根状茎萌蘖的无性更新方式足以维持踏郎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88.
高频振动筛     
高频振动筛是一种除砂效果好的轻便泥浆净化装置。整个装置由振源、支架、筛架三部分组成(如图)。振源选用捣实混凝土的振动子,它的振动频率为2800次/分,功率为1.1千瓦。在机场使用,可以供照明的发电机作电源。筛网可以按照需要随时更换。   相似文献   
989.
采用因子分析、空间统计分析、总体差异指数及分解等方法,分析2006年、2011年、2016年中国36个重点城市,253个普通地级市和338个县级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因子、非均衡性及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演变情况.研究表明:①不同层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因子、非均衡性、空间分布及演变情况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②"十八大"以来,...  相似文献   
990.
为促进上海港港口建设以及港城一体化发展,文章采用DEA模型,分析2000—2018年上海港港口经济效率以及港口对城市经济贡献效率,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港港口经济综合效率大致呈上升趋势,其中2000—2006年主要受规模效率的影响,2006年后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上海港港口对城市经济贡献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综合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纯技术效率;为此,上海港应进一步整合现有港口资源和优化港区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