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13篇
地质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The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system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rapid development over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CEA) has comple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digital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network. CEA has accomplished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of the existing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systems and set up a number of new digital seismic stations. This indicates full digitization of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scale,layout principle and major functions of the up-dated national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regional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and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 for volcano monitoring and mobile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12.
根据Schaff和Richards[1]对“重复地震”的定义,利用波形相关识别出首都圈地区2002~2006年发生的“重复地震事件”.对宽频带/甚宽带和短周期记录,分别采用0.5~5.0 Hz、1.0~5.0 Hz带通滤波,识别出859例“重复地震”事件,占总数约24%.假定“重复地震对”间的距离小于1 km,地震台网测得的两个地震之间的距离系台网定位误差所致,而相应的震相走时差为人工拾取误差,给出了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的定位精度估计.结果显示观测条件较好的首都圈东北部地区平均定位精度约为5 km;西南部地区约为13 km,是观测条件有待改善地区.  相似文献   
113.
本文选用"传染型余震序列"(ETAS)模型和Reasenberg-Jones(R-J)模型,分别对九寨沟MS7.0地震序列的模型参数稳定性、余震发生率预测和余震概率预测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利用"地震信息增益"(IGPE)、N-test和T-test检验方法对预测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ETAS模型和R-J模型的序列参数分别在震后t2=2.0天和t2=1.50天后趋于稳定,此次九寨沟MS7.0地震序列的衰减较为正常;对未来1天的余震发生率预测和余震概率连续滑动预测表明,ETAS模型给出的余震发生率和余震概率数值均低于R-J模型预测结果;IGPE结果显示,ETAS模型在95%的置信区间上预测效果明显优于R-J模型;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在序列参数较不稳定的震后早期阶段,ETAS模型预测失效而R-J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在序列参数稳定阶段,ETAS模型预测效果较好而R-J模型预测失效.根据上述分析,在与此次九寨沟MS7.0地震类型相同的地震的余震预测策略上,如可在序列参数不稳定的震后早期阶段使用R-J模型、在此后使用ETAS模型,或可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14.
亚太经合组织地震科学合作(APEC Cooperation for Earthquake Science,简称ACES)是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机制(Policy Partnership on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简称PPSTI)下设的8个科技合作项目之一,参与合作的经济体主要有澳大利亚、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中国台湾、韩国等。自1997年提出建议获批至今,项目已经运行了20余年,获得了大量科技成果,本文概述了亚太经合组织地震科学合作项目的起源、运作机制、合作形式、合作方向、主要合作成果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15.
USGS/ASL对观测地震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美国地质调查局阿尔伯克基地震实验室(USGS/ASL)自1961年以来对部署全球地震台网和发展观测地震学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6.
跨世纪的中国地球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展之中的地球科学地球科学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科学分支之一,也是最早引入中国的现代科学之一。作为一门已有数百年历史的科学分支,地球科学在今天的发展状况,是每一个关注地球科学进展的人都十分感兴趣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决定着我们如何把握...  相似文献   
117.
吴忠良 《中国地震》1999,15(1):14-22
在目前前于地震预测的争论中,地震前兆的统计检验是一人重要的问题。我们指出,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纯粹的统计学问题,而首先是一个地震学问题。通过引入前兆的“分辩率”的概念和讨论地震前兆的统计检验,我们澄清了前兆检验中的“边缘问题”即落在预测区边缘附近的地震究竟是否应当算预测成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8.
1999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将于7月18~30日在英国Birming-ham举办4年一度的学术大会,从这届学术大会的主题可以对目前国际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热点有所了解。在这届学术大会上将安排4个大会报告;火星与地外生命的搜寻,地幔...  相似文献   
119.
利用1971年1月至1982年12月的地震资料,研究了千岛岛弧地区的地震分布及震源机制解,进而讨论了贝尼奥夫带的形态及应力状态。地震分布于沿海沟展布的NE向的弧形带上,除地壳内地震外,形成明显的贝尼奥夫带,贝尼奥夫带最深达619公里,两侧较浅,少于200公里,倾向近于NW55°,倾角为45°。地壳内的压应力轴位于NW方向,且接近于水平,反映了太平洋板块的挤压;俯冲带上应力轴随深度变化:114公里以上的T轴沿俯冲方向,114公里至175公里震源机制解分为两组,T轴沿俯冲方向和P轴沿俯冲方向;320公里至440公里范围内P轴有接近俯冲方向的趋势,但较为分散;515公里以下P轴相当集中,且沿俯冲方向。本文对这种应力分布的成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