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12篇
地质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关于bem>值应用于地震趋势预测的讨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忠良 《地震学报》2001,23(5):548-551
在地震趋势的估计中,使用b值和使用Hurst指数是两种常用的方法.本文从地震序列的分形几何的角度,指出这两种方法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分数布朗运动的角度看,b>3/4与b<3/4的地震序列具有不同的动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82.
中国地震震源机制测定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搜集了 1 988年以来 ,地震学家用不同方法和不同资料测定的中国地震震源机制结果 ,包括用地震波形反演得到的地震矩张量、P波初动解和用地形变观测反演的震源参数的基础上 ,计算了同一地震的不同反演结果的滑动矢量之间的夹角、不同反演结果 P,T轴之间的夹角和不同的反演结果给出的地震矩之间的差别 ;并与哈佛 CMT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同一地震不同测定结果的滑动矢量之间的夹角分布较分散 ,但优势分布在 2 0°左右 ;不同测定结果的地震矩一般不超过 1倍 ,对应的震级差约为 0 .2 ;中国地震矩张量的测定结果与哈佛矩心矩张量测定结果滑动矢量之间的夹角集中在 0°~ 1 0°。以丽江地震为例 ,讨论了地震震源参数的不同结果对地震“应力触发”中库仑破裂应力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亚洲地震委员会第三届会议暨地震学、地球灾害评估和地球内部结构相关论题讨论会于2000年10月10-12日在伊郎德黑兰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文章介绍了这次学术大会的概况及近年来来亚太地区各国在地震前兆、地震预测、震源物理、地球内部结构、地震台网和数据处理,以及地震灾害评估和诱发地震等方面的研究和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4.
Research on seismic stress triggering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Introduction What is called seismic stress triggering refers to that stress change tensor produced by previous earthquake projected on the fault plane and slip direction of subsequent earthquakes, taking into account normal stress, pore pressure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 DCFS can be obtained. If the direction of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s are consistent with slip direction of subsequent seismic mechanism, e.g.,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s are positive…  相似文献   
85.
吴忠良  韩大宇 《地震》1992,(1):48-56
针对浅源远震P、pP、sP震相和深源远震P、PcP、PS震相的情况,通过研究场的实部与虚部在复P平面上的分布特征,讨论了全波理论合成地震图计算中的鞍点、积分路径以及积分路径的端点问题。  相似文献   
86.
逾渗模型的地震学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地震统计力学的结果从理论上讨论了逾渗模型的地震学含义,指出用这类几何相变模型研究地震破裂问题的处理方法不仅仅是一种唯象的类比,从其物理意义出发能够得到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结果,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明确逾渗模型应用于地震破裂和地震活动性研究的能力和限度。  相似文献   
87.
通过震级-频度关系资料和地震台站分布资料的分析,发现震级-频度关系曲线在震级较小的一端的分布特征反映了地震能量分形和地震台站状况交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在地震序列分析中,考虑不同历史时期地震台站的状况及其影响,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88.
Tocelebratethe100Anniversaryofth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Seismology(now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SeismologyandPhysicsoftheEarthsInterior,IASPEI),theInternationalHandbookofEarthquakeandEngi-neeringSeismology,Volumes1and2,werepublishedbyAcademicPressin2002and2003,respectively.ThisHandbookisoneoftheprojectsofIASPEICommitteeonEducation(nowCommissiononEducationandOutreach),incollaborationwithth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EarthquakeEngineering(IAEE).Thiscomprehensivereferencesumma…  相似文献   
89.
中强震前地震活动矩释放加速现象(AMR)的普遍性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地震前的矩释放加速现象(AMR)作为一种预测中强震发生的方法,近年来得到普遍关注,所以有必要对这一现象的普遍性进行讨论。我们考虑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Ms5.7以上地震的情况,用贝尼奥夫应变作为地震矩释放的量度。采用规则的空间区域和统一的时间尺度,通过直接判断和对曲线进行非线性拟合,最终确定矩释放的加速或减速特征。所考虑的1978年以来Ms5.7以上主震事件共109例,其中具有加速特征的55例,具有减速特征的23例,因数据不足而无法判断加减速特征的9例,加减速特征不稳定的22例。  相似文献   
90.
震源参数的定标律在震源物理和地震灾害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虽然用地表破裂也可以得到一个总体上的震源参数的定标律,但由此得到的定标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2001年印度古吉拉特MW 7.6地震在地表几乎看不到原生断层,而2001年中国西藏昆仑山MW 7.8地震在地表的断层总长度可达500多公里。宽频带数字地震学的发展,尽管在细节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已使地震学家有条件得到地震破裂过程的数字成像结果,这样的成像结果可以给出更为可靠的地震断层参数,比如地震断层长度和平均位错量等。基于这一进展,本文试图利用最近得到的数字地震成像结果,研究地震参数的定标律。为此,选择了3个较为系统的数据集合,分别为D.J.wald收集和编辑的震源成像结果、Y.Yagi所做的震源过程成像结果和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ERI)的地震震源过程观测报告,共计63次地震。结果表明:如果考虑所有这些地震,则地震矩与断层长度之间近似满足M0∝ L^3的关系;但如果仅考虑较大的地震,则走滑型地震接近满足M0∝ L^2的关系,而非走滑型地震接近近满足M0∝ L^3的关系。对走滑型地震,最大位错量Dmax与L和W这两个量中较小的量有明显的依赖关系,但非走滑型地震不具有这样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