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4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高光谱遥感由于其精细的光谱分辨率,在定量分析物质成分上独具优势,因此广泛应用于提取蚀变矿物信息.探讨了不同空间分辨率高光谱遥感数据对蚀变矿物信息提取的影响,采用最邻近插值法、双线性插值法和三次卷积插值法3种重采样方法对美国 Cuprite矿区空间分辨率为20m 的 AVIRIS影像做空间尺度扩展,分别扩展到空间分辨率为25,30,35,40,45,50m.采用SAM 分类方法从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像中提取蚀变矿物信息,使用混淆矩阵评价提取结果.一方面比较不同重采样方法对后期蚀变矿物信息提取精度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比较不同空间分辨率对高光谱遥感影像蚀变矿物信息提取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采用不同的重采样方法做
空间尺度扩展,会影响后期蚀变矿物信息提取的精度,但是数值变化相对较小.相比之下,最邻近插值法重采样下影像蚀变矿物信息提取的精度稍好一些.②在中等空间分辨率(20~50m)范围内,基于50m 空间分辨率的高光谱影像,蚀变信息提取的总体精度和 Kappa系数较20m 的明显下降.其中最邻近插值法重采样下的总体精度和 Kappa系数分别下降了7.94%,0.09;双线性插值法重采样下的总体精度和 Kappa系数分别下降了6.87%,0.08;三次卷积插值法重采样下的总体精度和 Kappa系数分别下降了6.68%,0.08.较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总体精度和 Kappa系数整体上均高于较低空间分辨率的情形.   相似文献   
42.
围岩蚀变现象是热液矿床成矿作用发生的重要标志之一,使用遥感数据进行蚀变信息的提取能够降低找矿成本,提高找矿效率.多光谱遥感数据以覆盖范围广、获取容易、价格便宜等优点成为蚀变信息提取的主要数据之一.根据 LandsatG8OLI和 ASTER数据各自的波谱优势,把两者进行集成,得到 AO 数据;然后融合 AO 和 LandsatG8OLI全色波段得到融合后的 AOM数据.基于 AOM 数据,利用波段比值、相对吸收深度、混合调制滤波对研究区的矿化和围岩蚀变进行了提取.为了验证 AOM 数据在矿化蚀变信息提取中的优势,对比了数据集成和融合前后的蚀变信息提取结果.对比结果表明:①AOM 数据能够充分利用LandsatG8OLI和ASTER的波段信息,包含了比任何单个数据都多的蚀变信息;②AOM 数据能够提取出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对一些细节信息提取效果更好,可应用于矿化信息提取研究.   相似文献   
43.
在国内外有关生态资产评估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天山北坡的生态资产进行了评估,通过模型计算出1990、1995、2003、2008年研究区的生态资产量,分析了天山北坡生态资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990-2003年期间生态资产总量上升了20.7%;2008年生态资产总量比1990年上升了24%,生态资产分布的区域性差异较大,西部的发展速度大于东部,由南向北递减,与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梯度基本一致;影响天山北坡生态资产发展的因素是气候因子和人类的干预,气候的变暖更促进了植被的生长,提高了生态资产单位面积的价值,国家推行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虽保护和发展了生态资产,但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大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利益索取。  相似文献   
44.
春季积雪融水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水分的重要补给源之一,为早春植物的萌发和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掌握该地区春季沙丘的土壤水分分布状况,采用探地雷达测量技术,于2010年4月进行了多次野外测量,并通过对地面直达波信号的提取和分析,初步获得了一致的测量结果。结果表明:(1)探地雷达地面直达波测量的土壤平均含水量与20 cm深同步TDR的测量结果非常接近,两者总体相差在0.02 cm3/cm3以内,充分反映了GPR地面直达波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精确性;(2)春季积雪完全融化后,沙丘/沙垄顶部土壤水分明显低于垄间低地,这与前人的研究一致,反映了积雪和冻土层在消融过程中,沙丘表面融水在坡面重力作用下,沿难以透水的冻土层上界自坡上向坡下迁移,形成了垄间最高、坡部次之和垄顶最少的分布格局;(3)垄间低地的土壤水分明显受到低矮灌草丛的影响进行再分布,这是由于积雪最初沿植丛基部开始消融,并以植丛为中心形成漏斗状融洞,从而形成以植丛为中心汇集较多融雪水的格局,而垄间低地中较为高大的梭梭乔木对融雪水的再分布影响明显不如低矮的灌草丛,这与其地表茎基过少有关。此外,探地雷达测量实验提供了详实可靠的表层土壤含水量分布信息,可为荒漠生态系统的空间尺度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5.
基于RS和GIS技术下城镇空间变化分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城镇空间变化分析,是城镇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对城镇远景规划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也是区域生态环境演变调控研究的重点内容和基础内容。本文将引用RS和GIS技术方法对城镇空间变化进行研究。其基本思路是,利用RS的TM卫片数据进行宏观监测,再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方便地进行城镇分布状况和迁移变化的空间分析与评价。该技术方法已被成功地应用于新疆城镇分布状况及动态变化研究项目中,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6.
应用Cotton2k模型模拟北疆棉花生长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tton2k模拟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能在生理过程水平上模拟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通过应用棉花生产管理系统(GOSSYM/COMAY)中一种机理性很强的棉花生长模拟模型Cotton2k,对新疆北部地区棉花的生长状况进行模拟。从生育期的模拟结果分析得出除60%吐絮期误差较大外,其他生育期的模拟结果非常好;从形态发育模拟和实测结果比较表明:形态发育在花铃期前基本吻合;各器官干物质重的模拟和实测结果比较表明:除叶重误差较大外,其他的模拟结果较为满意,特别是植株干重的模拟可以作为精准农业水肥诊断的依据;植株中氮浓度的模拟误差较大,其原因分析有二:(1)棉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每个生育期对不同肥的吸收量值不同,导致模拟值与观测值有差异;(2)在播种前应对试验地的肥力进行测定,使原始含N量的差异排除,会对模拟结果的精度有所提高。各层土壤含水量的模拟结果表明:耕作层0~45的土壤水分含量差异较大,但是45 cm以下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不同水肥处理方式下的产量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比较,产量模拟的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47.
遥感图像的几何精校正是遥感图像应用的基础工作,初步探讨了利用ERDAS IMAGINE软件对哈密地区CCD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的方法.用ERDAS IMAGINE软件进行几何精校正,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GCP的数量、分布和定位精度.此外校正方法不同,影像的纠正精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48.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因具有快速、无损检测元素含量的能力,通常被用于野外或实验室地质样品的元素含量检测工作中,对于大多数地质样品,在2 min内就能够获得几十种元素的半定量-定量分析结果。但在实际应用中,被测样品的表面平整度、样品中物质的均一性和施测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元素分析结果。为了进一步了解样品类型和分析测试方法等因素对元素分析的具体影响,本文对比了PXRF与实验室分析结果、岩石和粉末样品PXRF分析结果、不同检测时间所得PXRF分析结果的关系,在不损失过多分析精度的前提下提出了通过PXRF降低勘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案。结果表明:用PXRF直接分析岩石样品时,大多数元素的分析结果可靠性较差,尤其是成矿预测工作中常用的Cu、Pb、Zn、As和Ni等元素;粉末样品的PXRF分析结果与实验室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对岩石样品进行粉碎处理能够明显改善PXRF分析质量;元素种类不同,岩石和粉末样品PXRF测量结果的相关性也不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感兴趣的目标元素确定是否需要对岩石样品进行粉碎制样处理;检测时间对元素含量分析结果没有明显影响,对于特定元素,如果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其含量信息,则无需增加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49.
GIS作为一种先进技术,以其强大的制图和空间分析功能,在地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成矿预测理论为基础,用GIS空间分析进行成矿预测并分为三步加以阐述:数据的采集与建库、GIS成矿预测空间模型的建立、预测靶区的圈定,重点介绍了建立成矿预测空间模型中的地质异常与找矿有利度分析.对西天山北部金、铜矿点进行了空间分析,探讨了在GIS平台上开展区域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新疆地区近1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与动因分析   总被引:40,自引:13,他引:27  
通过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获取了新疆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数据,并对其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近10年来新疆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新疆地区近10年来耕地总面积增加明显;草地总面积减少明显;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扩张显著;林地、水域面积有所增加:未利用土地各种类型面积有增有减,其中沙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大84.5km^2,其扩展速率比20世纪50至70年代下降了一半,新疆局部荒漠地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新疆地区耕地面积的普遍开垦扩大与撂荒弃耕现象并存,使得新疆绝大部分地区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区划中“西北农田开垦与撂荒交错区的重要部分,农田的开垦与撂荒成为新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显著时空特征。政策、经济及气候变化是导致新疆地区十地利用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