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9篇
  免费   761篇
  国内免费   760篇
测绘学   467篇
大气科学   712篇
地球物理   762篇
地质学   2125篇
海洋学   561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284篇
自然地理   47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10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植被变化对辽西夏季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2001年6、7、8月份的资料及中尺度模式MM5V3.5对当年夏季辽西生态脆弱区进行了气候模拟性能试验,模拟出植被退化和恢复后辽西地区的温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辽西部分地区植被退化后,当地夏季平均温度明显升高;在部分地区植被恢复后,当地夏季平均温度降低;在下垫面状况改变的周边地区,平均温度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同时,植被状况的改变对高空气压场和温度场也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2.
以T213资料与暴雨实况对照分析,采用聚类分型、逐级判别的方法建立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的汛期暴雨定时、定点、定量预报系统,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73.
ATEM-Ⅱ型瞬变电磁系统的实际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ATEM-II型瞬变电磁系统在矿产普查、大型矿山潜力资源探查、地下水勘察、城市工程勘察和地下活断层调查、矿井透水预测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4.
南秦岭夏家店卡林型金矿床构造特征与成矿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地质背景、矿床地质、控矿构造分析了夏家店金矿床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及成矿机理;矿床产于南秦岭陡岭古隆起边缘寒武系-震旦系碳-泥-硅质板岩及白云岩中;控矿构造具有二次韧性剪切变形、二次构造角砾岩化及二次脉体矿化的特征,显示出式样多种、性质多样、形式多变、活动期次与阶段多次叠加的特点;具体阐述了各构造作用阶段与矿化蚀变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地层建造-剪切与张裂构造-热液渗流的成矿系统。属于沉积岩系、构造、热液活动3种地质作用叠加改造的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5.
对吉林南部地区煤矿主采煤层中的As、B、Ba、Cd、Cu、Hg、Pb、Se、Sr等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太原组与山西组由于成煤环境不同,微量元素组成及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太原组原煤中As、B、Hg、Pb、Se、Zn的含量明显高于山西组,山西组原煤中Ba、Cr、Cu、Mn、V的含量明显高于太原组。吉南煤区原煤中As、B、Hg、Pb、Se明显高于地壳元素平均值,呈富集状态,Co、Cd与地壳平均值接近,其他元素均亏损。与全国煤中微量元素相比,该区原煤中As、Ba、Co、Cr、Cu、Hg、Ni、Pb、Se、V、Zn的含量高于全国平均值,B、Mn、Sr含量低于全国平均值。微量元素赋存状态及相关分析表明,Fe与亲硫有害元素As、Cu、Hg、Pb、Se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说明煤中黄铁矿及其他硫化物是许多有害微量元素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6.
新疆博格达山分段及深浅构造转换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研究表明 ,天山及邻区自中生代以来一直处于热衰减状态 ,博格达山新生代再造山具有“冷隆升”性 ,盆山边界断裂多限于上地壳内 ,而非直通中地壳低速体甚至上地幔的“深大断裂”。造山带内的韧性剪切带是在古生代形成的 ,而不是再造山期的断裂 ,它对造山带隆升及盆山耦合无贡献 ,博格达山的隆升为复式背斜构造所支持。博格达山与准东的关系为背斜北翼与盆地平缓基底构成的挠曲构造 ,而不是被深大断裂分隔的断块。博格达山具有独特鲜明的分段性 ,造山带的两个弧形构造与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构成独特的“斜方对称”分布样式。以板条观点为指导 ,从盆山单元的平面配置关系和深浅构造转换关系入手 ,探讨了博格达山板内造山阶段的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段性的成因 ,构建了盆山耦合模式  相似文献   
177.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盆地特征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盆地与花岗岩构成了复杂的盆岭镶嵌体系--华南盆岭构造.根据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与构造演化特征,将研究区中、新生代盆地划分为类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和断陷盆地三大类型.对晚三叠世以来各个时代盆地的规模、产状、边界、岩石组合、指相矿物、沉积构造进行了分析.不同时代盆地的特征和重点区段盆区岩层的节理测量-统计结果表明,晚三叠世以来研究区的盆-岭格局至少经历过4期地球动力学演化.该盆-岭体系具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二者时间相近,空间相伴,成因相关.研究表明,永定-龙南-始兴是一个中侏罗世陆内裂谷带,武夷山是晚中生代的古地理与气候分隔带,赣江带是晚中生代的火山岩界线.  相似文献   
178.
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突变性与周期性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杨志峰  李春晖 《山地学报》2004,22(2):140-146
突变性和周期性是水文时间序列的两个重要特征。黄河流域面积广阔,各区域水文水资源系统演变规律各不相同,它们的突变和周期变化及其形成的物理机制遍异,因此系统分析各区域水资源突变性和周期性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把黄河流域划分为15个区域,计算出各区域1951—1998年的年天然径流量系列。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检测黄河流域各区域年天然径流量的突变年份,结果表明各区域的突变年份不完全一致,主要在1953—1955年、1979—1983年、1991—1993年等发生了突变,这些突变与北半球气候突变具有一致性,且由于下垫面改变、人类活动等影响而复杂化。利用Morlet小波分析各区域年天然径流量的变化周期,发现主要存在3~4a、7~9a、11a的周期,形成这些周期的物理因子有太阳黑子、海—气相互作用和下垫面因素等。通过分析黄河流域主要产流区不同时段小波系数变化,发现20世纪80年代之后年径流量主要以短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79.
黄河流域坡高地系统最小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远  杨志峰 《山地学报》2004,22(2):154-160
以保护和恢复流域坡高地生态系统为目的,对坡高地最小生态需水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坡高地生态需水和生态缺水的计算方法。以黄河流域为实例,在GIS和遥感技术支持下对坡高地最小生态需水量和缺水量进行了计算,并从时空两个尺度揭示了黄河流域坡高地生态系统最小生态需水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0.
呼咏  孙志峰  田野 《探矿工程》2004,31(9):46-47,50
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锚固技术在吉林省二龙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对造孔、编索、下索、张拉等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