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苏爱军  王建  周涛 《地球科学》2013,38(1):188-194
以猴子石滑坡为例,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 计算了滑坡条块间作用力倾角.对比分析了半精确条分法中传递系数法、罗厄法、美国陆军工程师团法、简化的简布法及实用递推法所确定的条块间作用力倾角与数值模拟值计算结果的差别.讨论了半精确条分法关于条块间作用力倾角的假定对滑坡稳定系数计算精度的影响, 并与精确条分法的计算结果和基于数值模拟值的条块间作用力倾角所计算的力的平衡条件下的稳定系数进行了比较.详细论证了现行主要半精确条分法的精度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周涛  周青  张勇  吴昱树  孙健 《气象》2023,49(11):1359-1370
PM2.5和O3已经成为汾渭平原城市最主要的污染物,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在暖季经常同时出现构成污染,其污染程度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利用2015—2021年汾渭平原12个城市逐日PM2.5和O3浓度、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以及ERA5高空再分析数据等资料,分析了汾渭平原PM2.5和O3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复合污染发生时PM2.5和O3的关系,并研究了局地气象条件和天气形势对复合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地区年均PM2.5和日最大8小时O3浓度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开始持续下降,复合污染日数也在2019年后开始持续下降;复合污染主要发生在3—9月,在汾渭平原东部城市出现次数较多,多出现在高温、低湿的环境下;最后利用T-PCA算法(正交主成分分析)将复合污染的天气环流形势分为4种类型,主要呈现出以高空西北气流或偏西气流、低层为暖区偏南风或微风为主的天气特征。研究结果对汾渭平原的大气...  相似文献   
13.
李东方  李绪卫  周涛 《山东地质》2010,(3):44-45,48
根据国家一系列关于农村宅基地管理政策,结合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部署,枣庄市宅基地规范化管理试点逐步启动。枣庄市山亭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宅基地管理为突破口,立足实际,努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全区宅基地管理规范有序,“空心村”治理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周涛  古田会 《贵州气象》1995,19(5):17-19
本文通过对10年二氧化硫SO2浓度资料的统计,对其中SO2高浓度污染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天气系统,环流背景作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经向度较大时稳定高压系统影响下的层结是造成贵阳市严重SO2污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基于ArcIMS的交通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ESRI的Web GIS平台ArcIMS,进行广西交通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建立。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目前生态旅游面临的困境入手,揭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理论研究上还未建立科学的概念体系,在实践中对旅游者、开发商与经营者、行业管理、规划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手段。笔者认为应当谨慎对待生态旅游盲目扩张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陆地表层碳循环与温度反馈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考虑人类活动及陆地表层碳循环各要素反馈关系的基础上 ,建立了陆地表层碳循环零维模型 ,对陆地表层碳循环与温度反馈机制进行了研究。零维模型研究碳在陆地表层生物、残落物、土壤有机质、大气中的流动 ,把人类活动及海洋对碳循环的影响作为一种外在强迫加以考虑。它较好地反映了 186 0年至 1997年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及温度对碳循环的反馈关系 ,它模拟的大气CO2 含量的变化与实际观测值相近 ;模拟的地表年平均温度的变化趋势与实际观测值及同行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新疆富蕴县乔夏哈拉铜(金)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乔夏哈拉铜(金)矿床为阿尔泰陆缘裂谷带早—中泥盆世火山岩地层中的一个重要矿床类型,其成因尚待探证。通过分析其成矿环境、探矿规律、火山作用及成矿物质来源等,认为该矿床为海相火山喷流沉积成因的层控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五种短期气候预测统计模型对灾害性天气的评估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涛 《贵州气象》2005,29(Z1):24-26
对1996~2004年的灾害实况场与五种统计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五种统计模型对灾害性天气的实况场和背景场均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尤其是对灾害性天气背景场的预测效果较好,这些结论可适用于常规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中国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3  
周涛  史培军  王绍强 《地理学报》2003,58(5):727-734
对中国1998年第二次土壤普查中的2000多个土壤剖面中碳储量与年平均温度 (T)、年降水量 (P) 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的温度带下具有很大的差异,在T ≤10oC的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温度的负相关性最强;在10oC< T ≤ 20oC的地区,受与降水正相关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年平均温度表现出一种正相关性;而在T > 20oC的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温度和降水的相关性都很差。由于温度和降水在中国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因此在相关分析中宜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受人类耕种的影响,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温度、降水相关性远低于非耕地土壤。对具有相同土壤属性和气候条件的同一地区的耕地土壤与非耕地土壤样本进行的配对检验表明,耕地土壤与非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土地利用的改变在总体上导致了土壤碳的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