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81.
考虑降雨时空变化的单位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华  夏军  张翔  张利平 《水文》2007,27(5):1-6
流域降雨的时空变异性和地形地貌特征,以及不确定性因素对单位线的影响始终是流域汇流计算方法研究的难点问题。本文分析了传统的根据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对单位线进行分类的方法及其缺点,推导了考虑暴雨重心位置和降雨强度的影响的S曲线法,给出了新的S曲线方程,建立了S曲线参数与暴雨重心位置和降雨强度的关系,采用该方法可求得任一暴雨重心位置及任一降雨强度下的时段单位线。该方法具有谢尔曼经验单位线简便实用的特点,又具有考虑降雨时空变异性的优点,在沮河流域洪水预报模型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2.
从郭扎错断裂构造特征探讨阿尔金断裂带西延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阿尔金断裂带在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其西延过郭扎错后的走势存在争议。郭扎错断裂为北东东向的线性构造带,具多期活动性。笔者从宏观到微观详细论述了该断裂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并结合动力变质作用、沉积盆地、岩石地层分布及变形年代学等资料将其划分为韧性左行平移(J3-K1)、韧脆性正-平移(E1-N1)、韧脆性逆-平移(N2)和脆性左行滑落(Q)等4个阶段。综合分析地质调查资料、地球物理场资料及卫片影像特征,认为郭扎错断裂与阿尔金断裂带是在同一动力学系统中形成的具有相似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的相关线性构造,应属同一断裂系统。因此,阿尔金断裂带并非西止于拉竹龙,亦非由郭扎错北侧转向北西,而是经郭扎错继续向南西延伸,过龙木错、羌臣摩河后,由空喀山口进入克什米尔。  相似文献   
183.
银利沟二长岩分布于西藏羌塘西北部,岩石具有高碱、低Ti的特征,在SiO2-K2O图解中位于钾玄岩区。二长岩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21.3Ma±0.6Ma,具有富集LIL、LIEE及显著的Ta-Nb-Ti负异常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与俯冲有关的钾玄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晚造山—后造山构造背景。这种背景很可能与冈底斯和羌塘地块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发生的碰撞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4.
洛扎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拉康组中发现了早白垩世小型特化类型菊石生物群,为确定该组时代和喜马拉雅地层区划提供了依据.分析结果显示,晚侏罗世-早垩世早期亚(钙)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和辉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大陆边缘裂谷型拉斑玄武岩相似,表明新特提斯洋在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处于扩张阶段.初步确定晚白垩世宗卓组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关系,为研究特提斯沉积盆地由被动陆缘盆地转变为“远缘前陆盆地“提供了依据,即沉积盆地性质转化的时间代表了新特提斯洋的闭合时代.在洛扎一带分布着以库拉抗日巨大岩基为代表的大量SP花岗岩,这些花岗岩是在喜马拉雅造山后碰撞作用阶段地壳快速降升和大规模伸展拆离背景下地壳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5.
李海涛  沈文清  夏军 《山地学报》2003,21(4):395-401
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在南方亚热带山地对MTCLIM模型的温度估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和订正。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露点订正后该研究区域内逐日水汽压的估算结果普遍改善,但在不同站点不同年份间的表现不同。对各站点共5097个观测数据计算后发现,用最低温估计的水汽压和用露点方程订正后的露点估计的水汽压与实测值之间的MAE分别为0.221kPa和0.207kPa,两种方法的模拟结果均与实测值非常接近,但后者偏差更小。与最低温度法估计的结果相比,露点订正方法能较好地模拟干旱天气条件下水汽压的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186.
以已有的数据、理论和模型为基础,在南方亚热带山地对MTCLIM模型的辐射估算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辐射子模型在该区域内模拟效果不佳。用空间外延温度估算的日总辐射的MAE普遍高于4 6MJ/m2·d-1,与实测值相关性极低。但用各自的最高温和最低温及降雨量来估计日总辐射的总MAE为3 86MJ/m2·d-1,相关系数R2在0 51~0 71间;水汽压的估算误差对辐射子模型几乎没有影响,在有水汽压驱动下所有站点的日总辐射与实测值之间的MAE为3 811MJ/m2·d-1,相关系数R2在0 55~0 73间,与不输入水汽压时的估计结果非常接近,但模型对弱辐射估计过于偏高,对强辐射估计过于偏低。  相似文献   
187.
基于非线性系统理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基于水文系统理论的分布式水文模拟方法,它将集总的水文非线性系统模型通过GIS平台,结合单元水文模拟,拓展到分布式流域水文模拟。它既具有分布式水文概念性模拟的特征,同时又具有水文系统分析适应能力强的优点。实例分析表明:在黄河板桥流域,通过考虑时变增益因子G的空间变异性,该模型吸纳了局部高强度降水信息,对分布式空间降水输入能够产生积极的响应,获得了比集总模型更好的峰值模拟效果;在华北潮白河流域,通过分析不同森林覆盖率下的G值变化曲线,初步揭示了潮白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趋势,即在相同的土壤湿度条件下,随着森林覆盖率的增加,G值呈减小趋势,地表产流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88.
非点源污染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污染物在径流形成过程中的迁移和转化是很复杂的,为了有效地防止和控制降雨径流污染,必须对这个复杂过程进行分析、模拟和预测.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和国内非点源污染模型的研究进展.可以看出,GIS与非点源污染模型的结合及在模型中引入模糊理论、不确定性分析、风险管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而我国在非点源污染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落后,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水华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汉江中下游近年来出现水华的根本原因是汉江下游水体污染严重,氮、磷等污染物浓度过高,春季光照充足、水温升高,汉江枯水时长江水位偏高导致汉江流速变缓。在污染负荷保持现状的前提下,建立水动力学模型和富营养化模型,并通过在诱发水华的各环境因子样本集合中抽样组合,计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与调水后的水华发生概率。结果表明,调水145亿m3后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将会增加,而引江济汉工程的兴建能有效控制水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0.
~~中国地质学会2002年度学术活动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