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173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105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511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01.
陈乐  刘志彬  周书中 《岩土力学》2015,36(Z1):372-376
工程中为了改良压实黏土的强度和抗干裂性能,将分散的聚丙烯纤维均匀掺入土体中制成纤维加筋土。利用聚丙烯纤维与高岭土在室内人工拌和并压制成纤维加筋土样,基于一维固结试验研究了控制干密度条件下纤维加筋掺量与长度对加筋高岭土固结、压缩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干密度和纤维长度条件下,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加筋土的固结系数和压缩模量均先增大后减小;掺量为0.2%时固结系数最大,掺量为0.1%~0.15%时压缩模量最大;在控制干密度和纤维掺量条件下,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加筋土的固结系数先减小后增大,纤维长度为10 mm时固结系数最小;当固结压力较高(≥400 kPa)时,加筋土的压缩模量随纤维长度增大而减小。此外,加筋土的压缩指数总体上随纤维掺量和纤维长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纤维掺量为0.15%~0.20%以及纤维长度为10 mm时压缩指数有一极小值。  相似文献   
902.
甘肃省肃北县黑刺沟金矿田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黑刺沟金矿田地球化学场的初步分析认为:黑刺沟金矿田金元素的强烈分异作用与区域性地质作用有关。矿床氧化带细粒金的淋蚀聚合作用及以碎屑流为主的机械分散作用是该地区金的主要表生分散作用,并且主要发生于载金岩屑进入水系之前。Au、As、Sb、Sn、Cu、Zn元素组合是该系列矿床的指示特性,其中Au、As、Sb是各矿床共有的指示元素;硅化和粘土化是更为直接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903.
祁连山老虎沟流域春季积雪属性的分布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利用祁连山老虎沟流域布设的花杆观测了该区春季积雪的属性(深度、 表面反射率、 密度及含水量、 粒径), 并结合自动气象站上的积雪深度和反照率数据, 对研究区春季积雪属性的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了观测和分析. 结果表明: 流域内积雪分布很不均一, 在阴坡雪深大, 阳坡雪深小; 在不同海拔上, 雪深随海拔有增高的趋势; 不同类型、 不同表面粗糙度、 不同密度、 不同含水率的积雪反射率不同, 不同地物的反射率也不同; 积雪剖面中逆温层结的形成与表面温度、 雪深有密切关系, 在一天内新降雪的密度及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04.
基流分割方法在疏勒河上游流域的应用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嘉欣  丁永建  吴锦奎  王建 《冰川冻土》2019,41(6):1456-1466
基于疏勒河上游昌马堡水文站2007—2016年日径流资料, 运用单参数数字滤波法、 平滑最小值法、 递归数字滤波法和HYSEP法(固定步长法、 滑动步长法、 局部最小值法)对其进行基流分割计算。结果表明: 4种方法均可实现基流的自动分割, 且得到的基流过程线平滑缓慢, 所获得的基流序列稳定, 变异性小。4种方法得到基流指数具有差异性, 最大为0.72, 最小为0.49, 其中递归数字滤波法估算的结果稳定性最高。单参数数字滤波法中, 当滤波参数β取值0.95时为最优参数。平滑最小值法、 HYSEP法中的SI法、 LM法和单参数数字滤波法(β=0.95)具有较高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 且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 说明这些方法基流估算结果稳定可靠且精度高, 均适用于疏勒河上游流域。  相似文献   
905.
色甫金铜矿是新近在冈底斯南缘新生代斑岩成矿带内揭示的一个叠加于热液脉型铜矿上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显示,色甫金铜矿和邻近的鸡公西矿区范围内先后经历了早始新世磁铁矿化、晚始新世-早渐新世与韧性剪切活动有关、早中新世钼矿化和铜矿化以及稍晚的金矿化等多期热液活动.对各期流体活动形成的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显微激光拉曼和氢-氧同位素分析显示,与磁铁矿化有关的流体为岩浆热液混合建造水的高温、高盐度富水流体;与钼矿化有关的流体为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混合的高温、高盐度富水流体;与铜矿体形成有关的流体为具有岩浆贡献的中高温含CO2低盐度流体与大气降水来源的低温低盐度富水流体混合的产物;与金矿体形成有关的流体为具有岩浆贡献的中温含CO2±CH4±N2的中低盐度流体与大气降水来源的低温低盐度富水流体混合的产物.利用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对其捕获温压估算的结果显示,铜矿体和钼矿化体形成前,该地区有过1.5~4.1 km的剥蚀,之后至金矿体形成前时有过近6 km的剥蚀,金矿体形成后剥蚀为0.8~1.2 km.矿区后续工作应优先针对近南北向断裂中赋存的蚀变岩型金矿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906.
在前人已有成果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综合研究,初步论述了冈底斯成矿带西段的金属矿床类型、时空分布特征和成矿作用,探讨了下一步找矿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金属矿床(点)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型、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西成带,相对集中的特征,成矿时代集中于中、新生代.依据矿床成因及成矿动力学背景,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有5期关键成矿作用,分别为晚三叠世-晚白垩世与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有关的铜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与中特提斯洋南向俯冲有关的铁铜金多金属成矿作用、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末与羌塘-拉萨地块碰撞有关的铜金钼成矿作用、晚白垩世末-始新世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有关的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作用、渐新世末-中新世与印度-亚洲大陆后碰撞伸展有关的铜金钼多金属成矿作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优势矿种是铜、铁、铅锌、金银等,主攻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和斑岩型矿床等.  相似文献   
907.
西藏岗穷拉钼铜矿床是近年在冈底斯带东段新发现的石英脉型钼铜矿.本次研究对岗穷拉矿床8件石英-辉钼矿脉样品中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精确定年.测试结果表明,辉钼矿的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2.6±0.2 Ma(MSWD=1.3),等时线年龄为24.1±1.3 Ma(MSWD=1.1),二者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代表了岗穷拉矿床的成矿年龄,该年龄明显早于区域上南冈底斯带斑岩型钼铜矿的成矿时代(集中在17~12 Ma).辉钼矿中Re含量在239.1×10-6~314.7×10-6之间,指示成矿物质可能主要为幔源.结合区域上渐新世-早中新世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资料,岗穷拉钼铜矿可能为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造山过程中晚碰撞与后碰撞转换阶段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08.
介绍了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湘永地1井的工程概况,重点阐述了该井的钻探施工工艺及事故处理技术;总结了湘永地1井处理钻井事故的典型案例,并结合实钻地层及测井数据对钻井施工工艺及实钻效果进行了剖析。湘永地1井完钻井深2224.69 m,完钻口径96 mm,全孔平均岩心采取率98.80%,采用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工艺,完井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地质设计要求。湘永地1井是目前湖南页岩气调查井钻探施工最深的井,施工中遇到的井漏、烧钻、钻杆折断等孔内事故与复杂问题均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形成了一套页岩气调查井深井钻探工艺及孔内事故处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09.
杜鹏  张孝奎  聂树明 《华南地震》2010,30(Z1):122-130
首先介绍了电力系统震害预测的方法,其中包括变电站室外内高压电气设备的分析方法,主控室内主要设施的分析方法,变电站子系统的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和整个电力系统分析方法以及功能损失评价。以东莞市工作区电力系统震害预测为例,通过以上逐级分析,最终给出了电力系统各项震害预测结果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加固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910.
依据对陕甘宁传统农区的调查数据,选择苹果新种苗技术、小麦良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技术环境对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影响及其差异。研究发现,技术环境因素对农户采用新技术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技术软环境对农户的影响大于硬环境的影响。农户采用具有不同属性的农业新技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苹果新种苗技术容易受到果品公司、农技站服务次数、技术培训质量以及信贷条件的影响;小麦良种技术容易受到科研组织、种子公司、农技站、人际网络以及技术供给渠道的影响;节水灌溉技术受到具有社会服务功能的技术组织、政府鼓励措施以及媒体宣传的影响较大。与此同时,地理因素对农户的技术行为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