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280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41.
本文指出了煌斑岩与某些热液矿床之间在大的时、空尺度上密切相关,而在小尺度上则具有明显的独立性。提出并论证了煌斑岩及某些热液矿床形成过程中的幔源C-H-O流体的分异演化模式,即溶解了大量常量及微量元素的高温幔源C-H-O流体上升进入地壳后,因压力降低及挥发分组成的变化发生分异作用,形成相对富含铁镁质的硅酸盐流体及相对富含硅碱质的C-H-O流体,前者在地壳浅部定位形成钙碱性煌斑岩,而后者则引发并参与了地壳中的某些热液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442.
试论幔源C-H-O流体与大陆板内某些地质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主要从流体来源、组成及其运移等方面介绍了幔源C-H-O流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上地幔不同深度上存在两个C-H-O流体储区的看法,即上部的富CO_2储区及下部的富H_2O储区。进一步分析了地幔流体的地球化学和动力学意义,初步探讨了它与大陆板块内部构造岩浆活动及有关成矿作用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443.
本文指出了煌斑岩与某些热液矿床之间在大的时、空尺度上密切相关,而在小尺度上刚具有明显的独立性,提出并论证了煌斑岩及某些热液矿床形成过程中的幔源C-H-O流体的分异演化模式,即溶解了大量常量及微量元素的高温幔源C-H-O流体上升进入地壳后,因压力降低及挥发分组成的岩化发生分异作用,形成相对富含铁镁质的硅酸盐流体及相对富含硅碱质的C-H-O流体,前者在地壳浅部定位形成钙碱性煌斑岩,而后者则引发并参与了  相似文献   
444.
445.
河南洛宁地区银矿床铅同位素找矿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铅同位素示踪原理,以铁炉坪银矿为铅同位素靶标,评价了程家沟银矿,大麻园银金和过道沟银矿(点),提出了过道沟银矿有可能找到铁炉坪式的银矿床。  相似文献   
446.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1985~2013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联合申请发明专利信息数据,借助Ucinet、ArcGIS、Stata等分析工具,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网络特征、结构、演化、绩效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知名高校和大型企业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网络重要的科学知识源和技术知识源,也是创新合作优先连接主体,与美国跨国公司、西欧中小企业是创新网络科技知识源的特点不同;创新网络呈现“核心-边缘”模式,创新网络结构的“小世界网络”特征越来越明显;本市、境外是创新合作最重要的空间载体,地理邻近有助于隐性知识交流,在国内合作创新网络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技术邻近是促成境外合作创新的重要基础,进一步验证了Bathelt等学者倡导的关系经济地理学假说;提高网络地位、占据结构洞位置能够提升主体创新绩效;创新网络内部作用机理的地域差异明显,网络结构根植性对发达地区创新一般有负面影响,地理邻近对发达地区创新主体的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但地理邻近却有利于欠发达中西部地区创新主体间的隐性知识交流,有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因而,应引入“网络资本”来分析网络主体的创新绩效,弥补中心地理论中基于规模等级分析主体创新能力的传统做法。  相似文献   
447.
伟德山地区构造位置上处于苏鲁-大别造山带鲁东段,该区广泛出露中生代燕山晚期花岗岩,岩体内部及外围已发现十余处钼、铜及多金属矿床(点),为一重要的多金属矿产地.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技术对该区两个典型矿床矿化花岗岩开展了年代测定,获得了两个岩浆锆石U-Pb法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13.4±1.8Ma和114.2±2.1Ma,与前人所测得的该区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龄108±2Ma,117.7±2.9Ma ~ 113.4±2.5Ma较一致,结合中国东部地区花岗岩体与其相应的有色金属矿化时间差异的研究成果,认为伟德山地区铜钼成矿时代应在110Ma左右,属燕山晚期多金属成矿亚系列.区域上的研究表明,该区成岩成矿作用处于早白垩世古太平洋板块相对亚洲大陆俯冲导致的弧后扩张环境,为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过程中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448.
吉林大黑山钼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大黑山钼矿床为一产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复式侵入体内的超大型斑岩型矿床,按矿物组合不同,其成矿作用可划分为Ⅰ浸染状黄铁矿±辉钼矿-石英;Ⅱ辉钼矿-石英;Ⅲ黄铁矿±黄铜矿-石英及Ⅳ贫硫化物-石英4个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Ⅰ、Ⅱ矿化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含NaCl子矿物三相、富气相及气液两相三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高温、高盐度NaCl-H2O体系热液,来源于含矿的花岗闪长斑岩体;Ⅲ、Ⅳ矿化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NaCl-H2O体系热液,来源于花岗闪长斑岩岩浆流体与大气降水混合物。大黑山钼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陆内环境下斑岩钼矿床NaCl-CO2-H2O体系型成矿热液有明显区别,暗示其形成于非陆内环境,而是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体制下活动大陆边缘或岛弧环境岩浆活动产物。  相似文献   
449.
对山西中条山胡篦型铜矿矿区容矿岩石的常量、稀土元素以及C、O 同位素进行了测试分析。常量元素特征显示,容矿岩石具有富Si、富Al、贫K 的特征。其中,硅质钠长岩明显富Na,大理岩一般贫Na。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容矿岩石ΣREE 值总体很低,相对富集轻稀土,具有Eu 负异常,Ce 异常不明显的特点,LaN /YbN = 1. 70 ~ 5. 21,LaN /SmN = 0. 85 ~ 3. 8,GdN /YbN = 0. 72 ~ 3. 26。C、O 同位素研究显示,δ13 CPDB值集中在- 4. 3 × 10 - 3 ~ - 0. 2 × 10 - 3,介于海相碳酸盐岩( 近于0) 和岩浆岩 ( - 5 × 10 - 3 ~ - 8 × 10 - 3 ) 的δ13 CPDB值之间,δ18 OPDB值集中在- 13 × 10 - 3 ~ - 18 × 10 - 3。研究认为胡篦型铜矿床与国内外典型的热水喷流矿床在岩石地球化学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具有热水喷流矿床的特征。碳氧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流体中的C 主要来自地幔和海相碳酸盐岩( 海水) ,可能有岩浆C 的加入。  相似文献   
4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