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质学   35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海州式磷矿床属沉积变质矿床,中元古代海州群锦屏组、肥东群双山组、宿松群柳坪组和虎踏石组及红安群七角山组等为赋矿岩层。在沉积阶段,磷块岩的沉积严格受岩相吉地理控制。磷块岩沉积在浅海相区台地相边缘的浅滩之中。  相似文献   
12.
在对石门雄黄矿区唯一的生产井一号窿矿体成矿条件、控矿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用逻辑信息法及回归分析法对其深部的找矿远景进行预测,两种方法结合,指明了-370~-420m段的成矿远景,为今后的采矿工作部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海州-大悟地区含磷地层岩性特征、地层层序、形成时代、岩相古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认为本区磷矿层位和相关成矿条件可与鄂西陡山沱期磷矿对比。大别山北部也具备一定的成磷条件。预测沭阳滥洪-华冲、霍山驼岭-金寨、广济牛头山-黄梅塔儿畈、应山-广水为4个找矿远景乐观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宁芜地区陆相火山-沉积黄铁矿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芜地区属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的中部 ,产有多处黄铁矿矿床 ,一些已达到大型矿床规模。它们形成的地质环境具有显著的火山热水沉积成矿特征。充足的物质来源、巨大的热源、热水系统演化的完整性、成矿盆地极好的封闭性和同沉积期构造发育等 ,为黄铁矿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华北地台北缘狼山-渣尔泰、燕辽及林西一带三个硫-多金属成矿带的资源远景评价,采用"欧氏距离相似系数法"进行了资源潜力预测。分别圈定出:三贵口、白音布拉沟尤阁庙、小并沟A级远景区,对门山哈沙图庙、南公中、欧布乞B级远景区;沙窝店、杨树沟A级远景区,黄土梁、梓木林、赵家村、峪尔崖B级远景区;雅马吐、敖尔盖-阿德勒根山、昭胡都格、驼峰山A级远景区,代铜山、好来宝B级远景区。在三个区中选择三贵口、沙窝店、羊山砬子、驼峰山、昭胡都格等几处(多金属)硫铁矿进行了具体评价,证实了该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姚超美 《化工矿产地质》1998,20(1):25-31,37
在研究成矿条件、成矿规律的基础上 ,用秩相关分析和找矿信息量法对湖南石门雄黄矿床进行预测 ,两种方法相互结合 ,综合遥感、物化探资料及具体的地质情况 ,圈定了 3个Ⅰ级远景区、4个Ⅱ级远景区及 1个Ⅲ级远景区 ,为今后矿山生产探矿及地质队普查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是在研究海州-大悟含磷岩系及其磷矿底板岩石中不同类型混合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的基础上,探讨了变质-深熔过程中稀土元素的活动性状。混合岩穹窿由变沉积岩、混合岩及混合花岗片麻岩组成。变沉积岩、混合岩及混合花岗片麻岩在空间上的密切共生关系,揭示了沉积物经历了变质分异、混合岩化和部分熔融作用改造成花岗质岩石的过程。穹窿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从穹窿外向中心,由变质岩带、混合岩带向混合花岗片麻岩带变化,表明了变质反应顺序及混合花岗岩化交代的关系。在变质、混合岩化及部分熔融作用形成混合岩穹窿过程中,磷质发生了运移,在穹窿变质岩与混合岩接触带发生了交代结晶与重结晶作用。在穹窿变质岩带,揉流褶皱成矿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8.
海州-大悟地区含磷地层的时代归属及磷矿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海州—大悟地区变质磷矿含磷岩系(锦屏岩群、宿松岩群、红安岩群)岩层组合,标志岩层,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和沉积环境皆可与鄂西陡山沱期磷矿类比,时代归属为新元古代,其中磷矿层属震旦系。江苏沭阳滥洪—华冲、湖北广济牛头山—黄梅塔儿畈和应山—广水一带为磷矿找矿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9.
川西南滇东地区在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处于上扬子浅海环境,沉积一套浅海碳酸盐和磷酸盐。磷矿经历初始沉积和再次富集的成矿作用,与古构造控制的古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在川滇潮坪海湾中,由水下隆起分割的三个次级海湾周围的潮下浅滩和潮间带下部为寻找富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20.
宁芜向山-皇姑山地区构造及黄铁矿找矿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宁芜向山-皇姑山地区,黄铁矿床赋存于基底火山喷发带、火山穹窿和NNE与NW向基底断裂交汇部位。通过多种手段综合研究,证实该区NNE向基底断裂为导矿构造,NE、NNE、NW向断裂构造为容矿构造。该区中生代二期构造应力场中NWW—SEE向主压应力场之共轭角高值区为黄铁矿富集地带。矿床受火山构造和地质构造双重控制,在皇姑山、莺子山、濮塘地区,云台山NE、SW方向,可能找到隐伏的黄铁矿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