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100篇
地质学   391篇
海洋学   13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71.
土壤重金属(镉、铅、铜)化学形态的地理分异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文章以我国9种主要类型土壤和同一地域的棕壤和四种褐土亚类以及红壤带中的非地带性土壤,如酸、中、石灰性紫色土,探讨了在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的土壤中,重金属Cd、Pb、Cu形态赋存状态及形态的分异特征,如土壤Pb的水溶态、交换态和弱结合态的相对百分含量随土壤地理带的分布,具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异规律。而同一地域各亚类的土壤间差异相对较微小。也探讨了土壤性质,如pH值、有机质与土壤重金属形态区域分异的关系,从而揭示了土壤重金属Pb等元素的形态在南北和东西方向土壤序列中的区域性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72.
借鉴花岗岩区单元—超单元填图理论方法 ,通过对乌增苏辉长岩体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特征的研究 ,将岩体划分为四个单元  相似文献   
73.
根据某工程的试验结果分析说明夯扩挤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力学性质,总结出饱和软土中夯扩挤密水泥土桩施工工法的技术经济特点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4.
运用地下水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来预报地震,已逐渐被国内外所承认。对于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地震前兆机制,要研究地震孕育时应力作用的决定因素,也要研究应力作用后所产生的化学成分变化的机理。应力作用于岩层,能使岩层中水的各种物理参数发生变化——物理变化;另外,由于应力的作用,水与岩层之间改  相似文献   
75.
湖南南部二叠系划分并论斗岭煤系的时代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记述了湖南南部嘉禾、常宁及耒阳等地三个二叠纪地层剖面,将本区二叠系划分为:上统包括大隆组、小元冲组:下统包括斗岭组(即斗岭煤系)、当冲组及栖霞组等地层单位。其中着重讨论了斗岭煤系的时代问题。在斗岭组顶部采得大量Altudoceras,Paraceltites等菊石化石,时代属早二叠世晚期,从而提出了本区斗岭煤系时代应属早二叠世晚期。文中的  相似文献   
76.
刘宝华  王智  宋云记 《测绘通报》2021,(6):159-162,165
在对建筑物进行三维实景数据采集时,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和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是常用的技术手段,通过两种手段获取的数据类型不同,对空间的展示效果及精度也存在差异,特别是在获取建筑物顶部和近地部分的数据各有优劣势,将无人机获取的建筑物顶部数据和地面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的近地部分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空间多个同名公共点进行转换、匹配,将点云和模型两种数据融合。本文以一个古城门为例进行数据采集,介绍了外业测量和内业处理的方法,并对融合精度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7.
目前对新元古代中期江南造山带构造演化及钦杭结合带南西段构造性质存在不同认识。本文对湘西南城步地区新元古代火山岩和花岗岩进行了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并厘定其构造环境,从而为区域构造演化提供了约束。城步新元古代花岗岩侵入于云场里组变质火山-沉积地层中。云场里组变质火山岩与花岗岩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分别为828±10Ma和805.7±9.2Ma。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判别图解表明花岗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区域地质背景指示云场里组可能形成于活动陆缘弧前盆地。以城步火山岩和花岗岩研究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提出新元古代中期江南造山带西段构造演化过程:872~835Ma期间为陆缘盆地;835~820Ma期间俯冲造山,江南造山带形成基性—超基性岩和早阶段岛弧花岗闪长岩,东侧的城步地区为弧前盆地;820~810Ma期间江南造山带发生弧-陆碰撞;810~800Ma期间江南造山带进入后碰撞环境并形成晚阶段强过铝(黑云母)花岗岩,东侧城步地区因华南洋洋壳俯冲而形成新的岛弧;800Ma后华南进入伸展裂陷盆地演化阶段。上述认识揭示出扬子陆块东南缘的连续岛弧增生过程,同时为钦杭结合带南西段雪峰期"残留洋盆"属性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78.
抚顺地区金矿氧化带中金的次生富集特征十分明显,可划分为氧化淋滤贫化带、次生富集带、原生带三个带。次生富集带中金的富集原因主要为原生金矿中的金矿物在氧化环境下溶解或形成胶体金,迁移至有利于汇集的还原环境时发生沉淀并富集。  相似文献   
79.
以铁岭县湾龙背地区的钾长石矿为例,研究了辽北地区伟晶岩型钾长石矿的分异相带特点及空间分布规律。指出具新太古代壳源岩浆成因的钾长石分异相带明显,可分为内中外三个相带,其中内部相带的块体状钾长石、中间相带的团块状具文象结构的钾长石质量好,并在对国内的钾长石的市场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指明了辽北地区钾长石矿的开发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80.
昆仑造山带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盆山转换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昆仑造山带基本构造-地层格架主要奠基于古生代,是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多次洋陆转换、碰撞造山的结果。早中二叠世是晚古生代昆仑多岛洋盆(昆南洋)伸展裂陷最为强烈期,海相沉积广布,昆北为活动边缘裂谷,大部分区域为滨浅海相沉积,局部为火山盆地相沉积;昆中洋岛大部分为海水淹没,发育滨浅海相沉积;康西瓦—木孜塔格—阿尼玛卿一线及其以北昆南区为深海-半深海相沉积。早中二叠世总体表现为南深北浅的多岛小洋盆构造-古地理格局。中二叠世晚期昆仑地区发生了一次显著的汇聚作用(华力西运动),洋盆和活动大陆边缘裂谷闭合,隆升遭受剥蚀,完成了一次盆山转换。晚二叠世早期,大部分地区仍为剥蚀区,局部地区形成陆相红色碎屑岩建造,其后东昆仑东部海水从东南进入,西昆仑东部海水从西北进入,在较局限的区域内沉积了滨浅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进入了另一个盆山发展时期。笔者通过多年的野外观察、分析测试和综合研究,结合覆盖全区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及其他前人研究成果,选择昆仑造山带晚古生代盆山转换关键时期——二叠纪,对其地层、岩相特征及构造古地理环境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其构造演化,以期对提高昆仑造山带的研究水平和指导找矿工作有所禆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