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蛇绿岩中铬铁矿的前景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蛇绿岩地幔橄榄岩中产出的豆荚状铬铁矿是铬的主要来源,是中国极缺的重要战略资源。开展豆荚状铬铁矿成矿作用及围岩地幔橄榄岩的研究,是进一步寻找铬铁矿床和缓解中国铬铁矿资源的瓶颈状态的必要手段。本文以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内几个主要的地幔橄榄岩体及其中的铬铁矿体为研究主体。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蛇绿岩的组成、矿物成分、岩石地球化学成分和Re-Os同位素等特征,探讨铬铁矿和地幔橄榄岩的形成过程,取得以下进展和认识:(1)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各段的岩石组合存在较大差异,构造背景的演化过程也不同,佐证了特提斯洋演化过程的不均一性;(2)在雅江西段存在高铝型和高铬型两类铬铁矿矿体,其余都为高铬型铬铁矿,铬尖晶石的矿物化学特征记录了不同构造背景的痕迹;(3)地幔橄榄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表明地幔橄榄岩及铬铁矿具有深海地幔橄榄岩和岛弧地幔橄榄岩两者的特点,是岩石/熔体反应和部分熔融作用叠加的结果;(4)提出豆荚状铬铁矿为多阶段形成的认识,经历了早期俯冲到地幔过渡带,在地幔柱/地幔对流驱动下,运移到过渡带顶部冷凝固结,在侵位过程和俯冲带环境,含水熔体与方辉橄榄岩反应的过程;(5)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金刚石等超高压矿物的普遍存在,西段的几个大型岩体与罗布莎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均经历了相同的构造背景和豆荚状铬铁矿的成矿作用,存在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02.
近80年来中国大陆地区人口密度分界线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5年胡焕庸先生通过对中国人口分布特征的研究,提出了被后人称之为"爱辉-腾冲"线的人口密度分界线。为了研究中国大陆地区近80年来人口分布格局的演变特征,本文基于胡焕庸先生给定的人口比例阈值,以县域边界为基础,依据洛伦兹(Lorenz)曲线原理,精确厘定了1935年—2010年间的7期人口密度分界线,并进一步分析该线的变动过程及其两侧人口比例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935年以后至2010年,人口密度分界线的西北部人口增长速率明显高于东南部,中国人口分布极端不均衡的情况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03.
运用熵值法对长江流域2008年、2013年及2018年3个时期105个地级市的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水平进行多维评测;依托ArcGIS平台分析城镇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耦合协调性的时空集聚模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挖掘城镇化耦合协调性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显著差异,呈现出: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的格局。城镇化耦合协调度中等协调及以上水平的地级市主要位于长江三角洲、合肥与皖江沿线、武汉城市圈、长沙城市圈、成渝城市群、南昌、贵阳、昆明等地。耦合协调度处于失调水平的地级市主要位于长江源头地区、藏东—川西—滇北横断山区、甘肃陇南、乌蒙山区、武陵山区、南岭地区等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模式可划分为热点聚集型、中部发展型、冷点聚集型、边缘游离型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出4种空间集聚类型的拟合模型,决定系数R2均大于0.800。立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对长江流域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4.
四川汶川大地震震害遥感调查与评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回顾了中国应用遥感技术调查评估地震灾害的历史及其进展,经过综合论证,给出了汶川地震5种震害的分类划分标准和灾害遥感调查评估总体技术流程,总结了灾害遥感调查评估各个不同阶段,采用不同遥感信息源和不同遥感技术方法识别不同震害的效果,为汶川特大地震灾中救援和灾后重建提供了决策依据;结合遥感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地震灾害的特点,提出了震害遥感调查评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5.
宁晋泊沉积剖面碳酸盐含量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华北平原宁晋泊地区南王庄剖面的14C测年和碳酸盐环境指标分析,表明宁晋泊地区28ka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可分为9个阶段1.大约28000~25000aBP(12.90、11.25m),气候温暖偏湿.2.大约25000~22700aBP(11.25~9.70m),气温较低,抑制蒸发,晚期温度略有回升,碳酸盐含量有增加趋势.3.大约22700~17200aBP(9.70~8.05m),抱粉组合反映气温寒冷,碳酸盐含量较低,相对湿度较大,晚期有变干的趋势.4.大约17200~10600aBP(8.05~5.60m),气候非常干旱,湖泊水体大量蒸发,湖面收缩,产生了大量碳酸盐沉淀.5.大约10600~2600aBP(5.60~4.00m),孢粉组合反映早期偏凉,后期气候温暖,降水充沛,流域生物繁盛,有机质富集.6,大约2600~2270aBP(4.00~3.67m),气候不稳定,变化频繁的特点.7.大约2270~850aBP(3.67~0.60m),碳酸盐含量平均12.55%,变化较大,显示了当时湖泊环境不太稳定.8.大约850~220aBP(0.60~0m),是剖面的最顶部,碳酸盐含量低可能是受土壤形成过程中淋滤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渤海湾西岸210Pbexc、137Cs测年与现代沉积速率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根据渤海湾西岸潮间带上部与堤后盐沼区三个垂直于海岸线的长剖面(L、S和Q剖面)的11个样柱的^210Pbexc 、^137Cs的放射性强度垂直分布特征、蓄积量,以及各样柱所处的微地貌部位对现代沉积过程的制约关系,发现该地区现代沉积速率从东向西(由海向陆)依次为1~3cm/yr、0.35cm/yr和0.1cm/yr,并划分了三个相应的现代沉积亚区:开放高潮坪亚区、近端盐沼亚区和远端盐沼亚区。  相似文献   
107.
该书以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最近一期 ( 1 2 0号 )“地球物理学专题”的形式而发表 ,由朗德尔、特科特和克莱因 ( J.B.Rundle,D.L .Tur-cotte and W.Klein) 3位教授编辑。他们均是该领域相当活跃的研究人员 ,我多次与他们在“地震物理学”有关的国际会议上相遇 ,因而与他们很熟。该书收录的论文主要是在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有关“地震物理学”的一系列特别会议上发表的 ,共 1 6篇。所谓的地球复杂性科学 ,是将地球内部发生的各种现象看成是关系复杂且相互之间密切相关 ,并在时、空领域不断扩展的过程中而突发的现象。它是一门由统计物理学…  相似文献   
108.
应用静止气象卫星GMS-5的红外云图及其数字化资料对1998-2001年4-9月、2002年4月乌鲁木齐地区99场小量、8场中量、25场大量、11场暴量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造成乌鲁木齐地区降水的主要云系特征与路径分型,云系与天气系统配置关系、相应降水情况的概念模式以及在实际业务中应用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及其数字化资料制作降水预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9.
前言1995年1月17日兵库县南部地震前的1994年7月末,兵库县川郡猪名川町发生了震源深度为10km的震群。同年11月距上次震群区西北约5km处又发生了震源深度为5km的震群。震群活动在兵库县南部地震之后再次出现直至现在,震源深度约为3km或小于...  相似文献   
110.
近2000年来云南洱海沉积记录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云南洱海湖泊岩心沉积物进行了多环境指标的分析,建立了近2000a来云南洱海流域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序列:气候演化具有暖干、冷湿交替的组合特点,不同于东亚季风区黄土沉积记录的冷干-暖湿气候组合特征。一些特征气候阶段如中世纪温暖期、小冰期气候特征在洱海湖泊沉积记录中均有反映。洱海湖泊沉积记录的暖干、冷湿气候交替变化规律反映了西南季风影响下的气候演化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