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93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改善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隔震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基于Benchmark结构振动控制问题,研究附加黏滞阻尼器、磁流变(MR)阻尼器的组合隔震策略.非线性动力分析过程中,优化了黏滞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和速度指数,并设计了分散模糊控制器来确定施加给磁流变阻尼器的电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黏滞阻尼器和磁流变阻尼器可提高隔震桥梁结构在...  相似文献   
72.
高分辨率山地地震勘探工作的开展对静校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陆地声纳浅层勘探实现的静校正方法,经过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3.
多波束水体数据是多波束系统获取的最原始数据,记录了波束从发射到接收整个过程全部的反向散射强度信息,可以为目标识别、水下栖息环境探测等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目前,针对多波束水体强度时间序列所表现的波形信息的处理及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另外水体波形数据易受噪声影响,且存在明显的入射角效应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区异构的...  相似文献   
74.
75.
核磁共振测井在天然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核磁共振测井不仅能够测得孔隙度、渗透率等岩石物理信息,为储层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而且通过采用适当的探测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探测到地层中天然气的信息,并能给出储层含气饱和度,而成为天然气勘探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论述了核磁共振测井探测天然气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并对几个实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6.
宁仁祖  强小虎 《矿床地质》1992,11(2):125-133
城隍山地区铅锌(银)矿床分布于石英斑岩体接触带,矿体以矽卡岩型为主,伴有石英脉型和细脉浸染型。矿石中Cd、Bi、Se和Te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较高。主要矿化阶段的均一揾度为220~330℃,盐度多数在4.4wt%~24wt%NaCl范围内。同位素研究表明:石英斑岩中锆石年龄(243×10~6a)与矿石年龄(232.6×1~6a和201×10~6a)接近,矿石铅为幔壳混合铅,δ~(34)S在-4.6‰~+3.57‰,δ(?)O_(H2O)在-7.63‰~+5.03‰范围内变化。初步认为该矿床的成因在很大程度上与石英斑岩有关,岩浆期后热流体中有部分大气水和地层(包括田岩)物质的加入。  相似文献   
77.
78.
79.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V3.5中常用的云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河南省3次典型强天气过程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微物理方案对过程降水的预报效果存在差异,随着模拟降水量级的增大,各方案之间的差异也随之增大。模拟效果相对较好的方案存在不确定性,在所选过程的模拟中没有哪种云微物理方案明显优于其他方案。相对地,WSM6类冰雹方案在所选的局地干、湿对流过程中能更合理地表现出强降水量级、范围及落区。对于"2007-07-29"卢氏暴雨过程,采用WSM6类冰雹方案的模拟效果最理想,WSM3方案模拟效果次之,Thompson和Lin方案的模拟效果最不理想。对于"2011-06-24"豫西局地强风雹过程,3种相对复杂的微物理方案模拟结果差别不大,相对地,WSM6类冰雹方案模拟效果优于其他方案的,Lin方案的模拟效果相对较差。"2006-06-25"豫西北飑线过程的模拟结果表明,各方案虽不能完美再现飑线的影响时间、范围及其结构特征,但每种方案均有其自身特点且能表现出部分细节特征。相比于WSM6类冰雹方案和Thompson方案,Lin方案模拟结果在影响时段、范围及飑线结构等方面表现得更理想。  相似文献   
80.
This paper,with a finite element method,studies the interaction of a coupled incompressible fluid-rigid structure system with a free surface subjected to external wave excitations.With this fully coupled model,the rigid structure is taken as "fictitious" fluid with zero strain rate.Both fluid and structure are described by velocity and pressure.The whole domain,including fluid region and structure region,is modeled by the in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hich are discretized with fixed Eulerian mesh.However,to keep the structure's rigid body shape and behavior,a rigid body constraint is enforced on the "fictitious" fluid domain by use of the Distributed Lagrange Multiplier/Fictitious Domain(DLM/FD) method which is originally introduced to solve particulate flow problems by Glowinski et al.For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model presented herein,a 2D numerical wave tank i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small amplitude wave propagations,and then numer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analytical solutions.Finally,a 2D example of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under wave dynamic forces provides convincing evidences for the method excellent solution quality and fide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