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0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334篇
测绘学   156篇
大气科学   183篇
地球物理   263篇
地质学   873篇
海洋学   301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30篇
自然地理   20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李明  林宝玉  宋妍妍 《地球学报》2019,40(3):428-446
本文对曾经考察过的西藏自治区主要研究剖面(即:聂拉木、定日、定结和申扎剖面)重新研究,参照国内已知的西藏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层资料,对西藏地区奥陶系和志留系的海相红层进行系统研究。在西藏奥陶—志留系中,识别出11层海相红层。其中,在奥陶纪地层中识别出6层海相红层,在志留纪地层中识别出5层海相红层。已识别出的11层海相红层中,除奥陶纪青泥洞组海相红层(XORB1)属于深水大洋红层外,其它10层海相红层均属于浅水-半深水的陆棚红层。依据海相红层及其上下层位所含化石,本文初步讨论了各海相红层的大致时代,并与我国主要地区的同期海相红层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92.
<正>工程总承包(EPC)建设模式具有节约工期、成本可控、责任明确、管理简化、风险降低的显著优势。本文通过介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市政总院")开展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探索和实践,以期为设计院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做大做强EPC业务、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93.
中国中新元古代重要沉积地质事件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曾经历了3次超大陆演化过程,其中2次超大陆(哥伦比亚(Columbia)和罗迪尼亚(Rodinia))旋回涉及中新元古代,并与一系列区域性事件相联系,形成了多成因的超大陆演化模型。华北中东部新元古代沉积事件、扬子和塔里木新元古代裂谷事件、雪球事件等都被视为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响应,它们对定时三大陆块相互关系及定位其在全球超大陆的位置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反映了重要沉积地质事件在超大陆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意义。此外,在中新元古代的Columbia和Rodinia超大陆演化过程中,还伴随发育具有广泛区域性甚至全球意义的巨厚白云岩与碳酸盐岩微生物(岩)、红层与黑色页岩、全球性臼齿亮晶碳酸盐岩和埃迪卡拉纪盖帽碳酸盐岩等沉积事件群及元素(同位素)漂移等地球化学异常事件,也包括特殊且重要的磷块岩、锰、铁矿等沉积成矿事件。由于不断显示出来在全球古大陆重建和古地理恢复方面的重要作用,它们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文中通过系统分析中国中新元古代超大陆旋回演化中发育的部分重要或关键地质事件(群)时空发育与分布特征,并结合作者团队的实际资料和测试数据,以期揭示超大陆演化过程与重要沉积地质事件的内在联系,为超大陆聚散旋回演化和时空定位及原型沉积盆地的发育和评价提供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994.
松辽盆地嫩江组二段下部沉积期发生了大规模的湖侵事件,在整个盆地范围形成一套黑色泥页岩夹油页岩。然而,前人对嫩江组二段的地层及相关地质事件的研究主要基于井下岩心,地表露头不多见。通过调查,在松辽盆地东缘农安县青山口第二松花江沿岸发现一新的剖面——岳王城剖面,出露连续的嫩江组一段顶部—二段下部地层。通过对该套地层进行厘米级的描述和详细的分层,将该剖面地层划分为24层,累计厚度31.54m。第1层为嫩江组一段顶部,为青灰色砂质泥岩,含少量介形类化石;第2~24层为嫩江组二段下部,主体为暗色泥页岩夹油页岩、泥灰岩等,含丰富的介形类、叶肢介、鱼类,少量有孔虫及其他生物。此外,在嫩江组底部还发现一层火山灰和一层磷块岩。对其中的介形类化石进行初步研究,识别出11属18种。通过介形虫古生态和沉积学研究,并结合其他手段,初步探讨了该沉积期的湖泊环境,认为嫩二段下部沉积期经历了一次大规模湖侵,从一段顶部的滨浅湖过渡为二段下部的深湖环境,之后湖平面在波动中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山西水污染控制:实行浓度与总量双轨制王华堂,宋建民(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在水污染防治方面一直走的是浓度控制的路线,并建立了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配套措施,对控制水污染曾经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大、小兴安岭北部砂金富集区内砂金与岩金的空间位置关系、成因上的联系以及岩金成矿的某些特点,指出了下一步岩金找矿的地区、类型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99.
四川盆地地下卤水分布广泛,类型繁多,依据氢,氧同位素地质学方法及其分布规律性,将盆地卤水明确划分出大气水淋滤型,海相沉积型,海相沉积-大气降水叠加型和海相沉积-岩浆水叠加型等四种成因。该分类明确,标志明显,有确定的成涵义,取产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扬子台地西缘江浪变质核杂岩结构及对成矿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傅昭仁  宋鸿林 《地质学报》1997,71(2):113-122
扬子地台西缘江浪变质核杂岩体的基本结构,划分为堆垛层,褶叠层及板岩带等三个构造地层系统,其间为构造滑脱而所分割,在该类物质核杂岩体中发育有一个中间流变层。本文建立堆垛层的新概念,认为它是造山带中深部地壳常见的基本构造型式,同时,阐述了该变质核杂央堆栈中铜矿的构造空间配置及构造过成矿作用的控制,建立了该杂岩内铜矿成穹-成矿模式,认为川雅砻江流域地区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