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CPD)和生物群区(Biome 6000)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介绍了中国第四纪花粉数据库的建立、组织及数据收集、大型成果共享等原则及章程,并着重介绍了当前由IGBP所支持的用孢子花粉资料重建6kaBP及18kaBP生物群区(植被)的全球合作项目。到目前为止,利用中国第四纪花粉数据的原始数据及生物群区化方法已经完成中国现代表土花粉、6kaBP(中全新世)及18kaBP(20kaBP)(末次盛冰期)的生物群区模拟及重建,在文中展示了制图结果,并讨论了当时植被与现  相似文献   
12.
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活动的特征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杰  宋长青  高战武 《地震地质》1999,21(4):289-300
营潍断裂带以北西向北京 蓬莱断裂带与之交汇的部位为界分南北两段,北段由辫状交织的两条断裂组成;南段为并列的东西两支断裂,但被黄北、莱北和潍北等北东东向断裂横切成4节。断裂带北段早第三纪水平拉张和垂直差异活动强烈,控制了断陷盆地的发育,晚第三纪—第四纪右旋走滑活动显著。南段本身活动甚弱,但黄北等横向断裂早第三纪水平拉张和垂直差异活动强烈,相应形成了黄北等几个断陷盆地;晚第三纪—第四纪横向断裂仍有活动。断裂带活动具明显的分段性,南段是受横向断裂强烈分割、改造而被“废弃”的一段。断裂带新生代活动具由南部和北部统一向中部迁移的特点,北段还有向东侧迁移的趋势。断裂带地震活动微弱,渤海中部斜穿断裂带分布的北东向地震带,可能是黄河口聊城新生地震构造带向海区延伸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使用Serv-U架设FTP服务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们气象部门的日常工作中,FTP服务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目前,大部分台站的FTP服务器采用的是UNIX操作系统。Serv-U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FTP服务器端软件,支持9x/ME/NT/2K/XP等全Windows系列。在所有的FTP服务器端软件中,Serv-U除了拥有其他同类软件所具备的大部分功能外,还支持断点续传、带宽限制、远程管理、远程打印、虚拟主机,还可以设定多个FTP服务器,限定登录用户的权限,登录主目录及空间大小等,再加上其良好的安全机制和友好的管理界面及稳定的性能,并被广泛地使用。1 Serv-U的安装和卸载1·1 Serv-U的安装双击下载…  相似文献   
14.
着重阐述了近10年来,为推动陆地表层研究深入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重点发展领域、重大研究计划、重大项目、申请代码及学科分类体系细化等层面对资助方向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中国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主要领域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宋长青  冷疏影 《地理学报》2005,60(4):546-552
面对越来越综合和复杂的研究对象,各国地理学研究正在逐步从单一要素和过程的研究向多要素、复杂过程综合集成方向发展。中国地理学研究在地表自然过程刻画和人文过程的认识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完善的方面,综合集成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新世纪我国地理学研究需要在地表过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综合集成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加快与当代国际地理学的全面融合。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中国为什么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世界地理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世界地理作为中国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特指研究中国以外区域或国家的地理学科,是中国特有的学科分类现象。中国地理学的这种内外有别的思想对世界地理发展危害甚大,至今都难以消弭。忽视世界地理研究,就会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虞。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繁荣探索新型科研组织机制,打造一流世界地理学科,服务国家重大国际战略需求,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百余人齐聚一堂,探讨中国世界地理学科发展之路。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地理学是国家发展的法宝,是立国之本。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加速重构,为中国地理学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赋予地理学特别是世界地理学学科新的重大历史使命。为此,须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和特长,紧跟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树立全球眼光,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自然与人文结合起来,面向可持续发展,团结国内各相关单位,进行跨学科研究,提升世界地理学科为二级学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地理学理论体系、逻辑框架和学科范式,提升中国地理学科,特别是世界地理学科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地理时空三向聚类分析方法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理数据获取能力的不断提升,地理数据体量呈指数增长,数据种类、数据性质更加多元化。对数据的有效甄别和归类成为理解地理现象时空特征、演化过程和行为机制的关键。传统聚类方法面临数据体量大、维数高、质量差的挑战,加之对地理空间与时间关联分析的需求,对聚类方法改进和提升研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本文介绍了从单向到三向聚类构建思路的变革。单向聚类是仅在样本或属性方向上进行聚类,易忽视非常相似的局部特征、易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错误。双向聚类是基于数据矩阵内元素值的相似性,形成一个子矩阵分割方案,使子矩阵内元素相似度尽可能高,子矩阵间元素相似度尽可能低,从而实现行列两方向的同时聚类,避免了单向聚类的不足。鉴于双向聚类难以满足地理研究超出双向的解译需求,本文提出并研发了一个全新的三向聚类方法,给出了运用该方法开展地理时空格局过程探测的流程,总结了如何根据研究涉及的“空间—时间—尺度—属性”构建三维数据体;最后,展示了三向聚类的地理实践案例。结果表明:① 三向聚类是一种大数据时代探测地理数据时空分异规律的有效方法,可以解决数据维度高、质量低等问题;② 面对不同的地理问题,三向聚类在算法层面上是通用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根据不同问题涉及的空间、时间、尺度、属性的不同,构建不同的数据体;不同数据体聚类得到的不同结果回答不同的地理问题;③ 三向聚类可以实现地理数据的时空分异规律多方向、多尺度、多层次的联合解译,揭示地理特征时空尺度叠加效应。最后,论文强调根据地理问题组织数据的重要性,期待未来能够提升三向聚类在多空间尺度、多属性方面的地理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 on ecological-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arid/semiarid environments mainly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evolution of the current environments,2) impacts of hu? man activities and climate change,and 3)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 the last decades,with the support of China's top science and research agencies/institutes (e.g.,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ST;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China,NSFC;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CAS),multiple integrated research projects that aim to address the above issues have been initiated from both engineering and scientific perspectives.For example,supported by the NSFC's "China's Western Region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Science Research Project",in China's northwest arid region,Loess Plateau region and the southwest karst region,four key research themes have been proposed: 1)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western environment,2) water cycle and 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resources,3) ecosystem sustainability,and 4) the impact of major constructions/projects on the environment.In addition,“Heihe River Basin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Research Project" has been the key research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CAS,which aims to improve water use efficiency,sustain the oasis ecosystem,develop the integrated irrigation water technology,improv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protect wetland and help with the river basin water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相似文献   
19.
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区地质构造和发震构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石油地质勘探资料和地震学等研究的成果,对1969年渤海7.4级地震的构造条件作了具体而较深入的分析,填补了华北渤海大震区地震构造研究的空白.震区位于渤海湾新生代裂陷盆地的东部,地处北北东向营潍断裂带与北西向北京-蓬莱断裂带交汇的地区.早第三纪断陷阶段,该区于地壳上部主要发育北北东、北西和东西向3组断裂,呈铲状和平面状形态,正断性质,多属断陷主断裂.晚第三纪以来的拗陷阶段,先存断裂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同时还新发育一条北东向黄河口-庙西北断裂带.7.4级地震的震源断层走向为北东45°,倾向南东,近于直立,呈右旋走滑性质,埋藏于15~34km的深度范围.大震的发震断裂不是营潍断裂带,而是黄河口-庙西北新生断裂带.  相似文献   
20.
陆地表层系统地理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近十几年来,地球表层过程研究在地球系统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强调将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对环境变化对科学提出的挑战。而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恰恰是地理过程的具体表现。从与陆地表层地理过程相关的国际重大科学计划的研究主题看,陆地表层地理过程的研究重点和核心已经从自然向自然与人文结合方向发展,从无机向无机与有机结合方向发展,从单要素、单个过程的研究向多要素、多过程耦合与综合研究方向发展,从宏观向宏观与微观结合方向发展。未来若干年,我国的陆地表层系统地理过程研究应紧密围绕格局与过程、过程与效应、综合与集成组织科学问题。提高我国地理过程的研究水平,推动我国地理学基础研究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