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262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WPWP) in the upper layer (shallower than 50m) exhibits significant zonal displacements on interannual scale. Employing an intermediate ocean model, the dynamic mechanism for the interannual zonal displacement of the WPWP eastern edge in the upper layer is investigated by diagnosing the dynamic impacts of zonal current anomalies induced by wind, waves (Kelvin and Rossby waves), and their boundary reflections. The interannual zonal displacements of the WPWP eastern edge in the upper layer and the zonal current anomaly in the equatorial Pacific west of 110°W for more than 30 years can be well simulated. The modeling results show that zonal current anomalies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are the dominant dynamic mechanism for the zonal displacements of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upper WPWP warm water. Composite analyses suggest that the zonal current anomalies induced by waves dominate the zonal displacement of the WPWP eastern edge, whereas the role played by zonal wind-driven current anomalies is very small. A sensitivity test proves that the zonal current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reflected waves o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Pacific boundaries can act as a restoring force that results in the interannual reciprocating zonal motion of the WPWP eastern edge.  相似文献   
92.
《托勒密地图》上的"赛里斯"与"秦尼" 丝绸在公元前5世纪远销到地中海沿岸,这种来自东方的珍贵织物引发了古希腊人对其原产地的浓厚兴趣,他们猜想生产丝绸的"赛里斯"(Seres)是位于东方印度某处的一个国度,那里的树叶会长出一种精美的绒毛,人们把它采摘下来就可以织成绚丽的丝绸.这个美丽的误会反映出此时东西方交流还处在十分初级的阶段.  相似文献   
93.
在古巴哈瓦那湾入口处的峭壁上,高耸着一座巍峨雄伟的古堡,这就是哈瓦那的著名古迹之一——莫罗城堡.莫罗城堡位于古巴的啥瓦那旧城.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哈瓦那旧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西班牙就不断在美洲大陆和加勒比海地区进行征服和殖民,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烟草等物资回国.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活动大大刺激了其他欧洲列强.他们纷纷准予本国海盗攻击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以压制西班牙的海上贸易.1555年,法国海盗攻陷了哈瓦那,此次事件促使西班牙政府决定修建莫罗城堡以保护其海上贸易.  相似文献   
94.
北疆地区不同构造单元内分布大量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含铜镍硫化物矿化的岩体集中于早二叠世。含铜镍岩体顶与底的识别是一世界性难题,而对深部矿与隐伏矿的勘查十分重要。根据这些镁铁-超镁铁岩体地表出露面积大小和岩相期次,可分为大岩体(大于5~40km2)、小复式岩体(1~3km2)和单式岩体(小于0.1km2)三类。三类岩体在岩体形态、产状、岩相构成、超镁铁质岩相所占比例、赋矿岩相、矿体空间分布以及矿石中Cu/Ni值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根据岩体和矿化的基本特征,结合矿物粒度、蚀变强弱、有无同期玄武岩、辉绿岩等,可以综合判定岩体的相对剥蚀程度与埋深。相对剥蚀程度结合区域上元素化探异常和地球物理异常的细微差别,可作为评价镁铁-超镁铁岩体的铜、镍成矿潜力的有力工具。镁铁质岩墙、小岩体、小岩体群、产于大辉长岩体中的小的超镁铁岩露头,强烈蚀变的镁铁-超镁铁岩区,重磁异常区,物化探异常叠加区等均是今后北疆寻找小岩体大矿床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95.
"5·12"汶川特大地震引发的次生山地灾害中以山体崩塌数量最多.本文在对国道213线都江堰至映秀段以及水磨支线公路边坡地震崩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岩土体边坡的崩塌成灾模式、崩塌作用机理以及崩塌自组织临界(SOC)动力学特性.调查范围包括Ⅸ~Ⅺ度地震区,工点105个.对崩塌体方量、崩塌深度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在Ⅸ度区崩塌体方量和崩塌深度都符合负幂律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自组织临界动力学特性;而Ⅹ、Ⅺ度地震区不呈现该崩塌特性,其崩塌动力学性质受地震的强扰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96.
通过对德保县气象服务的工作现状与农村对气象服务需求分析,提出增强气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建议通过由政府牵头、气象部门落实,行业联手、优势互补,完善信息发布渠道,建立为新农村建设专用气象灾害预警系统,以及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普宣传与服务工作相结合等方法.以增强气象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7.
矿井探地雷达井下快速超前探测与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井下条件复杂,生产进度快,探测掘进面平整度差。为了准确探测矿井掘进工作面前方地质构造情况,基于探地雷达反射原理,介绍探地雷达在井下工作实用探测方式,探讨了井下探地雷达数据处理和波形分析方法,结合在煤矿井下的应用试验,分析探地雷达实际使用效果,指导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8.
近年来随着工业、农业、人口的不断发展,用水需求大大提升,导致地下水开采量远远大于其供给量.由于地下水的超采给我国部分地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灾害,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结合实际推算建立地面沉降预测模型,制定相应对地面沉降的治理对策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9.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与农用地分等是土地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质量调查成果可为各级政府开展土地数量、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本文在对土地质量、土地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农用地分等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浙江省嘉善县和慈溪市为例,探讨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结果与农用地分等成果整合方法,对比研究叠加法和因素法的原理与方法、整合效果以及存在的优缺点。研究认为;因素法重新构建评价体系,较为系统全面,但现实中难以做到;而叠加法保持各自成果的独立性,虽不够系统,但操作简便易行,是现阶段两种成果整合在方法上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0.
1980~2007年喜马拉雅东段洛扎地区冰川变化遥感监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1980年地形图和多年遥感资料,采用目视解译方法手工提取了喜马拉雅东段洛扎地区4个时期的冰川信息,对冰川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与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近28年(1980~2007年)的气温、降水量资料对研究区的冰川变化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07年,洛扎地区冰川面积从491.64 k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